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圖情|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


考研成績: 聯考:150 英二:87


擬錄取:中國人民大學圖書情報專業碩士

寫在前面

本來不想寫經驗貼,因為成績比我好的真的太多了,而且懶。

但是最近微博諮詢的師弟師妹們有點多,加上王老師的約稿,所以還是想總結一下自己一年半的考研經歷中有價值的東西,給大家分享一下。

鑑於我的聯考成績實在不好(數學5,邏輯3,寫作大概不到四十),所以我會總結考得不好的科目的經驗教訓(失敗者的教訓也很值得關注的!),然後著重分享一下我複習英語的過程。

加之我選擇考研專業折騰出了一些心得,所以這篇經驗貼大概會分為四個部分:

一、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考研專業;

二、複習聯考的經驗教訓;

三、複習英二的(儘量)詳細攻略;

四、總結。


01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考研專業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拆分成兩個小問題:

1.選擇好學校or好專業;

2.什麼是好專業。

先擺結論:

1.如果讀研是真的想在某一專業領域深深鑽研、有所建樹,建議首要考慮好專業而非好學校。

例如:想在圖情領域深造,那麼選武大圖情好於人大圖情;

2.如果只想擺脫出身、名校光環加身,對考研專業沒有過多要求,那麼可以調查一下中國頂尖高校中什麼專業考研成功率最高(我推薦社工專業:-D)

當然,以上的結論都是建立在你明確知道自己以後想幹什麼的基礎上。

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那麼我建議你花個一天時間好好回顧下過往二十多年的人生,思考自己對什麼事最感興趣(雖然最近看過一個新理論認為興趣是可以在精通一項技能之後產生的),想想自己的性格適合做學術還是拼事業等等。

有了一個比較確定的目標再開始考慮考研的有關事項真的很重要!

因為我個人就在考研選擇專業的時候走了不少彎路(從金融-人大國際商務-外經貿國際商務-北大光華CC-北理工CC-人大圖情)。

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由此得出的慘痛教訓就是:一定要在選擇考研目標之前充分了解自己、瞭解院校信息!

至於我為什麼不選擇考熱門到爆的CC,這也是我自己的考量:

我認為當代的人才跨學科能力非常重要,圖書情報直接對口的是現在炒得非常火熱的大數據、雲計算甚至區塊鏈,以及被視為互聯網之後的又一次科技革命的人工智能。

如果我考CC,可能我再也無法在接下來的人生中再系統學習有關上述概念的背景知識了。

但是CC的話,現在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注會考試,以及衍生出來的教育模式,只要我想學,是可以通過報班等方式進行系統學習的。

02 複習聯考的經驗教訓

先說結論:

1、數學要先難後易,不能抱有僥倖心理;

2、邏輯多聽各家理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我說誰你們應該知道),最重要的是不管聽哪位老師的,一定要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

3、寫作不能拖到10月、11月才練;

4、前面的分是分,後面的分也是分!

  • 數學

首先詳細講講第一點。

為什麼說數學要先難後易呢,因為就往年的真題來看,數學是真的簡單(17年真題我沒錯),然而18年我錯了5道,就是因為你說不準最後考試的難度啊!

歷年真題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你提供參考的同時,也可能限制你作出很多突破。

比如,9月初時我正在刷陳劍的紫皮《高分指南》,這套輔導資料可能是市面上最難的了。

我當時已經做完了基礎部分,正在硬著頭皮準備刷進階部分。

這個時候我去我報的輔導機構進行數學一對一的輔導,輔導老師為我熱情推薦了陳劍編的另一套資料《歷年真題名家詳解》。

這套資料的內容完全就是往年真題,總體來講是比較簡單的。

老師當時不贊同我繼續刷《高分指南》,讓我回去做《名家詳解》,我也聽從了老師的建議。

後果就是,從《高分指南》一下到《名家詳解》,難度差異太大,我很膨脹,再也沒翻開過《高分指南》。

從10月到12月我就翻來覆去把《名》刷了三遍,我的數學水平也可想而知。

另一件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抱有僥倖心理的事情是這樣的。

我一直以來數學都挺好,雖然高中讀了文科,但高考數學也是上了130的。

壞就壞在這件事上。

因為我覺得自己高中沒怎麼努力學數學,到頭來結果都還不錯,所以我一直有一個幻覺就是:我考數學的臨場發揮能力還行。

這就導致我考研的時候,壓根不踏踏實實地去總結錯題、訓練自己的解題思路、提高解題速度,因為總想著這些事情到了考場上就會柳暗花明,真的很傲慢了。

所以我現在都還記得自己在考數學的考場上筆都咬斷了思路還出不來的那種,類似便秘的心情。

所以在這裡要奉勸大家,199數學的備考,和我們以往學過的數學思路和方法都不一樣。

在60、70分鐘之內要解決25道題,每道題最多有三分鐘時間(提倡控制在每道題兩分鐘內)。

所以一定要從基礎做好,將題型分類解決,每個題型對應的解題方法必須在瀏覽題目之後的五秒之內反應過來,形成一種“不經大腦”的條件反射。

不然到了考場上,考試帶來的緊張狀態會使你的腦子一片空白,這個時候要想再慢慢回憶題目的做法就會花去很多時間。

現在回頭總結,其實凡事都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真的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須把任何僥倖心理都扼殺掉,做到萬無一失,讓自己的技能水平遠遠超過考核需要的水平。

  • 邏輯

其次,關於第二點,我相信同學們到現在多少也聽了一些課程了。

我的經驗告訴我,每位講邏輯的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理論的核心都是大差不離的,區別就在於老師們講課的切入點。

我在輔導機構前前後後聽過五位邏輯老師的課,有的老師喜歡一上來就講一些艱深的邏輯學知識,搞得聽課同學頭大,這樣的老師跟久了會嚴重打擊自己的自信心。

但有的老師就會循循善誘,使用的方法也很適合自己。

判斷老師的授課方式適不適合自己的一個標準就是你聽得專不專注、能不能懂、有沒有關視頻的衝動。

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師之後,最重要的是將老師講的理論內化為自己的理論,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然後通過不斷的練習完善自己的理論框架。

在這裡自動變身為老王的自來水,推薦王老師的《八套卷》。

我在十月底的時候按照老王的要求開始做,每套卷子邏輯平均錯六個以上,搞得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自己邏輯完了,所以考試前最擔心的就是邏輯,11月份到考前花時間最多的也是邏輯。

結果考完下來之後邏輯成了我考得最好的一科,這也反覆印證了我在數學複習部分提到的一定要將自己的技能水平練到遠超考核的水平。

不知不覺我的考研科目中數學和邏輯的複習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 寫作

再次,提到寫作備考,我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

因為真正開始跟著老王學已經到十月初了,當時匆匆一瞥就驚為天人,於是瘋狂搜集、翻閱老王發行的各種資料。

當時認真思考了很久,決定拿出整整兩天時間將能蒐集到的視頻全部看了一遍,然後嚴格按照老王要求的做法,在word上計時寫作,每寫一篇都很認真地進行自我批改,然後重新寫一遍。

奈何和老王相遇太晚,只有一邊聽著老王強調寫作複習週期一定要長一邊硬著頭皮學下去。

總結一下,寫作跟著老王走,一定一定要聽老王的話!

  • 對分數的感悟

最後,這是我在做《八套卷》時悟出的道理。

真正考試的時候都是梅花捲的,如果不幸前面幾道題都很難,那麼這條經驗就派上用場了。

我在做《八套卷》時,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因為前面的難題耗費了大量時間,連做後面簡單題的時間都沒有了,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該拿到手的分數付諸東流。

這條經驗我認為特別管用,我在真正考試的時候也實踐得很好。

我在考場上做邏輯時,在35題左右遇到了那道“地鐵換乘”的題目,我當時看了一眼題幹,好長!又看了一眼選項,也好長!心裡一緊,就隨便選了A就走了。

同理最後兩道題也是這樣。

事實證明我是對的,只錯了這三道題。

放棄難題雖然會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但是有了更多做對其他簡單題的機會。

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牢記這條做題策略,不要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片森林。

03複習英二的(儘量)詳細攻略

首先我先交代一下自己的英語基礎:從小英語還行,高考英語130+,四級589,六級533(不算高),考研英語87分。

雖然比不上90+的大神們,但是還是很想跟大家分享自己學英語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先交代一下大致時間線:

16年11月-17年4月,主要學習考研核心詞彙、語法,穿插訓練基礎閱讀;17年5月-10月,主要訓練閱讀,穿插寫作、詞彙和翻譯;17年11月-考前,全面訓練各種題型。

期間的教材大部分用的都是輔導機構發的,沒什麼參考價值,但最重要的和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單詞書和歷年真題。

  • 背單詞

首先是背單詞。

我是一個非常討厭死記硬背的人,但單詞就是得背,所以我研究了一些比較有趣的方法。

1. 16年11月-17年4月

在第一輪記單詞(16年11月-17年4月)的時候,我會聽機構講單詞的網課,然後將每個單詞的筆記抄到本子上,大概是這樣↓

人大圖情|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

將活頁紙左右摺疊分為兩個部分,每個單詞按講課順序記意思、詞根詞綴、同義近義詞、變形詞或在真題中出現過的句子和一些老師講的有趣的助記方法。

記這麼多都是為了先對這個單詞有一個大致的初步印象,每天讀一讀,不用刻意背。

這個時候也可以穿插複習單詞書,將單詞書過一到兩遍。

但是千萬不要因為記的內容都是單詞書上有的,就放棄記筆記而去背單詞書,這個知識的內化過程是不可替代的!

2.17年5月-10月

從五月份開始,就要進入英語閱讀的複習時間了。

這個時候就要將詞彙放進真題裡面記。

在完成一篇真題的訓練後,要對真題進行全面的整理,包括真題文本中的詞彙、長難句和語法知識等。

這個我放到後面整理閱讀真題的版塊詳細介紹。

3.17年11月-考前

10月之後,重新迴歸單詞書,這個時候時間太寶貴了,根本不能再挪整塊的時間來背單詞。

此時我們就需要找一些零碎的時間,每天用單詞轟炸自己的大腦。

這裡推薦一種轟炸方法,具體方法是:

一般單詞書會分為很多個list,比如某本單詞書一共20個list,第一輪時我們可以記得慢一點,每天三個list;

第二輪改為每天兩個list,在第一輪進行到第四天時開始,也就是第1-3天分別記list1-6,第四天開始第一輪變為每天一個list,要看得很仔細,第二輪複習得可以稍微快一點,也就是第四天覆習內容是第一輪的list7(慢)和第二輪的list1、2(較快)。

以此類推。

圖示所示:

Sun

Mon

Tues

Wed

Thurs

Fri

Sat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ist 11

List 1

List 12

List 13

List 2

List 14

List 15

List 3

List 16

List 17

List 4

List 18

List 19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1

List 8

List 9

List 2

List 10

List 11

List 3

List 12

List 13

List 4

List 14

List 15

List 5

List 16

List 17

List 6

List 18

List 19

List 7

List 20

List 8

List 9

List 1

List 10

List 11 List 12

List 2

List 13 List 14 List 15

List 3

List 16 List 17 List 18

List 4

List 19 List 20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ist 11 List 12 List 13 List 1

List 14 List 15 List 16

List 2

List 17 List 18 List 19

List 3

List 20

List 4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ist 11 List 12 List 13 List 14

List 15 List 16 List 17 List 1

List 18 List 19 List 20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List 6

………………

總之,這個計劃的精髓就是重複,這也是為什麼要求每一輪的複習速度都要比前一輪快。

而且每天分配的量要控制在半小時左右,不要多,貪多的話就會打亂自己其他的學習計劃,主客顛倒了。

  • 閱讀

其次是重中之重的閱讀部分。

因為無論英一還是英二,閱讀(傳統閱讀+新題型)的分值比重太大了,所以考研英語一直就有“得閱讀者得天下”的鐵律。

18年考試,我傳統閱讀錯了1道,新題型不可思議地也錯了1道(以前都沒錯過),雖然對這個成績不滿意,可是你們也能看出來,閱讀錯得少,就能翻身農奴把歌唱。

我訓練閱讀分為兩個階段:

1.17年5月初-6月初

階段一是從5月開始,做94-04年共44篇閱讀,每篇做完了之後開始狂暴整理,整理要求如下:

  • 每天做兩篇閱讀;

  • 做到:沒有單詞是生詞,沒有長句是難句;

  • 關於單詞:可以買速記本(如下圖),每列左側抄閱讀中不會的的單詞,右側寫該詞在文章中的意思,當時記住意思即可,也可整理閱讀中遇到的詞組;

人大圖情|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

  • 關於長難句:每天在昨天完成的兩篇閱讀中找到5個閱讀理解比較困難的句子,完整抄寫在另一個本子上,完整分析句子結構,然後翻譯。

    我不建議當天完成兩篇閱讀後立即將其作為材料進行整理,需要給訓練留一點沉澱的時間。

人大圖情|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

具體做法:

1.準備一把尺子【這個尺子非常重要】,在句子下面劃線,拆分長難句的結構,然後將每一個部分用對應的符號標註出來,名詞用大寫的ABCD等,動詞用V,形容詞a.,以此類推。

將一個長難句提煉為一種句式結構。

句子成分的識別和結構的分析我在這裡不多講,可以去聽專業英語老師的講解。

句子結構的分析這一步非常重要,因為熟練之後可以幫助你快速識別長難句的主幹,拋棄冗餘信息,對答案的快速定位非常有幫助。

2.長難句的抄寫、句子結構的拆分、自己的翻譯和參考翻譯各用不同顏色來書寫。

這裡解釋一下為什麼用94-04年的真題材料。

我們老師上課的時候解釋的是05年考研英語閱讀考察的能力做了一個較大的調整,05年之前考的基本上是閱讀能力以細節題居多,所以真題答案在材料中比較明顯;

05年後重視考察學生對材料的理解能力,所以需要學生進一步理解的問題變多了,所以05年之前的閱讀材料對我們打好閱讀基礎、定位答案很有幫助。

44篇真題整理下來需要20多天的時間,在這期間建議不要間斷地練習,因為只有持續不斷地強化和鞏固練習,才能實現閱讀能力上的質變。

全部整理完一輪之後,開始第二輪的整理,第二輪以複習鞏固為主。

適當增加每天做閱讀真題的量,可以每天3-4篇,然後重複上面的步驟,檢查生詞的記憶和長難句的理解。

接下來就要進入05年之後的訓練了,如果你覺得量還不夠,可以再進行幾天全文翻譯的訓練,然後再過渡到我下面要講的訓練中。

2.17年6月初-考前

六月份之後,我們在英語閱讀上的訓練要逐漸從“看懂文章”轉向“找準答案出處”了。

我之前也提到,在這些訓練之間要穿插學習閱讀方法,然後在五月份的閱讀訓練中進行運用。

在此教大家一個非常實用的小方法。

人大圖情|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

把解題關鍵信息,用尺子【之前提到過的重要物品】畫出下劃線,然後在一旁寫下解題答案。

這樣既可以鍛鍊自己定位答案的能力,在對答案後如果答案錯誤,也能夠由這樣的思維筆記回溯當時的思考路徑,修正錯誤的思考方式,還可以保持卷面整潔,一石三鳥。

這個習慣一定要在做題時養成,把這個習慣帶到考場上。

有了上面這個解題方法的鋪墊,接下來我要祭出一個塑造良好閱讀思維的大招:將思維過程文字化。

人大圖情|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

人大圖情|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

第一張是早期嘗試這個方法時,寫的比較詳細的版本,分別把題幹、題目類型、定位點、得出正確選項的思考過程、一一對應的材料和題幹以及其他三個選項分別錯在哪都寫清楚了;

第二張是後期的精煉版:抄題乾和正確選項、寫題目類型和定位點、解題的思考過程。

這個方法我之前其實並沒有太認真,只是覺得將這些內容寫下來是對正確的解題思維的一次鞏固,後來寫到九月份時間不夠了就停了半個月。

那半個月的做題正確率直線下降,於是我又趕緊將這個方法撿了起來,一直到考前。

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 標記好題目的出處,如2011英二 text1;

  • 用黑筆抄寫題乾和正確的選項;

  • 用藍筆開始寫具體解題步驟,包括:

A題目類型:如例證題、細節題、寫作方法題、主旨題等等;

B如何定位:比如第二張圖片中我通過第一題題幹中的George Washington’s dental surgery可以定位到第一段(由於此題放在了第一題,所以定位點在第一段的可能性更大,即使後文可能也提到了這個)。

由於第一段僅僅描述了這個故事,所以我們要繼續往下找,發現第二段開頭第一句用that(代詞很重要!)概括了第一段內容並且進行了總結。

有代詞,有總結,也有對比(a far different image…)所以這裡可能就是我們要找的地方(出題點很多)。於是將這段話用黑筆抄寫下來;

C解題思路:定位後,就要具體寫出如何得出正確答案的思維步驟。

上題中,由於題乾的問題是原文舉出喬治華盛頓的牙科手術是為了說明什麼(is mentioned to)這是典型的例證題,第一段是例子,緊跟著第二段第一句是說明的目的。

指出這個拔黑奴牙的華盛頓的形象和大部分美國人在歷史教科書上學到的“砍櫻桃樹”的誠實、正直的華盛頓的形象大相徑庭,換句話說,就是這個例子是為了給我們展現出華盛頓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即可得出D為正確選項。

看到這裡可能有同學會比較疑惑,為什麼就這麼肯定是第二段第一句而不是下面But之後的內容?

因為,第一段加上第二段第一句話成為了一個完整的意群,But之後又帶入了新的內容,和第一題題幹所問不一致,這些你們深入學習閱讀方法時老師都會講到。

好的,以上就是一道閱讀題完整的整理方法。

注意,在前期使用這個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我的方法,來,這裡指的是不能偷懶,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計劃作調整,必須量變達到質變;

到11、12月份了,就可以每做一篇閱讀,挑個三道較難的題目進行分析,因為那個時候你會發現,一些題簡直是太簡單了,一一對應了關鍵詞之後,一下就解出來了。

對05年之後的整理,單詞部分仍然按照我上面講的方法整理。

小結:

英語和寫作都是特點鮮明的科目,一次複習時間可以短,但是複習的週期絕對不能短!

你可以一天只花半小時在英語上,持續一年;但絕對不可能每天花6小時在英語上,卻只持續一個月!

  • 翻譯、寫作、完型和新題型

到9、10月後,翻譯和寫作也要開始練起來。

翻譯可以找英一的原題,每天翻譯一句,不要間斷;

寫作每週寫一年的(大作文+小作文),寫完之後要對照參考答案修改自己的文章,並且分析參考文章,早上背記。

完型和新題型其實不用可以練習,因為有了前面對傳統閱讀訓練的堆砌,加上這兩個部分的分值較低,可以在日常練習時順帶練習。

到考研複習後期(11月開始),我一週英語複習時間不超過三小時,一、三、五、七分別給完型、新題型、翻譯和寫作,剩下的三天集中給閱讀。

05年-17年的真題我起碼刷了三遍,11年之後的題我甚至刷了5、6遍,每一遍都有新的體會。

04總結

考研是一段很長時間的與自我的相處,在這期間會不斷暴露出你的缺點和弱點,所以要嘗試著學會與自己和解,而不是一味地否定自己。

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點,將其進行合理化,這樣的做法或許會幫助你更輕鬆地應對如此繁重的學習任務。

最後,我把老王一貫堅持的一個理念也送給大家:快樂學習,何必刻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