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當下郵票

如何看待當下郵票

郵市連跌數年,郵票跌跌不休,不僅教許多郵人手裡的郵票市值嚴重縮水,而且嚴重挫傷了郵人的積極性。劇烈變化的形勢,錯綜複雜的郵市,廣大郵友們到底該如何應對,該不該繼續當郵票為資產,還能不能繼續收藏和投資郵票,這是擺在廣大郵票愛好者和投資者面前的現實問題,不得不去認真思考。

儘管郵票的實用功能無限弱化,儘管郵人年年吶喊乃至抗議,但郵政照發不誤,並且發行量仍然不小(通常都是每個品種發行一千萬套以上),這是為什麼呢?

如何看待當下郵票

這是因為郵票依然能夠擔當傳播功能,在宣傳國家意志和成就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之作用,國家名片屬性依然存在,仍然擁有一定的市場需求,所以還得繼續按計劃發行。

郵票,將會越來越少的被派上實用,且越來越多的進入集郵領域,雖然還是郵資憑證,但再寫信和寄明信片的人已是鳳毛麟角,正朝著文化藝術商品之方向加速推進。

如何看待當下郵票

郵人需要與時俱進,及時刷新觀念,最好是忘了郵票是用來貼信封的傳統功能,視之為純粹的文化藝術商品看待就對了,至於能不能收藏,要不要購買,全看各自意願和選擇,無論國家還是郵政都沒有去勉強你。

弄清楚了當下郵票之屬性、功能和概念之後,也就不難應對了。直白地說:郵票就是一個文化藝術商品,不再侷限於貼信寄包裹,而是供給文化消耗領域的特殊商品。

如何看待當下郵票

物質消費是滿足生命延續之需求,而文化消費是滿足精神方面的需求,是需求就得滿足,有需求就有供給。看電影、看戲、聽音樂會、是文化消費,玩收藏更是文化消費,相比於西方國家,咱們中國老百姓在文化消費方面的支出在總支出裡所佔比重很低很低,擁有巨大的提升空間,這就意味著在文化消費領域潛力巨大、錢景廣闊。

如何看待當下郵票

很顯然,中國郵政正在致力於把郵票向著文化藝術商品指引,併力圖把郵票打造成文化藝術商品裡的一朵奇葩,以此滿足廣大民眾持續升高的對文化消費之訴求。

這個引領高瞻遠矚,具有劃時代意義,很有價值,值得期待。而那些妄言中國郵票消亡論可以休矣。

沿著中郵這個引領去運作郵票,郵票不僅不會消亡,而且必將發揚光大,讓作為中國名片之中國郵票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釋放出嶄新馨香和光彩,創造新的輝煌!

如何看待當下郵票

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妥之處還望批評指正,歡迎參與討論。江南郵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