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河南这百年间多灾多难,有一个梦魇始终纠缠着老一辈的河南人——饿!饿!饿!

1938年的花园口决堤、1942-1943年的大旱、1959-1961的饥荒、1975年的板桥水库溃坝——惨!惨!惨!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一九四二》讲述了1942年河南人因为无米充饥,而远走他乡的大逃荒。这部电影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改编而成。《一九四二》由冯小刚执导,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主演。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一九四二》分老东家、国民政府、传教士3个视角,其中以地主老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立体生动地再现了老百姓面对灾难顽强的生存意志!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范殿元(张国立饰)

东家范殿元,为富一方的地主,他被灾荒带来的祸乱卷进了,家境每况愈下境。

先遇到一群灾民暴动,丢了城寨,丧了儿子,只得跟着灾民一起逃难。初期,东家自持私了一些余粮和银元,安慰家人:别人是逃难,我们家是避灾,等到灾荒过去我们依然是富人。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变数,范殿元在长途跋涉中遇到官兵被强抢马车,藏在马车内的粮食,银元也随之付诸东流。一下子成了赤贫,他对曾是他佃农的瞎鹿笑脸相迎,让怀孕的媳妇搭上他的马车。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结局:妻子,儿媳在途中饿死,女儿星星在洛阳城外把自已贱卖掉了,孙子无意中被自已捂死了。他万念俱灰的走上来时的路,想死的离家近点。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花枝(徐帆饰演)

徐帆在影片中扮演地主家长工瞎鹿的老婆,她不久才演完一部灾难片

《唐山大震》,这次《1942》她再次把流离失所的村妇演绎得栩栩如生,随着饥饿的加重徐帆饰演的花枝,在剧中不断的改变初衷。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影片一开始少东家想非礼她并许诺不少好处,她宁死不从,后来花枝为了两块饼干宁可和拴柱睡觉。

当自家男人为给母亲治病,打算卖掉自己的女儿时,花枝直接抄起家伙朝女儿头上砸去,即使打死女儿也不愿将其卖给别人。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逃荒路上,丈夫意外死去,为了孩子能够活下去,跟影片中的栓柱成了一日夫妻,将自己卖给了牛贩子,换来了四斤小米,将粮食与孩子托付给了栓柱,自己走向了成为陌生男人老婆的路上。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决择

“死了好,死了少受罪。早死早托生啊。”对死亡已经麻木的范殿元叹道。

一位军长催要军资:“灾民饿死了,这国家还是这个国家。可如果士兵饿死了,这国家就要灭亡!”

一个日本军官要给灾民发粮食收拢人心:

“他们(指灾民)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中国人。”

“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历史

河南大饥荒一般指1942年7月至1943年春在河南发生的旱灾。大旱过后,又遇蝗灾,河南111个县中有96个县受灾,受灾人数达1200万人。有约300万人逃离河南,关于河南饥荒的中英文叙述大都认为,饥荒导致大约300万人死亡。

《1942》:在死亡线上奔走,死也是一种解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