“為什麼他沒我努力,成績卻比我好?”有些“勤奮”根本沒用

或許有些家長會有這樣的疑慮,“為什麼我的孩子每天都這麼努力,成績卻還是上不去?”“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每天都在外面玩,可成績還是一樣的好?”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勤奮和努力都能得到回報,關鍵是看最終所取得的結果,沒有效率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而這樣的“勤奮”實際上也根本沒有用!

“為什麼他沒我努力,成績卻比我好?”有些“勤奮”根本沒用

強強今年上三年級,因為父母覺得三年級是個轉折,所以想讓他更加的努力,再加上強強天生有些反應慢,父母更希望他能“笨鳥先飛”,為了能提高他的成績,父母給強強安排的學習時間非常緊湊,非但沒有休息時間,還給他報了兩個輔導班。

強強也自知自己的天賦沒有別人高,對於父母的安排雖然心裡有些排斥,但還是聽從了,每天“努力”的學習,練習題和測試題做了一套又一套,甚至每天熬夜刷題,可即便這樣“勤奮”,在期中測試中,成績還是不盡人意。

“為什麼他沒我努力,成績卻比我好?”有些“勤奮”根本沒用

反觀鄰居明明,強強幾乎每天都能聽到他在外面玩耍的笑聲,可是每次測試,他都能輕鬆的拿到第一名;強強突然想起父母說的話,“你真笨,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這道題跟你說了多少遍了,怎麼還錯?給我抄10遍!”……

父母為了能提高強強的成績,可以說什麼方法都試過了,而強強也是很“配合”,甚至可以說分秒必爭,堅持每天從早到晚按照父母的安排,緊湊的學習,休息和玩耍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可學習效率卻越來越低,自然成績也就越來越差了。

“為什麼他沒我努力,成績卻比我好?”有些“勤奮”根本沒用

不是強強不努力,也不是他不勤奮,只是父母給予他的壓力太大,努力和勤奮的方向都不對,即使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多十倍,成績卻比不上別人的十分之一,而強強的父母卻不反思,一味地認為只要多做題,只要付出“努力”,就應該有回報,可事實卻給了他們沉重的打擊。

那麼,我們該如何遠離那些低質量的“勤奮”呢?

“為什麼他沒我努力,成績卻比我好?”有些“勤奮”根本沒用

1、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弱點”在哪裡。

在努力和勤奮之前,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比如自己的不足之處,什麼地方不懂、什麼地方不會,什麼地方是自己已經明白的;明白了自己的“弱點”之處,那麼重點就去理解和學習不足之處,一定要找老師或者家長了解明白之後,再去做題,不然一味地去做題,也基本沒有什麼效果;

“為什麼他沒我努力,成績卻比我好?”有些“勤奮”根本沒用

2、給自己制定攻克的目標。

然後就是制定明確的目標,不要漫無目的地胡亂去“勤奮”,先制定一個小小的目標,比如每天的日計劃,今天要攻克哪些難題,那麼就一定要當天做到真正的理解;然後再製定一個周目標,這一週我能解決哪些難題;這樣漸漸地積累,那麼難題也會越來越少,真正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味地漫無目的地學習,沒有目標,即使再努力,也白搭;

“為什麼他沒我努力,成績卻比我好?”有些“勤奮”根本沒用

3、瞭解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如果學習中遇到了問題,可以記錄下來,把遇到的問題分類整理,同樣的問題也只需要記錄一次就行,然後再根據問題去解決問題,解決了的可以做上一個標記,沒有解決的可以問老師或家長,只有這樣目標明確,才能慢慢得解決越來越多的問題。

如果學習中不注意方法,一味地認為只要“努力”就能有相應的回報,跟“無頭蒼蠅”似的亂努力,那麼結果也一定是不盡人意的,為什麼別人“不努力”成績也好,自己累死了也趕不上,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是你的方法不對,一定要反思,有些“勤奮”其實比懶惰更可怕!

今日話題: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和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致遠媽咪】,是一個全職寶媽,專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希望與孩子能夠共同成長,分享更多的育兒經驗及學習經驗,喜歡我們文章的朋友,一定記得點擊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