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岁月留痕

——传统服饰

彝族服饰,代代相承,代代创新,火草、麻、动物毛皮、植物纤维等材质制作的简易服饰,是原始社会时期服饰的遗留;流行于元谋小凉山彝族男子的”英雄髻”“披毡”,在东晋时期的古墓壁画中有迹可寻;元明史书文献中记载的贯头衣、羊皮褂、麻布衣、百褶裙等服饰,在中、东部方言区的彝区仍然应用;现楚雄彝族穿用的服饰款式多是清代至民国时彝族与满族、汉族和其它民族想融合而形成的样式,这些古老的服装,是彝族人民无字的史书,无声地记述着那些悠悠漫长的历史岁月……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武定纳苏支系服饰

盛行武定县环州、发窝、猫街、万德一带,自称纳苏颇,汉称黑彝,是彝族始祖慕阿克的后代。纳苏在历史上是彝族中的贵族,故其服饰呈现出雍容华贵的特点,仍保留着清代服饰蹦遗风。女子多戴鹦鹉帽,帽式因居住地不同而各异,环州纳苏女子的鹦鹉帽前沿为鸟啄状,后呈鱼尾上翘,四周平绣有牡丹、花卉、凤鸟,顶部绣有一个圆形的”寿“字,边沿打银梅花泡为饰。发窝一带的鹦鹉帽没有顶部,周围绣花卉纹并缀有银须、银泡、银铃为饰。中年妇女多戴一顶用红色毛线织成的圆帽;老年女人则缠黑布包头。纳苏妇女衣环肩、袖筒和围腰上,以平绣和挑花工艺刺绣有马缨花、雪花、菱形等,并镶一道彩须为饰。家境富裕都还喜欢在衣领和围腰上饰以银花泡、银寿字、银链等。其中以”人形舞蹈纹“最为醒目,该纹饰是当地彝族传统舞蹈”跌脚“的最真实写照。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鹦鹉帽(公鸡帽)

鹦鹉帽是武定彝族青年女子的标志性服饰之一,也叫公鸡帽。公鸡帽在彝族传统文化观念中是一种吉祥物。彝文经典《夷榷濮》记载,远古时天地之间没有光明,无白昼黑夜,是慧鸡不停地啼叫才使光明降临大地,天空变得碧蓝。彝族认为鸡就是有智慧的禽鸟,在楚雄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曾经有一对彝族青年,他们深深地相爱,当他们在森林里约会时被魔王发现,小伙子被魔王杀死,姑娘不愿意遭受凌辱而逃跑。当姑娘跑到寨子边时,寨中的雄鸡正好高声叫起来,魔王不敢再追,姑娘便抱着雄鸡来到森林中,雄鸡一叫,小伙子便复活了。从此,彝家姑娘戴上公鸡帽,以此来躲避魔王的危害。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鹦鹉帽顶部有个“寿”字,前沿为红色或蓝色马缨花,两侧有凤鸟,阁楼,蝴蝶、花卉等吉祥图案。

武定纳苏支系青年服饰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女童服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武定发窝纳苏支系青年服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人形舞蹈纹

彝族服饰中的图案均来自于生产生活,裤脚上的挑花“人形舞蹈纹”便是传统舞蹈“跌脚”的真实写照。手拉着手,寥寥几针,行动传神。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四方八虎图

小孩子背芯图案,八只虎分布四方,彝族传统图案之一。楚雄彝族自称虎的民族,彝经《什列普系》说:“什列之始祖,乃天上之虎神,婚配民间女,后裔为虎氏族。”创世史诗《梅葛》记载,是虎尸解而形成天地万物。虎作为彝族的图腾特崇拜物,以图案的形式出现在服饰中,具有避邪、延年益寿的寓意。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虎头帽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年妇女喜欢戴一顶由红色毛线钩织出来的帽子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老年妇女服装纹饰色彩素雅

武定乃苏支系服饰

流行于武定猫街镇及附近禄丰中和、元谋县花筒等地。以红色和马缨花为主要审美特色。女子盛装由凤凰鱼尾帽、衣、围腰、背披、裤、鞋几部分组成;银花泡、银手镯、银耳坠、银戒指是主要饰物;工艺技法以平绣和挑绣为主。衣服的环肩,衣襟上取数道马缨花为饰,花瓣以红色的深浅自然形成立体效果,令人感觉呼之欲出,非常生动。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近来年,一些塑料金属饰品也被应用于服饰上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背披

背披呈正方形,边缘镶二至三道花边,花边上绣满与衣服相一致的马缨花,中部绣一道彩色须线。斜挎于肩部,正好填补了衣背上不有绣花的面积,使衣服、背披、飘带和裤上的纹饰连成一体,充分体现了彝族“远看是从花,近看是个人”的服饰特色。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武定县密岔支系服饰

密岔支系来自于大理州的巍山一带,史书称“迷撒”摩察“等,分布在高桥、九厂、插甸坝区及山区。女子盛装多采用于红色、橘黄色等鲜艳色彩。帽子的样式风格独具,略成圆形,后部有一尾微往上翘,上面绣满缠枝花卉,并镶打有银花泡装饰,帽上覆一蓝布(或黑布),戴时使其遮于耳侧,衣肩、胸襟、袖口、围腰、裤脚边上纹饰与花卉和滕条纹或花边为主,下穿与上衣同一色系的长裤。与其它支系服饰相比,显得更精练清爽。这种服饰风格明显是受武定纳苏、乃苏支系的影响,与历史上的”密岔“传统服饰差别很大。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女童帽上喜欢以银观音或银佛像装饰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青年女上衣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老年女服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鱼纹帕帽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绣有双鱼纹的布底鞋

清朝环州土司服饰

土司男服

丝绸质,彝族贵族服装。制作和使用于清末。圆领、对襟、镀金钮扣、宽袖,环肩、襟部镶一道花边为饰,袖口、襟下摆刺绣和镶滚凤鸟、牡丹、蝴蝶、寿字。与当时内地服饰并无二致,是彝汉文化交流的见证。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武定环州中老年妇女仿古服饰

土棉布服务

流于清至民国时期,为彝族妇女采用传统染织技术制作。衣为圆领,右衽,领口镶一道刺绣花边,上面绣有马缨花纹,裙上有筒状,下部为百褶状,色彩素净,形制古朴。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民国 武定彝族纳苏支系女服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土司挎包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百子图(清末)

现代武定毕摩服饰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中国楚雄彝族服饰——武定篇

顾 问:施克沛 李茂尊 钟仕民(彝族) 张殿洪(彝族)毕从秀(彝族)

主 编:邵平(彝族)

副 主 编:陈雄辉(主摄影) 王春艳(文字)

编 委:施文辉 龙河英 白爱荣(傈僳族) 祁峻峰 杨菊琼(彝族) 江柏余

伍娅妤 何宇 王俊丽 王毅

民俗专家:杨凤江(彝族)

封面题字:李自云(彝族)

出口单位:楚雄州文体局 楚雄州文化馆

楚雄州博物馆 楚雄州文联

▍内容来源:楚雄彝族服饰解读 主编 邵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