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40亿授信的背后:推动东软融入国际大平台

国开行40亿授信的背后:推动东软融入国际大平台

在过去的数年间,东软把医疗设备卖到了全球110个国家,共计9千多家医院。让国开行也感到惊讶到是,在“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中,有超过50个国家的医院已经采用了东软的医疗设备。

对于曾经支持了华为、京东方这些企业走向全球化的国开行而言,在国内选择支持一家大型数字医疗设备供应商,已有所成的东软是个再合适不过的对象。

近日,东软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市分行、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以下统称“国开行”)在京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国开行将向东软集团及旗下相关公司授信40亿元,并通过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助力东软发挥自主创新和产业化优势,在“一带一路”走出去业务、软件研发与平台建设、医疗与大健康、汽车电子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博士说,国开行和东软的目标一致,希望在大型数字医疗设备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培训、支持与服务,这些医疗设备的全球推广工作,让东软与国外医疗单位建立了紧密的连接,而这一成绩也让东软获得了一个全新的、“以硬带软”的市场机遇——不局限于设备供应商。

中国市场的业务经验也将成为东软面向海外市场的“杀手锏”。这里的一个明显的优势在于,东软的系统应用曾经主要面向的是有着特殊国情的中国市场,不止于需求特殊,其通常需要面向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用户设计本身就特色鲜明。

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智慧应用,无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还是其他,所满足的应用场景之复杂,都是国外相应产品从未面对过的。

典型的例子一如智慧医疗中的分诊医疗。欧美系统软件厂商不需要面对此类客户需求,而和中国市场相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甚至非洲等市场,这些来自中国市场的应用经验将很有借鉴意义。

2017年,东软医疗设备海外市场的业绩占比约为三成,刘积仁期待随着国开行所搭建平台带来的推动,这一海内外业绩占比能够对调——就像华为“走出去”后,曾经达成的改变那样。

“东软要成为国际化的医疗管理系统供应商。”刘积仁说,此前除在澳门最大医院上线东软的系统软件外;通过与合作伙伴协作,东软的系统软件在海外市场的落地与探索,已经为东软在医疗领域的国际市场目标提供了基础。

“一带一路”战略所惠及的发展中国家,对应的是一个对业务链有完整需求的空间。医疗设备与系统软件是其中一项,相关如社会保障系统等自然也会涉及。

这些软件系统的需求都在东软能找到对应的产品——在过去的数年中,它们一直作为战略级产品核心,在东软业务中占据有重要的位置。

“‘一带一路’对东软而言,就是软件。”刘积仁说,基于医疗设备在国际市场的成功,东软的软件产品将紧随其后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东软所面对的、从医疗设备而博兴的市场机会远不止于此。继社保系统,在后续的交通、电力、煤气、自来水、大政府等诸多领域,已显见地蕴藏着海量的业务空间——智慧城市。

东软深度参与了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这些经验的借鉴与复制,无论对于东软自身,还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其意义已毋庸赘述。

或者一如刘积仁所认为的那样,“帮助他们建设医院,帮助他们实现智慧城市的管理服务,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百姓感受到更美好的生活,这些更是‘一带一路’要做的事情。”

这一视角对应了国开行的选择。作为政策性银行,国开行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支持“一带一路”,普惠沿线国家。这样的背景下,国开行的选择不只需要考虑信贷的基本规则,还要在其上考察合作对象能否支持“一带一路”的这一使命感。

使命感带来的是大格局,以及向下落地而成的大平台——它将金融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应用结合。

“国开行的行动背后是它想做的事业。”刘积仁评价说,在每项事业里,它都有一个对应的联盟。这里例如智慧城市联盟里既有的华为、浪潮,以及后续进入的东软等技术方,也有如政府对应的需求方。

金融对社会发展变革的驱动由此而落地,而东软收获的则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在海外市场,国开行起到的作用是搭建信赖和连接的平台。”刘积仁认为,这一推力与传统由企业自行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力,不可同日而语。

东软两大业务领域将因此受益。东软方面表示,此次与国开行的开发性金融合作,获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医疗与大健康、软件研发及技术平台领域快速布局发展:

前文谈及的医疗与大健康领域中,包括医疗健康相关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动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的进一步国际市场拓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销售与服务模式的创新。

在软件研发及技术平台领域,将重点支持东软在下一代智能汽车软件平台与芯片的研发,以及面向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量产。

在第二个重点合作领域,东软有着20年与车企合作的历史,这是其在下一代智能汽车软件平台领域所保有的、巨大的先发优势——在全球市场,汽车信息系统厂商中,有近80%与东软有着合作关系。

面向下一代汽车市场,由于智能化的凸显,东软的市场价值也因此业务积淀而变得不同于往日。

“我们会坚守作为一家技术公司的身份。”在东软集团获得40亿元授信后,刘积仁表示,“东软将继续定位于为车企创造价值。”他认为,未来市场中,人工智能技术最终实现商业价值,必须基于同行业的融合。

“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不再需要重新构建。”刘积仁说,这种与行业的融合将让车企的成功,变成东软的成功——东软以软件授权的形式获得价值分成。

对于此次合作,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之杰表示,多年来,东软致力于以信息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在医疗、软件开发、芯片设计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基础、技术优势和产业积淀。开发银行将与东软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融资融智优势,助力东软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了国开行的支持,东软的未来,令人期待。

【IT创事记】创见科技未来,旨在为读者提供科技企业和科技趋势的前瞻分析与评论。创始人祁萌,为资深科技自媒体人,历任《商业伙伴》副总编、《电脑商报》主编、都市媒体记者编辑等职,从业超过14年。本同名专栏入驻各主流媒体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