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利率回落明显 资金面宽松释放利好

中长期利率回落明显 资金面宽松释放利好

上海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全面下行,中长期利率回落非常明显。在6月份时,市场利率下行7个基点,同比下降3.433%;今年内,市场利率平均下行了4.4个基点,同比降了3.737%,创下自2017年以来新低。

由此可见,本月的资金面应该是一年以来最宽松的一个月末点,“宽松”几乎成为7月份流动性的主旋律。本月初,代表全市场机构的R007加权利率,以及代表存款类机构的DR007的加权平均利率,一度低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2.55%,价格均创下年内新低。

另外,最能体现非银机构资金需求的上交,所质押的国债迎来回购潮,本月价格也整体。利率并未出现大幅的提升以及反弹,平均稳定在3%以下。昨日收盘2.925%,不仅短端利率下行、隔夜资金宽松,这种流动性“充裕”也体现在了中长端资金市场上。一方面,中长期限资金价格回落幅度较大,创下近18个月的新低。

7月中旬的税期高峰特征也并不明显。按照以往惯例,7月份为缴税大月,月中有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金融机构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因素叠加,易导致资金面出现阶段性紧张。

人民银行在本月内多次加强预调,并且在7月中旬税期高峰增加存款准备金额,易导致资金面阶段性紧张,政府发行缴款债券等。但本月,人民银行加强预调微调,月中投放了大额流动性,对冲了税期高峰等因素,保持了流动性合理稳定。

7月上旬,人民银行降准释放7000亿元流动性,中下旬国库现金定存和MLF投放规模都达到历史高位。由于人民银行对资金面的大力呵护,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较快。

有关专家预计,8月份资金面情况可以从几个传统因素来观察。缴税缴准因素上,鉴于下半年缴税的大月仅剩下10月份,8月份又是传统的财政投放月,预计不会对资金面造成负面扰动。准备金方面,仅靠贷款或不足以形成明显冲击。受信用紧缩转向信用扩张的预期影响,信贷投放可能成为一个扰动因素。但业内预期,即便信贷真正发力,也不会立竿见影,可能会等到四季度才有所体现。

不过,目前银行的流动性尚且缓慢并不通畅,货币宽松不一债市风险偏好,近期信用利差收窄实际上反映了市场对"宽信用"的预期,未来信用债的走势还取决于"宽信用"预期最终多大程度得以兑现。由此可见,市场对于“紧信用”的预期逐步松动,政策重心也转到“稳杠杆”上。

三季度的组合将是经济数据下行、稳货币和宽信用。结构性去杠杆目标下,预计政策边际宽松将以定向方式为主,并非“大水漫灌”。财政政策方面,上半年财政政策偏谨慎,也为下半年留出发力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