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入局造就「僞風口」,新零售如何避免淪爲概念?

阿里、騰訊入局造就“偽風口”,新零售如何避免淪為概念?

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積極擁抱新零售,試圖藉助新零售的東方來破解當前的發展困境,解決行業內部的矛盾。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對於新零售的佈局更是讓這個行業異常火熱。雖然行業已經在幾年前就已經認識到了電商沒落的現實,但是從當下新零售行業的佈局情況來看,新零售依然沒有擔綱起電商的大旗,電商行業正在陷入新的困境之中。

儘管如此,新零售成為下一個發展風口的趨勢正在趨於明顯。佈局線下實體店、以VR、AR為代表的全新體驗方式的興趣、以刷臉支付、指紋支付為代表的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現……這些現象都在告訴我們,以新模式、新技術、新手段為代表的正在重塑傳統電商的運作邏輯和模式。

然而,新零售當下的發展模式似乎並不能夠真正改變行業發展本身,再加上互聯網思維的持續作祟最終讓新零售逐漸淪為一種營銷方式,而非真正能夠改變行業本身的風口。縱觀當下的新零售市場,依然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阿里、騰訊入局造就“偽風口”,新零售如何避免淪為概念?

虛假風口之下,新零售正在淪為概念

雖然我們看到了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不斷佈局線下的實體門店,但是我們對於新零售的認識似乎僅僅停留在線下實體門店的佈局本身上。對於試圖通過擁抱新零售獲得新的增長動力的企業來講,他們正在將新零售看作是一個概念。

盲目佈局線下,缺少了實質性的改變讓新零售逐漸淪為概念。大型互聯網巨頭對於線下實體門店的佈局讓人們錯誤地認為所謂的新零售就是進行線下門店的佈局,這其實有些大錯特錯了。儘管佈局線下在整個新零售的發展過程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我們將新零售看作是新零售的全部,顯然有些太過片面了。

對於新零售來講,它更加關注的是如何藉助新的模式和手段來改造原有的電商邏輯和模式,佈局線下的實體門店僅僅只是諸多方面當中的一個很小的方面而已。另外,所謂的佈局線下門店並不是將線下門店收購過來就了事了,更多地是應用新技術對線下的門店進行升級和改造,從根本上破解用戶痛點。

因此,對於新零售的片面認識正在將新零售推向概念的邊緣,這時的新零售變得不再僅僅只是破解行業痛點,更多的是一種概念的營造。用戶在使用新零售進行購物的時候依然會遭遇電商時代會遭遇的痛點和難題,由此新零售同樣開始影響用戶的體驗。所謂的新概念開始淪為一種新的陷阱。

缺少了新技術的應用,新零售並不如我們想象當中的炫酷。新零售時代的來臨是一個新技術不斷應用的過程,缺少了新技術的應用之後,新零售基本上與電商行業並無太多區別。曾經看到過一個介紹亞馬遜線下無人零售商店的片子,在線下零售店裡,用戶可以自由自在地挑選自己心儀的商品,並且能夠在線查看商品的詳情信息。

另外,顧客還能夠拿起商品起身就走,不再需要用現金或者手機進行支付,只需要刷臉即可。表面上看,我們看到的是用戶在線下實體店鋪進行暢快淋漓的購物和消費,從深層次上來看,其實是諸多新的技術的應用。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了新技術的應用,用戶肯定不能在線下的實體門店,獲得如此暢快淋漓的購物。

因此,新零售必然需要許多新技術的應用,只有這樣,新零售才能獲得來自其他方面的推動力。而現在的新零售行業當中雖然大家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真正能夠將新技術與新零售進行深度結合的卻很少。而這也是為何我們看到的新林壽並不及想象當中那樣炫酷的原因所在。

缺少了新模式的加持,新零售依然會落入電商的俗套裡。新零售是一種完全有別於電商的存在,它的模式與電商行業完全不同。然而,在當前的新零售行業當中,我們看到的依然是以電商模式來進行新零售的相關操作。儘管在新零售外衣的掩蓋之下,依然能夠獲得一些用戶流量,但是等到用戶真正參與到其中的時候,他們便會發現“新零售”又重新落入到了電商的俗套裡。

對於新零售來講,它的主要模式是S2b模式。而對於電商來講,它的主要模式是B2B模式。雖然這兩種模式僅僅只是一個字母的區別,但是從底層的商業模式上來看,他們兩者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區別。如果缺少了對於這兩種模式的深度理解,那麼新零售自然會陷入到電商的俗套裡。

雖然現在人們知道新零售的模式是S2b,但是真正能夠將這種模式應用得淋漓盡致的公司卻很少。從當前新零售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僅僅只有阿里、京東等大型互聯網巨頭在踐行S2b的發展模式上做得比較到位。其他企業雖然知道S2b模式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很少有企業真正能夠將S2b模式落地到實際流程當中。

對於新零售的片面認識以及不深度參與,最終讓新零售這一新生事物逐步淪為一種概念。伴隨著資本的不斷加持,新零售行業當中的企業開始不斷受到資本的垂青,但是資本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他們想要擁抱新零售的風口,另外一個方面他們缺少足夠的耐心。在這種情況下,新零售開始缺少了落地的基礎和能力,並最終開始逐漸淪為一種概念。

阿里、騰訊入局造就“偽風口”,新零售如何避免淪為概念?

深度融合,如何才能避免新零售成為概念?

對於當下的新零售市場來講,避免淪為概念是當務之急。因為只有避免新零售淪為概念,才能真正破解用戶痛點,才能真正讓新零售落地。然而,在資本的鼓譟下,在市場的喊殺聲中,新零售想要真正落地卻又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新零售想要避免淪落成為概念必須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做好真實落地,拋棄概念和營銷思維,讓新零售真正迴歸本質。無論是巨頭的資本佈局還是創業公司的擁抱,新零售的關鍵在於如何落地和快速推進,真正帶給用戶體驗的改變,最終實現轉化。新零售不是也不應該成為一個概念,更多的應該是落地,讓新零售迴歸到“新”和“零售”本身。

因此,我們應當做好新零售的落地工作,通過將新技術、新模式、新邏輯應用到具體的行業流程當中,改變傳統行業的痛點和弊病。當前出現的個性化推薦、物流狀態的實時追蹤、用戶線下的新技術體驗等都是新零售的具體體現。我們只有將新零售的這些改變應用到具體實踐當中才能給用戶帶來實實在在的體驗上的改善,這樣新零售才不會僅僅只是一個概念,而是變成了一個脫胎換骨的存在。

新零售之所以是新零售就是因為它與傳統電商有諸多的不同,有本質的區別,能夠帶給用戶不同的體驗。如果無法給用戶帶來新的體驗,那這樣的新零售就是一個概念,無法真正給傳統行業帶來流量和轉化,這樣的新零售也就變成了一個概念,而非是一種全新的存在。

加強與行業的融合,新零售必須賦能傳統行業才能有存在的意義。我們都知道,電商行業之所以能夠獲得快速的發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能夠為其他行業的發展提供能量。因此,新零售避免淪為概念的關鍵在於如何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併為這些行業實現深度賦能。

電商的發展邏輯是將所有的商戶與用戶全部都集中到一個線上平臺,實現對接效率的最大化。而新零售的發展邏輯則是深度參與到行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和流程當中,通過對行業進行深度賦能的方式來實現更好地發展。如果不談新零售與行業的融合,僅僅只是將新零售看做是一個營銷方式,那麼新零售淪為概念的可能性將會進一步加大。

新零售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才能實現更好地賦能,而只有對傳統行業進行賦能,新零售才有存在的意義。儘管當前人們看到的新零售對於傳統行業的賦能方式僅僅只是流量賦能,但是隨著新零售的發展成熟,新零售賦能的方式將會多樣化,賦能的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以新技術應用為突破口,不斷找到新的發展推動力,並改變電商時代的痛點和難題。新零售時代的來臨其實是一個新技術不斷應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傳統電商的一些問題的弊病不斷藉助新技術的手段來解決。如果缺少了新技術的應用,電商行業的痛點和難題僅僅藉助互聯網的方式必然難以解決,而所謂的新零售也就變成了一個僅僅只有一個概念的存在。

新零售避免成為一個概念的關鍵在於如何藉助新技術來破解電商時代的發展難題,真正能夠改變用戶痛點,實現電商行業向新零售的蛻變。這時的新零售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與行業發生了深度融合,從而變成了一個全新的存在。只有這樣,新零售才不會落入電商概念的俗套,真正演變成為一個全新的存在。

當互聯網巨頭不斷以資本、技術等方式加持新零售,一個風口便會開始出現。正如所有的風口出現都會有泡沫一樣,新零售行業同樣有泡沫存在。擠出泡沫的關鍵在於讓新零售從概念迴歸實際,只有真正給行業發展帶來力量,新零售才能避免淪落成為概念,真正演變成為一個全新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