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在人類的歷史演進中

有這樣一部令人歎為觀止的偉大紀錄片

耗費半個世紀取材、拍攝、製作

這部紀錄片的價值

已經遠遠超過了拍攝每個人物的意義

這部名為《人生七年》的系列紀錄片

目前為止共有8部

通過記錄14個孩子的人生軌跡

呈現了英國社會半個世紀的歷史變遷

影片中的14位小孩

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在這些來自不同階層的孩子中

他們有的家境優渥,有的出身貧寒

從1965年開始,7歲,14歲,28歲…一直至56歲

我們在熒幕上窺見他們半生的縮影

14位被選中的孩子來自英國不同階層,在節目一開始導演就做出了預判:每個孩子的社會階級將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紀錄片一開始,上層階級的富家三兄弟已經讓人印象深刻。

在私立學校讀書的三人,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他們每天有著規律的作息,明確知道自己會上哪所中學,進入牛津劍橋然後成為社會精英。

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7歲的查爾斯、安德魯、約翰

當富家三兄弟每天閱讀《金融報》、《觀察家》、《泰晤士報》的時候,倫敦東區的工人階級三姐妹則自由了許多。

這三個女孩在倫敦的同一所小學上學,雖然需要上舞蹈課,但是其實只是換了一種形式的自由活動,老師並不會管她們。

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7歲的Jackie,Sue,Lynn

與此同時,窮人區貧民窟長大的孩子,甚至談不上夢想,有人希望當馴馬師賺錢,有人希望能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爸爸,還有人希望能夠吃飽飯少罰站少被打。

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童年的尼古拉斯天真爛漫

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孤兒院長大的保羅

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西蒙是片中唯一的少數族裔,父親是黑人,母親是白人從小在孤兒院長大

在英國,階級文化被認為是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如同英國人對茶與蛋糕的熱愛,融入在了血液中。

雖然7歲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但從第一部紀錄片開始,就已經感受到了不同階級間深刻的差異。

階層壁壘的確存在眼界和視野將決定格局原生家庭的差異影響,正在影響這些孩子們對於未來的想象,並在之後持續影響他們的選擇。隨著教育水平和社會福利的改變,社會流動性真的會隨之提高和改變麼?

然而,現實比人們的設想更加殘酷,要打破階級鴻溝實現人人平等,不過是烏托邦式的想象。在這14個人中,大多數孩子的人生軌跡,就如同導演所假設地如預期發展。

以下圖片為Paul從7歲到56歲

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在父母的引導下,雖然金錢幫助孩子有了更多瞭解大千世界的機會,但精神層面的耳濡目染比物質更為深遠。

從小富家三兄弟就瞭解社會競爭,懂得合理規劃。這些孩子更早掌握了出類拔萃的訣竅,一直走在求學路上的他們,有的成了律師,有的成為電視製作人,過著上層的優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

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步入中年,那些因各種原因放棄求學的採訪者,多數會感慨上學時如果好好學習,就不至於為生活所迫,延長退休,靠政府救濟金為生,也會有更好的出路。

富家三兄弟之一的安德魯,在鏡頭前說:“人無法確定能留給下一代什麼財富,但是至少可以確定,一旦給了他們好的教育,他們終生都可以受用”。

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面對階級差異產生的成長壁壘,在這14人中有一位名叫Nick的幸運兒,作為所有人物中,唯一一個從底層實現階級跨越的案例,他既是打破階級壁壘的特例,也是教育改變人生最好的例證。

鏡頭前的Nick並不其他孩子那般引人注意,他出生在鄉村,每天需要走3英里的路去上學,從小缺少與社會的互動顯得十分害羞。

14歲時的他一直把腦袋埋起來回避鏡頭,厚厚的玻璃眼鏡下,還滿是對未來的憂愁和迷茫。

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一開始,在一本關於行星的插圖繪本里,豐富的色彩和有趣的故事,喚起了Nick對科學的興趣。

一天,正同學們熱烈地討論航天知識,老師熱情地鼓勵Nick說:“你平時那麼愛看書,一定很瞭解飛機的東西”。

老師不經意的話語,卻讓Nick感受到了信任與鼓勵,從此越發痴迷各式各樣的科技書籍,用心專研科學知識。他說,是這位老師的引導促使他進入了科學的大門。

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21歲那年Nick順利考入了牛津大學就讀物理系。28歲時,因為英國緊縮學校經費,於是移民美國做核電研究,並來到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教書。

我們看著曾經害羞,不自信的Nick在走出牛津校門以後成為了一個充滿自信,令人如沐春風的學者,見證了他從鄉村小子到大學教授的轉變。

鵬海辰:教育?起點?規劃?成功人生?

當一個人擁有了知識,他的視野變得開闊,他擁有了更多的機會,他可以輕鬆地發現限制他的天花板也就只有方寸大,向前走一段,頭頂就是廣闊的天空。

看到這兒,小編確實挺感慨:雖說階級決定一個人的未來,但通過教育卻能更提升人的起點。那我們有條件的話,是不是應該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孩子(自己)接受教育的方式,繼而創造屬於更成功的人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