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詩」8月16日:望洞庭

「每日一诗」8月16日:望洞庭

「每日一诗」8月16日:望洞庭
「每日一诗」8月16日:望洞庭

和:和諧,指月光

與水色相交融。

青螺:這裡把洞庭湖中的

君山比作青螺。

「每日一诗」8月16日:望洞庭
「每日一诗」8月16日:望洞庭

歷代都有名家吟詠洞庭湖的山水,杜甫看到的是洞庭湖的浩渺(“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看到的是洞庭湖的雄渾(“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李白看到的是洞庭湖的遼闊(“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而劉禹錫眼中的洞庭湖卻是安詳小巧的。

秋天的洞庭湖上空,明月高照,白色的月光灑在湖面,水與月色和諧地交融一起。在詩人的眼中,洞庭湖像一個小潭,因為沒有晚風,所以潭面平靜無波。在夜色中看去,就像一面未曾打磨的鏡子一樣,充滿著朦朧隱約的美感。偌大的洞庭湖成了詩人眼中的小鏡子,可以盡收眼底。再往遠處的湖面一看,只見洞庭湖中隱約可見的君山一片蔥綠,像是一個銀白色的盤子裡放著一枚青螺。詩人又把洞庭湖比作一個小銀盤,而湖中的君山只是更小的一枚青螺,足見詩人是站在極高的視野來看洞庭湖的,把洞庭湖夜色中安詳小巧的一面描寫得惟妙惟肖。這正應了蘇東坡的一句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以任何一種角度去看洞庭湖,都會發現不一樣的美。

(鳴謝:上海江東書院)

「每日一诗」8月16日:望洞庭

書法:安徽省書協會員、

詩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 黃嘯虎

本文轉載自:央視重大主題宣傳新媒體“1號線上”【央視薦詩】,8月16日:望洞庭,上海江東書院供稿。

審稿:譚光輝

舉報城市不文明行為,請掃碼關注微水富,點擊右下角“曝光臺”進行圖文上傳。

「每日一诗」8月16日:望洞庭「每日一诗」8月16日:望洞庭
「每日一诗」8月16日:望洞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