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西近代的人口變化管窺江西的發展

早在北宋時期,江西省的人口就已經位居全國各路之首,這裡人民勤勞富足、物產豐富,真一派人間天堂景色;到了明朝,伴隨著大量人口的遷徙,江西省人口數量相對減少,被浙江省超過,但也是全國十三個布政使司的第二位。可以說,宋、明500年間,江西省以其遠離戰亂,養育了富饒的土地和人民,自給自足的同時,還在不斷地反哺各兄弟省份。

到了近代,江西省的人口數量有比較大的變化。

太平天國之前,江西人口2400萬。太平天國之後,江西人口減少200萬,為2200萬。清末民國初年,江西人口一直穩定增長,為3000萬。1949年,江西人口1300萬,相比太平天國前,減少1100萬,相比清末,減少1700萬。這當中,疾病瘟疫流行,十年內戰,八年抗戰,是三個最主要原因。

晚清以後: 在太平天國戰爭至全省解放的96年間, 江西發生比較激烈的戰爭共8次, 累計歷時34年, 其中, 對社會經濟影響巨大者為3次:1、 湘軍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1851 ~ 1864年, 江西人口劇減數百萬;2、十年內戰: 1927~1936, , 江西人口再次銳減。 僅革命烈士一項, 江西有姓有名的烈士佔全國的1/6, 達25萬, 而埋沒姓名者為數尤多; 3、 日本侵華戰爭: 1938年~ 1945年, 據1945年底的一次不完全統計, 日軍在江西殺死百姓31萬人, 殺傷19萬餘人。 江西給貢獻壯丁103.8萬人。 戰後, 江西人口較戰前銳減200餘萬。據臺.灣統計數字: 江西死亡烈士佔總數的1/31949年, 全省人口1314萬, 比太平天國運動剛開始時少1100萬。解放前, 江西疾病年死亡率高達30%, 人均壽命只有35歲。(以上數據來源於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省情教育讀本》)

從江西近代的人口變化管窺江西的發展​​

可能大家看見這些冷冰冰的數據不會有什麼感觸,比如日本人打進來後。江西從國民政府眼中的“匪患區”,搖身一變變,成為抗戰基地,日軍在此遭遇激烈抵抗。戰後,江西人口相對戰前減少了二百多萬,期中日軍屠殺百姓31萬,傷19萬。江西給國家貢獻壯丁103萬,這是江西人民自覺自願的為國家赴難。

其實人口變化是由社會動亂和大量的財產損失,經濟發展不進則退,所以說江西底子薄弱那真的是博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