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衆機器人李先奇:IGV是數位化工廠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伴隨著國內機器人企業的小井噴式增長,其背後良莠不齊的發展問題漸漸顯現,先行者傷痕累累,新進者躍躍欲試。

“部分企業採用‘低價競爭’的方式搶佔市場,但是服務和技術不到位,造成客戶對國內機器人市場的質疑。”博眾機器人AGV事業中心總經理李先奇指出。

博眾機器人作為博眾精工的子公司,在2011年開啟了移動機器人行業的探索之路。“不同於低價競爭,博眾將深耕技術層面,穩紮穩打,致力於IGV的品質打造,竭力促進行業的正態發展。”李先奇表示。

基因:博採眾長

經過十多年的技術沉澱,博眾的業務“觸角”已從工業自動化設備、自動化生產線、工裝夾(治)具,延伸到智能立體倉儲物流、信息化產品、系統總集成等,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數字化工廠的整體解決方案。

在家電行業,博眾於2015年完成了空調對外機數字化工廠項目,在該項目中,18s就可生產一臺產品,換型時間只需3min,一次組裝合格率達99.9%。

2017年,博眾建立了首個日化行業的數字化工廠,整廠自動化程度高達90%以上,節省80%的人工,生產效率提高了1.5倍,成品率達到99%以上。

在新能源領域,博眾建立了全國首個智能換電站,電動汽車換電過程只需3分鐘,全過程不需要人工參與,比正常加油時間還要短。

消費電子行業則一直是博眾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高精密裝配檢測自動化生產線讓企業真正實現了柔性化生產,兼容多個機種並快速換線。

李先奇對博眾的數字化工廠如數家珍,事實上,IGV已成為博眾數字化工廠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博眾機器人參與博眾集團多個數字化工廠的建設,擁有數字化工廠搭建以及智能物流搬運解決整體方案的能力,優化了軟件系統,可實現整個工廠信息系統的無縫對接。“這是目前眾多AGV廠商不具備的優勢。”李先奇說道。

他進一步表示:“隨著IGV產品日益研發應用成熟,博眾機器人才逐步向市場推出功能完善、性能穩定的IGV產品,幫助更多製造業完成智造升級,滿足用戶的定製化需求。”

此外,IGV是博眾產品線向外拓展的根本。李先奇介紹:“博眾機器人的另外一條產品線為服務機器人,藉助IGV的本體和智能系統開發,博眾得以擴展到公共服務領域。”可見,博眾機器人的市場佈局與博眾的發展戰略相互契合。

博眾機器人李先奇:IGV是數字化工廠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重構:以“IGV”再定義AGV

博眾IGV(Intelligent Guided Vehicle)即智慧物流搬運車,與傳統AGV相比,IGV打破了傳統固定式導航方式,具有更高的柔性和極強的適應性。

博眾機器人李先奇:IGV是數字化工廠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定位精度上,博眾採用獨有的定位模塊,定位精度高達±1mm,優於市面上眾多產品的±5-10mm,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在產品上,IGV預留了多種設備接口,可搭載機械手、輥筒線等功能模塊,實現一車多用。

在安全性上,IGV採用多重防護措施充分保障了小車的運行安全,而且系統具備“熱備份”功能,極大的提高了用戶系統的可靠性。

在用戶體驗上,IGV提高了人機協作能力,操作界面可視化,方便用戶自行設計運輸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持企業在後期發展中的競爭力,並在核心技術上取勝,博眾在2013年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博眾牽星”導航系統。

在導航方式上,博眾牽星導航方式採用了激光+GPS+視覺的複合導航,激光導航以掃描環境輪廓建立柵格地圖,無需藉助反射板等標記物;可以實現室內到室外、室外到室內的自主切換導航,擴大了產品的應用場景。

在驅動方式上,博眾牽星導航系統能適應市面上常見的驅動方式,涵蓋麥克納姆輪、差速輪、全向輪、舵輪等多種驅動方式。

在調度系統上,博眾IGV採用了自主研發的ASP智能調度算法,兼容不同種類的機器人同時調度運行,單臺服務器最大可承載100臺IGV同時運行。

李先奇進一步介紹,博眾IGV創立之初的定位就是面向國內外中高端市場,採取的也是國際最先進的自然導航方式,總體價格處於國內中等偏上水平,但與國外進口的激光導航AGV相比,價格要低40%以上。

“激光導航AGV相對磁導航來說成本較高,並且IGV的核心零部件多以進口為主,這也是制約價格的主要原因。其次,低價AGV長期充斥市場,在價格上給用戶造成了錯誤引導,接受度上還需要一段時間。” 李先奇也指出了其中的痛點。

博眾機器人李先奇:IGV是數字化工廠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他透露,未來博眾IGV將在保障品質的前提下,在成本上積極做“減法”。

硬件上,博眾機器人正在嘗試使用國產中性能相匹配的零部件,如激光雷達、避障傳感器、驅動模塊等。

產品上,博眾機器人積極打造平臺式IGV車體,儘可能做到一車多用,只需要更換不同的功能模塊(牽引模塊、頂升模塊),便能夠實現不同場景下的應用需求,從側面降低用戶採買多車型的原始成本。

服務上,博眾機器人在保障基本利潤的同時,讓部分利潤持續投入產品研發,形成產品品質→客戶信賴→利潤投入的正態循環鏈。

此外,針對價格敏感型用戶,博眾前不久也推出了首款經濟型IGV,在價格上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充分的滿足了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

從2014年至今,博眾IGV已在汽車零配件、3C、服裝等行業大批量投入應用。

賦能:沒有IGV的“智慧工廠”不叫智慧工廠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收入的項目數量較少,部分項目單個合同金額較高、實施週期較長,大項目的完工驗收、收入確認對當期營業收入影響較大,且受外部因素的影響,項目完工驗收的時間具有不確定性。

針對此,李先奇從市場現狀說起。他認為,目前市場變化極快,前兩年還以單一的AGV項目為主,但隨著工廠智能化的不斷深入,工廠對整廠解決方案有了新的要求,不再滿足於簡單的自動化物流搬運,而是思考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自動化、信息化、無人化、智能化工廠。

“這就要求服務商具備極強的集成能力,而國內市場上具有整廠規劃能力且具備自主產品的企業少之又少,導致很多企業接到類似項目只能外包。”李先奇分析,外包的風險非常大,也難以把控,無形中增加了項目風險。

他自信的表示:“博眾在這方面具備天然優勢,從頂端的設計到產品的供應,都可以完全自給自足,避免了類似集成不同廠家的系統、設備所造成的軟件系統不兼容、設備運行不穩定、需要二次開發等等問題,極大的節約了項目時間,提升了整個項目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降低了項目整體風險。”

同時,博眾針對每個項目進行風險把控,深入瞭解客戶需求,以便及早發現潛在問題並及時處置,防範於未然。同時,博眾的每個項目都配備了項目經理,從下單初期到生產、組裝、檢測、出貨、施工、調試等每個環節進行把控,嚴格控制產品週期,保質保量,這也促使了整個項目驗收的順利完成。

事實上,IGV作為智慧物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整個生產環節的重要運輸設備,同時也是工廠效率的直接體現者,為項目的順利運轉增添了籌碼。“沒有IGV的‘智慧工廠’不叫智慧工廠。”李先奇直接指出。

博眾機器人李先奇:IGV是數字化工廠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未來,博眾機器人將在技術上不斷尋求突破,在核心零部件、材料與工藝、系統集成水平等方面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大力推進標準體系的持續完善;積極拓展IGV的應用領域,使其延伸到各行各業及公共服務區域,甚至是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國外激光導航的AGV佔據市場主流位置,大概超過三成的份額,而國內激光導航AGV的份額只佔冰山一角。我相信隨著激光、視覺、GPS等導航技術的日益成熟,國內AGV將會迎來真正的爆發!” 李先奇最後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