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作用不大,应完全放开乃至于强制生育?

二胎作用不大,应完全放开乃至于强制生育?

邵旭峰

由于种种原因,最近刮起一股鼓励全面放开生育之风。

8月14日,新华社发表江苏省委机关报的文章:《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署名文章(刘志彪、张晔);8月15日,光明网发表时评:人口形势严峻,突击重罚三孩家庭图啥,矛头直接针对河南柘城县向3孩及以上家庭征收抚养费一事——当然,此事正确与否,另外需要讨论,不在此讨论。

其中《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一文认为,应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

对于这种变相罚款的提法,书斋和拍马跟风气息过重,需要慎重。且不要说老百姓已经被房子等榨干没钱了实在不应该承担不生还要被变相罚款的做法,就是前些年生要罚款——有些地方还在罚比如光明网所说河南,后面不生要变相罚款,朝令夕改,这是干啥呢?民会无所措手足的······

现在的情况是,两大央媒联合发声,或许预示中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将到来。

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

产生如此之认识的基础,是中国目前确确实实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建国前后出生的这一批人都60岁到80岁了,他们的孩子以及孙子将顶受极大的赡养老人的压力。

二胎作用不大,应完全放开乃至于强制生育?

还有就是,认为中国人口红利正在丧失,从事传统工作尤其是体力活的人将越来越少,这方面,已经被印度所超越,很多需要中低端加工的跨国企业已经将生产工厂搬到印度越南等国去了。

在此我要插入一点看法:

关于没人从事中低端劳动的原因,笔者认为不是人力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事实上,中国目前的人力极其富裕应该远超所需,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具备所需的能力、也不愿从事中低端劳动,都想着天上掉馅饼,想坐享其成,想不劳而获。

主要原因在思想和社会风气浮躁还有就是企业与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岗位不多需求不明。而不是人力缺乏——必须肯定的一个事实是,人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过剩的。

二胎作用不大,应完全放开乃至于强制生育?

这个脉没把准,而从增加人数解决问题,只会再添新社会问题。

更为甚者,现在缺人力不是说20年后还缺,那时候智能机器全面替代人力,应该是人多为患。而现在放开生育,至少20年后才能走向社会——用极大的成本养一帮多余的人,这是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胎作用不大,应完全放开乃至于强制生育?

京东无人配送车

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主观狭隘短视拍脑袋决定,出的问题还少吗?

再有就是认为中国建了超过30亿人住的房子,但入住率却开始逐日下降。难道为了让房子用起来,要生够30亿?这是房子的问题,不是人少的问题。

不仅建房子卖房子越来越没有持续性,其他很多产业都是如此,但这都是这些产业行业的问题还是人少的问题?

总而言之,一批秉承传统思维或别有用心的人开始鼓噪,中国人正在变少,应该赶紧重返人口大国,应该重拾人口红利,应该完全放开生育乃至于奖励生育。

笔者认为,这些人不是思维固化,就是别有用心——想让中国继续走中低端人力支撑(担心盘剥的底子越来越小?多生好再盘剥?)的路······

那么到底应该不应该放开生育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到事实本身。

一个就是中国到底应该有多少人合适?

关于这个问题,应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有一个最值得借鉴的国家,那就是美国,美国陆地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可耕种宜居面积超过中国,美国是高度发达国家,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人口是3亿多。

二胎作用不大,应完全放开乃至于强制生育?

这不是说中国需要把人口降到3亿,而是说强国并不是简单的人数撑起来的,是在尽可能鼓励支持各行各业健康发展公平竞争、人与人公平竞争良好发展的基础上资源和人都合理配置,让人口的发展和多少,都呈现一种自然状态,到底需要多少?由健康发展的市场经济社会自己决定,不是凭着领导和专家的不接地气没有发展的眼光改变。

而不是本末倒置,忽视基础,直接主观界定人口多少,这不仅会在原有问题基础上造成新的社会问题,还会直接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

说的更清楚一点,就是先解决基础问题、方向问题,其他的更多顺其自然。应该抓大放小,而不是抓小放大。

按照美国的人口标准,中国整整多出来10亿多,即使完全不放开生育,似乎在可见之年也降不到美国的人口数。不求降到美国人数,但在市场经济社会、在原有人数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总没有错。

这里需要插入一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从根本和总体看,这是对的,因为经济生活模式变了,不再是封闭落后的自给自足条件下靠人多搞农耕经济了——市场经济,讲的是人力物力优化配置,进行生产、交换和生存。

从整个历史看,封闭农耕,放任人口,最终导致的,是生态被极大破坏,自然灾害频发,也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战争不可避免,然后人口大量死亡······

现在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公平竞争的平台还没有夯实,各行各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人才培养也是,出生率虽然开始下降但人还是世界第一除过60岁以上的人还有好几亿还超过美国,有些人却开始高呼放开乃至于鼓励好奖励生育——这是要走回头路还是另有用心呢?

当然,现在如此之大的生活压力很多人也不会过多生育,但也还有一部分人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前乃至于解放前,虽然自己生活困难,但还是会尽可能多生,使得自己陷入恶性循环,也给社会造成压力。

二胎作用不大,应完全放开乃至于强制生育?

另外,由于科学技术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力被替代,将来那么多人去干啥?吃啥?几年前国家大张旗鼓提倡之业教育现在不是不那么大声了么?

总之,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不能太多,这是一条铁律,改革开放初期确定好了的,就不要动辄改变,已经走市场经济之路,人口下降就是必然的,由于改革滞后,民众压力过大所以更不敢生不能生,但这都是必须承受的阵痛。

面对这种情况,不是又要人为和主观干预,想当然通过罚款奖励的的方式提高生育,而是应该抓紧让经济和制度尽可能快和尽可能好地进入健康与良性状态,人口的问题,交给健康的经济和社会本身去决定。而不是相反,不是不解决根本和基础而着眼于细节,那样只会导致更多新问题,最终纠缠解不开的乱麻,迟滞社会进步。

在建设公平竞争平台与环境,发展健康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可看情况逐渐放开生育,让在健康的市场经济社会归于自然生育。

应该先规范社会和经济生活,而不是主观掌握人的多少,尽可能让尽量少的人成为炮灰。让社会尽可能高效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