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青年说|基层团干周胜洁:仰望星空 梦想并不远

【人物自述】

大家好,我是苏州青年周胜洁,现在是常熟市琴川街道团工委的负责人。我是一名最基层的团工作者,平时都是和青年人在打交道,怎样通过活动、项目来引导青年、凝聚青年是我思考的最多的一个问题。

界定一个活动或项目成功与否,最直白的评判,就是青年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青年是自发前来,还是被动凑数;活动报名期间,是还未宣传就已名额爆满,还是临近截止仍无人问津;活动结束后,大家满心喜悦、交流回味,还是中途离场、各回各家。各个环节,每个细节,活动参与者的不同表现,都是对开展活动最真实的评价,也是作为活动组织者最值得思考探索的方面。

2013年底,我开始接触团的工作,那时候对于共青团的理解停留在学生时代,那几次主题团日活动,让我去做好全镇的团工作,压力很大。后来在前辈的指导和自己的摸索实践中,慢慢对团有了深入的认识,对青年所需所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团活动的定位有了粗浅的见解。

做好共青团工作,需要牢固的组织根基,更要懂得如何依靠青年、服务青年。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发挥团的作用,需要团与青年共同维系。作为团工作者,通过品牌活动、品牌项目来抛出纽带的一头,作为青年,我对你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参加,我会抛出纽带的另一头,只有这样,纽带才能系紧系牢,才能获得双赢。

为此,我也做过很多尝试,总结出一些比较受青年欢迎的活动形式。

首先,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围绕党政中心开展团工作,让青年在改革发展进程中获得存在感、认同感,是我们不变的宗旨。

今年五四,常熟团市委发布《致全市团员青年的一封信》在全市青年群体中激起了千层浪。根据琴川街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实际,我们组织了一系列青年争当整治先锋的系列活动,让团员青年把对五四运动的纪念彻底融入到了排查整治的专项工作中去,涌现了一大批“电表小妹”、“百变书记”等青年工作品牌,得到了青年群体的良好反响。

第二,我们苏州地区,总体经济水平比较高,对于一些工作稳定、收入稳定的有爱青年来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他们也会乐此不疲,原虞山镇团委“青春走基层 筑梦大别山”爱心助学行动,两次结对20名安徽省宿松县程岭乡的贫困学子,也是发布当天就全部结对成功。

第三,有地域特色的文创类产品,大众青年会喜欢。原虞山镇团委自2014年,初探文创产品以来,陆续推出《“憶•青春”主题笔记本》、《老常熟的足迹系列明信片》、《青春虞山手账本》、卡通形象纸胶带、鼠标垫、杯垫等10余个品牌文化产品,也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第四,与知名人士、知名高校联合举办活动,既可以提升活动对青年的吸引力,更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力。2017年,团委请来了手账界微博达人“我们爱手账-主编君”在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常熟分校图书馆举办了《手账是人生的魔法》讲座,一百多个名额线上报名也不到一天就满额了。

什么是品牌活动,我认为,受青年人欢迎,有社会价值,可以一年一年坚持做下去的,那就是品牌活动。什么是创新品牌,就是在品牌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渐成体系,显现亮点的,那就是创新品牌。

我是一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基层团干,我身上没有什么闪光点,也没有什么可以言传身教的经验,我只是会在基层一线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苏州青年说|基层团干周胜洁:仰望星空 梦想并不远

苏州青年说·对话周胜洁】

问:刚开始接触团工作时,有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如何应对?

答:主要还是刚开始自己对于团工作的不熟悉,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没有底气,没有自信。随着工作的深入和时间的积累,慢慢得心应手,能够处理大部分问题。所以对于工作内容的转变、角色的转变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自己主动地学习,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前辈以及其他地区优秀的工作经验,只有自己充实了才能更好地应对挫折。

问:有没有“爆款活动”,或者说让自己骄傲的成绩与大家分享?

答:“爆款活动”谈不上,说说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就是第一次一人操盘举办了一场500多人的徒步大会。报名火热程度超乎预想,以至于我提前一星期开始失眠,活动所有细节每天晚上在脑海过一遍,现场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活动顺利结束,事后还觉得自己不够成熟,单枪匹马做这么大的活动欠妥当···所以做好每一个活动或者每一项工作,还是要群策群力,展现团队力量。

问:你现在还很年轻,未来的工作有何规划和目标吗?

问:团组织最大优势就是开展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能够有力的推动各项工作的进展,实现团的各项职能和作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开创新的活动形式,让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进来,提高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问:同样作为青年人,组织青年人的团活动是否会更加得心应手?

答:其实对于团工作者,我已经不算很年轻了,也与现在90后、00后的思维模式、观点或者喜好稍有不同,说直白点就是跟不上他们的步伐,一些相对传统的活动形式吸引不住他们的目光了,团工作者必须要去接触现在青年喜欢的、流行的话题、软件、活动形式,甚至了解他们的说话方式。用青年人喜欢的、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以新颖的形式来开展团活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目前工作中还有何瓶颈?

答:现在的工作存在一个矛盾,如何在工作中去调和活动的参与度与活动主题的厚重感,如何创新活动形式,这是我今后工作中要去认真思考并探索化解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者点评】

“语言是存在的家”,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周胜洁,根据对象定形式,根据内容定方法,准确地找到了新形势下做好团工作的新路径。不仅讲好青年人的话,说好青年人的故事,更鼓舞青年人的热情、启发青年人的思考,也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这是工作思路的清醒,工作方法的创新,更是广大青年团干们,一边仰望星空胸怀梦想,一边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的“致青春”。

——苏州市委党校哲学博士 田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