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蓝洞商业(ID:value_creation) 郭朝飞
伏彩瑞心里踏实了一些,他一手创办的沪江将在香港上市。
沪江的IPO之路可谓一波三折。2012年伏彩瑞就有机会,但因公司战略调整暂时放弃。3年后,国内战略新兴板给他希望,而后破灭。迟到的回报是,如果成功,沪江将成为港交所在线教育第一股。
这家公司折射出的是,短暂冷却后再次爆发的中国在线教育市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在线教育融资数量已完成182起,披露的融资总额达152.73亿元,这个数字接近2017年的全年总量。
其中,最受关注的米雯娟和她的在线少儿英语品牌VIPKID。6月21日,VIPKID确认完成 5 亿美元 D+ 轮融资,由全球投资管理机构 Coatue、腾讯、红杉中国和云锋基金联合领投。本轮融资完成后,VIPKID 的估值超过200 亿元,成为国内最大市值教育类创业企业。
看上去,这个行业好事不断,实则暗流涌动。过去几年,在资本的助推下,在线教育市场已经展开了教父之位的争夺。
2014年,有段时间留学教父俞敏洪每天都心惊胆战。那一年,被视为中国在线教育元年,平均每天诞生2.6家在线教育公司,他们向俞敏洪开炮,放言要颠覆新东方。俞敏洪自知,如果不自我颠覆,很可能被周围很多做在线教育公司的人颠覆掉。
4年之后,很多“颠覆者”死掉了,没死的可能在苦苦挣扎,俞敏洪却没法松气。大浪淘沙,在线教育各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迅速壮大,伏彩瑞、米雯娟,甚至俞敏洪的一些旧部开始成为有力的竞争者,教父争夺棋至中盘。
未来,这将是一个万亿级市场,谁主沉浮?
混战
米雯娟投下一枚深水炸弹。2017年8月,她说,预计2017年VIPKID营收突破50亿元。
放在很多行业,这个数字毫不起眼,但在教育培训领域几乎惊人。
新东方和好未来并列行业双雄,根据两家公司2017财年财报,前者净收入约 18 亿美元,后者10.43亿美元。关键是,新东方创立24年,好未来14岁,VIPKID才上线4年。
4年前,米雯娟是谁,没几个人知道。因为在教育领域雄踞一方的是三个江苏人。
俞敏洪,江苏江阴人,20世纪60年代生人,1993年在北京创立新东方,通过把中国学生送到海外,成为留学教父。
从江阴沿长江上溯不到一百公里,抵达镇江扬中,这里是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的老家。2001年,张邦鑫从四川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毕业,第二年进入北大生命科学院硕博连读,和老乡俞敏洪成为校友。
不久俞的这位师弟就成为行业最大一匹黑马。他杀入课外培训市场,主攻中小学数理。2010年,把公司送去纽交所上市时,张邦鑫才30岁。
但当时媒体对他全然没有像后来对陈欧那样的大肆追捧。他安静地积蓄力量,低调长成一只大鲨鱼。七年后,他还成为80后首富,身家一跃超过俞敏洪。
同为江苏人的伏彩瑞也在伺机抢占地盘。
张邦鑫毕业那年,伏彩瑞在大学校园做起一个外语学习论坛——沪江语林。伏彩瑞只长张邦鑫一岁,却被贴上70后的标签。他生长在连云港,与张邦鑫的老家扬中相距300公里。沪江语林日后演化为沪江网,是影响亿万用户的互联网教育平台。
米雯娟携VIPKID入场的2013年,张邦鑫和伏彩瑞都过得惶恐。移动浪潮下的教育培训下一步怎么走,没人能知。
张邦鑫反应速度快,却在转型互联网时遭到高管反对。力压之下,他把公司从“学而思”更名为“好未来”,开启线上化转型。
伏彩瑞认为沪江原有的“线上新东方”模式同样没有未来,也在调整姿态,转型移动。
而他们的老乡俞敏洪产生心惊胆战之感,是在一年之后。
在线教育风口下,有人将参与教父争夺的创业者分为天派和地派。所谓天派更多来自互联网行业,优势在于技术;地派则出自教育行业,更懂教育和学生,米雯娟就可归于地派。创业项目更多地集聚在K12(基础教育)、英语等细分领域,主要包括题库、搜题、O2O、在线1对1等模式。
徐小平与王强出走新东方,创立真格基金做天使投资,但并未远离教育行业。真格基金投资了几百家公司,包括大量在线教育公司,王强只担任两家公司董事长,一起作业是其中之一。
这家公司通过免费互联网工具与服务切入公立教育,老师可以通过平台布置作业,家长定期查看孩子的学习进度及报告,借此实现对老师、学生、家长的绑定。
“投资的这些公司当中,从投资量来说,一起作业是最大的,因为这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再做一个新东方不可能,能不能打造一个在体量更接近甚至超越新东方的公司?”王强说。
徐小平则更直接,2016年真格被投企业51Talk上市之后的一次发布会上,他毫不避讳,“作为新东方出来的人,我最大的梦想,是希望有一个教育机构,灭掉新东方。”
复苏
2015年的资本寒冬,曾让很多创业者的教父梦想破灭。
在线教育O2O是重灾区,诸平台非死即伤,活着的基本转型。这些O2O平台的基本逻辑相同,线上为用户匹配个性化老师,线下完成辅导。但他们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辅导在线下,老师与平台的黏性很低,极易流失。疯狂补贴后遇上资本寒冬,基本是死路一条。
至今坚守教育O2O的只有轻轻家教创始人刘常科,他有着20多年的教育培训行业经验,本次创业之前,是A股上市公司昂立教育的董事长。刘喜欢马拉松,每年会跑2500-3000公里,2015年美国波士顿全程马拉松还跑出过3小时0 1分的成绩。这种个性一定程度上投射到他创业的思路。
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曾四次被好未来的张邦鑫投资。
2015年教育O2O行业展开补贴大战时,正是张邦鑫点醒刘常科停止补贴。刘常科相信创业就像跑马拉松,要有定力。当下需要做一些现在不确定、在未来看是正确的事。
活下来不代表最终的胜利。行业进入低潮,所有人都在想办法赚钱,春天是否还会再来?
2017年5月31日,K12在线教育公司猿辅导宣布,完成新一轮1.2亿美元融资,华平投资集团领投。这条消息就像一声春雷,被解读为行业开始复苏。
要知道,这是彼时中国K12在线教育领域的最大一笔融资,也是K12在线教育公司首次跻身独角兽行列。
猿辅导以K12题库、搜题等工具起家,创始团队出自网易。CEO李勇非常低调,极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与同样出自网易系的陌陌CEO唐岩等人关系甚笃。
不过仅仅两个月以后,这个记录就被打破。因为VIPKID攒了一个更大的局。
8月23日,VIPKID宣布完成由红杉资本领投的D轮融资,总额2亿美元。罕见的是,沈南鹏、徐小平、张颖、邓锋等投资圈大佬悉数到场,为米雯娟站台。现场出现的还有华兴资本包凡,一边说自己是“打酱油的”,一边又说一年后要成为VIPKID的股东。
此后,这个行业就没再消停过。融资消息不断,而且过亿美金体量的比比皆是。
一潭死水被搅活也跟行业基础设施日渐成熟有关。硬件、带宽、直播、移动支付等让网上授课体验越来越好,用户心智被培养起来了。
“人们的消费行为习惯改变了,这个因素可能占了80%。”一起作业CEO刘畅曾告诉我。
当下中国家庭对于线上教育的接受程度和理解,与他6年前刚开始创业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家长几乎都觉得网上学习是不可理解的。
资本的心态转变也很微妙。GGV纪源资本执行董事于红认为,“经济环境越不好,大家越愿意投教育、医疗这样反周期、抗周期领域的项目。”
巨头
行业复苏,却没有平静,巨头成为秩序重构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吨位更大,玩法却更灵活,所到之处都能掀起风波。
BAT都有各自的“直系部队”。腾讯旗下有腾讯课堂、企鹅辅导、腾讯精品课等,百度造出作业帮、百度传课,阿里则是淘宝教育。
此外,巨头还通过资本的手段渗透。在前述猿辅导和VIPKID的投资消息中,都有腾讯的身影,过去几年腾讯几乎要买下在线教育的赛道。沪江背后是百度,阿里投资了VIPABC母公司iTutorGroup。
米雯娟曾向我回忆,2017年6月,她与六名公司高管来到腾讯深圳总部,与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社交网络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以及腾讯投资部的人见面。后出现的腾讯总裁刘炽平一坐就是俩小时。
2013年12月,经徐小平介绍,伏彩瑞以演讲嘉宾的身份参加欧美同学会在北京举办的一个论坛,大谈沪江模式和对互联网教育的看法。坐在台下的李彦宏大受启发,会后即约伏本人,当场表示投资。转年,沪江就获得百度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小巨头今日头条也耐不住寂寞,插了一脚。先是出现在一起作业E轮融资的投资人名单中,今年上半年又推出少儿在线英语品牌gogokid,直接对标VIPKID。最近,还有消息称,今日头条正在收购在线教育品牌学霸君的部分业务,涉足K12领域。
虽然巨头都用脚投票,但他们的战略意图如何还不是那么明显。
俞敏洪曾分析,巨头发展不需要考虑边界,所以互联网公司必须抢占边界,通过投资占领各个领域和赛道。若被对手抢占,就会失去竞争机会。
但从效果来看,巨头与被投公司更多停留在一些技术方面的合作。比如VIPKID与腾讯在云服务、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教育公益等方面战略合作。
新东方在线在接受腾讯投资后,双方一直在探索,比如基于流量尝试合作,但收效甚微。CEO孙畅后来转变想法,思考如何将腾讯的音视频技术、云解决方案,与新东方在线的产品深度结合起来。
一起作业E轮融资时,刘畅与张一鸣聊过两三次,都认同技术会对教育有很大的改变。但到底怎样产生效果,这些大佬们也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
王者
在互联网公司上市潮的带动下,在线教育公司也出现一波小高潮。7月,沪江与新东方在线都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还有消息称英语流利说将赴美上市。
但不要过早为之喝彩。在线教育收入难、盈利难的问题并没有一家解决得非常好。
51Talk、VIPKID等在线1对1、一对多的商业模式是标准的,线上形式,找到特定的学生和老师,搭成平台,服务打通就会有收入。
但题库、搜题、O2O等泛工具类,无论具体差异有多大,走的都是做大用户规模、提高粘性,然后考虑商业模式与收入的路子。
因此,对于泛工具类模式公司来说,找到可行商业模式,是生存之本。
疯狂老师CEO张浩曾向我做过一个推演:中国的K12在线教育有A、B两条线。A线走的是课内学习场景完善的路线,以一起作业、猿辅导等为代表,一般发展路径为题库、搜题、答疑、辅导;B线则是O2O平台,一般发展路径是O2O、辅导、答疑、题库。
两者演化的顺序不同,最终都会走到“辅导”这个“战点”上,因为其他环节赚钱的几率很小,用户的付费习惯在辅导场景中。
过去几年,一起作业、猿辅导、疯狂老师都展开在线1对1或一对多的直播课,一起作业也尝试增值服务收费,简单说就是根据大数据,进行个性化自学产品推送。
在线1对1和一对多虽然商业模式清晰,天然就有收入,困境却是难有盈利。
VIPKID没有对外披露过盈利情况。成立7年在美上市的51Talk仍在亏损,2017年营收8.5亿元,亏损5.8亿元。目前,在线1对1仍然存在争议。
沪江的业务综合而全面,有社区、工具,也有直播课、在线1对1、留学、职业教育等,却一样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营收5.55亿元,亏损5.37亿元。
乐观者寄希望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或许可以让这个行业走得更快更顺畅。
目前,拍照搜题、语音识别、自动批改等被广泛应用,未来人脸识别等技术在直播课中可以识别分析学生专注度,这些最终都会落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事实是,大多数在线教育公司仍是运营驱动,类似英语流利说这样技术驱动的是少数。
顺为资本创始合伙人、CEO许达来曾提醒,他很少看到人工智能真正在教育行业进行应用,那些声音最大的,未必真的效果最好,人工智能的前提是海量数据。他担心人工智能一词被滥用。
这个观点刘畅认同。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机器也不可能完全替代人,至少人类情感因素是无法替代的,教学和教育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人机结合。
传统线下教育市场,行业高度细分,地域性明显,即便新东方、好未来这样的行业巨头,全国范围内的辐射能力并不强。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2692.6亿元,未来这是一个万亿级市场。2016年初,张邦鑫预计,未来10年,好未来收入会达到1000亿。在线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有可能生长出更大体量、真正意义的巨头公司。
未来“教父”是谁?俞敏洪、张邦鑫、伏彩瑞还是米雯娟、刘畅或李勇?
或许都不是。答案在时间那里。
閱讀更多 藍洞商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