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门大开,如何判断见没见到文殊菩萨?

尽管春天到了,五台依然被阵阵寒气所笼罩,春姑娘的脚步彷佛停滞不前...

但是,凛冽的寒风挡不住无数的善男信女,车轮滚滚、香烟袅袅,百万大军大都为见到文殊菩萨而佛、许愿、求学、求子等等所求而来,“我”、“有”是大家执着的对象。

佛门常常被称作空门,也不乏发愿出家修行的人,细细一数,微信好友中将要出家的和已经出家的,已经超过1000人了,在这个末法时代,愿意遁入空门者实属罕见。

那么,我们与文殊菩萨结缘,是否真的见到文殊菩萨了呢?

1、空门

佛门外的人常常称佛门内的人“四大皆空”。

世界万事万物,包括人本身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其实,四大皆为妄想。

如果能彻悟四大的本质也是既空、又假,不是永恒不变,那么就可以体悟到万物都是无实体的真谛。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四大皆空。

2、空门在等您

佛门就是空门,悟真返空,既然众生寻求空的真谛。文殊菩萨自然永远不会关闭五台之门,因此,对于立志遁入空门的人来说,没有封山一说,只有那些还执着“我”的人来说,总在担心五台封山。

3、两种“空”与两种成就

佛法中的空,分为两种,“我空”和“法空”,我空就是没有执着我,法空就是万事万物也不去执着。

因此,我空对应我执,法空对应法执。

对于小乘根性的人来说,就是重在自我修行成就者,证得我空,去除我执,那么也就相应证得阿罗汉果位。

对于大乘根性的人来说,就是重在利他的修行者,还要证得法空,不仅去除我执,还要去除法执,那么也就证得佛的果位。

4、“空”什么也没有吗?

不是!

第一,空就是“无常”

空并非空空如也,空代表不能永恒、虚幻、变化...,彻悟无常的道理,才能真正放下我执。

第二,空就是无我

烦恼、忧虑、压力、烦躁...追踪其来源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试图维持“我”“我的”所属,被无穷无尽的缘所缠绕,不仅与外缘争执较量,同时也和自心较量牵挂,以至于无法挣脱。

5、见到文殊菩萨之后...

每年来来去去,烧香礼佛,体证不到空,那无异于没有见到文殊菩萨,还会继续被种种烦恼所缠绕。

如果了悟佛门空性,那就是无异于见到了文殊菩萨,您就会:

第一,放下、忘记、抛弃一切我执,内心会变得清净,尽管有累、有失败,但是却很快乐,否则,即使成功也是烦恼。

第二,所有的成功、失败,都不会寄存在心里,事去心即空,因此,时时快乐。

第三,放下成功与失败,就是“空”,只有空,才有再一次拼搏奋斗的“有”

总之,见到文殊菩萨之后,我们一定会明白:

反复、执着、超越、沉沦、喜悦、苦闷、成功、失败...都逃不出一个“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