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熟的第一步,是减少无效的社交

我都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怎么参加聚会了。

朋友老说,"你看你,这是你拒绝我的第几回了。"

我发个无奈的表情包,然后笑着拒绝。

公司里也是,每次聚会大家叫我,我都习惯性的摇头。

同事之间的聚会,不外乎就是吃火锅,去酒吧。

大家前一晚玩儿嗨之后,第二天还会来公司闲谈。

说谁谁谁喝多了,谁谁谁怎么样了。

就好似,他们共有了一些秘密一样。

我在一旁听着,像没人理我似的,彻底的是个局外人。

看上去,特别……别扭。

是呀,评判一个人人缘好不好,聚会已经成了其代名词。

似乎,只有在一场聚会里游刃有余,谈笑风生,才称得上善于社交。

真正成熟的第一步,是减少无效的社交

没办法,某些聚会,必须要参加。

那么那么多的人,那么那么多的声音。

灯红酒绿,舞姿摇曳,暧昧靡乱。

我身处其中,却觉得,分外的孤独。

这种情景,就像是每次坐公交的时候,看车辆行驶过街边店门窗时的倒影。明明里面是有人的,却只看得见一个虚无的影子。

也好像是街上的人来来往往,从眼前经过,你却怎么也看不到一个,值得爱的人。

一直以来,我都是个老式的人。

我喜欢用手工慢慢做东西的时代。

慢慢的,一切都富有诗意。

那个时代,有人跋涉千山万水只为相见一面,鸿雁往来耐心等待。

春夜无事庭院中闲坐,聆听雨水跌在芭蕉叶上,盖一座亭阁只为观望盛开的杏花……

所以,这样的嘈杂,这样的拥挤,这样的匆忙。不是我想要的,真的不是。

.

如果有领导在场,我就更加不适。

别人敬酒,我就跟着起身。

祝酒词都是别人说,我跟着"嗯嗯"一下。

我,讲不出那种虚伪恭维的话。

也不是讲不出,是不乐意讲。

让我觉得,恶心。

觉得这样的自己,很恶心。

真正成熟的第一步,是减少无效的社交

偶尔,我会担心,常常拒绝参加聚会的我,会不会和大家的关系有所影响?

很可笑的想法。

但是身处那种环境下,我就是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害怕不一样,被当成异类,被大家排挤。

人,总是习惯性的从众。

但我又想,那些与你毫无关系的人,就是毫无关系的,永远都是毫无关系的。

从认识的第一天开始,自己就知道。

就算是笑的甜甜蜜蜜,就算是有关无关痛痒的来往,就算你努力经营这段关系。

而那些与你有关的,就是与你有关的,是逃也逃不掉的。

就算你们只见过三次,就算你们三年彼此才搭理一次,就算是你简直想不起他或者她的样子,就算是你们隔着十万八千里。

这样想着,我就更有勇气,一次一次勇敢说"不"。

后来我发觉,不参加聚会,真的并不影响什么。

最多,他们说哪哪的火锅好吃,我不知道。

最多,他们说哪哪的酒吧好玩儿,我不知道。

但对我而言,并没有什么损失。

甚至于大家,依旧觉得我是个可爱开朗的菇凉,还是很喜欢我。

真正成熟的第一步,是减少无效的社交

其实,我真的不孤僻,简直可以说活泼得有些过头。

于我而言,一群人之中,成为场中主角是轻而易举的事。

好似,是天生的。

不用费力气,我就和每个人有说不完的话,能够带动一场聚会的气氛。

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管别人怎样,懒得经营一个关系。

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

我老觉得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维度,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兴趣一望无际的人。

真正成熟的第一步,是减少无效的社交

越是长大,就越是感到,人生没有想象中的有趣,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长。

所以,我一直告诫自己的是,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就接受一些不适合自己的的的娱乐方式,迎合一些不属于自己的群体,爱一些就手可得的人。

毕竟,这短短的一生,我真的只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真的只为自己而活。

真正成熟的第一步,是减少无效的社交

你好,我是胖喵。

世界这么大,很高兴与你相遇。

我想,为你讲世间所有好听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