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香港從來不用擔心個稅起征點?

今天一早,栗子就被一條新聞刷屏了:

“時隔7年中國(內地)將再次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

為什麼在香港從來不用擔心個稅起徵點?

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也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

  • 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
  • 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綜合徵稅;
  •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其中最引起大家關注的還是第一點,個稅起徵點終於要上調啦!就有媒體舉例指出,對於收入較低地區和人員的邊際影響會更大,對於高收入群體而言並不是很敏感。

為什麼在香港從來不用擔心個稅起徵點?

圖源自新京報

不同於內地的是,對於個人繳稅這一項,香港的稅制則更加的“貼心”——不僅稅負低,而且稅種少。

即使如此,香港政府幾乎每年的財政收入都有大把的盈餘,需要為納稅人以減稅或者是“派錢”的形式來「還富於民」

01香港的稅種較少

香港是一個稅基窄、稅種少、稅法簡單的自由貿易通商港口。但為了更好地在香港開源節流,熟悉香港的稅務自然也是必要的。

香港稅制屬於分類稅制,以所得稅為主,輔之徵收行為稅和財產稅等,所得稅主要有直接稅和間接稅兩大類。

為什麼在香港從來不用擔心個稅起徵點?

栗子在這裡主要解釋一下,與我們留港工作的小夥伴較為相關的一種直接稅:

薪俸稅,是你為在香港工作時所賺取的收入要交的稅款,類似內地的個人所得稅。

02繳稅形式不同

在內地,工資裡稅的部分一般以月為單位,由公司代扣(發放的是稅後工資);

而在香港的收入則需要以年為單位,由大家主動報稅(4月到次年4月課稅年度中,年收入超過免稅額部分則按比例交稅)。

留港工作的同學一般享有的是HK$13.2W的免稅額,扣除之後會按一個累進的稅階徵稅,來交納2% -14%的薪俸稅。

下圖是今年

5W稅階的徵稅表,直接帶入年收入即可算出每年需要交多少稅↓

為什麼在香港從來不用擔心個稅起徵點?

舉例來說,假設在內地和香港,扣除五險一金/強積金後,月收入都為人民幣10k:

  • 在內地一年要繳納5125元人民幣的稅
  • 香港一年需繳稅 530.73港幣,如有課稅減免75%,則僅需132.68港幣/年!
為什麼在香港從來不用擔心個稅起徵點?

03豐厚的免稅政策

香港政府還會為同時繳交利得稅和物業稅的人提供一項名為「個人入息課稅」的稅項寬減政策;但如果你只用交薪俸稅,就不會享有啦。

另外,每年香港政府都會有一定的“課稅年度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的稅款寬減”:

目前已經連續8年一次性寬減課稅年度75%的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有HK$2W的上限),而每年都有近兩百萬納稅人因此受惠。

為什麼在香港從來不用擔心個稅起徵點?

假設你每年需要交$1000的稅,那麼在“稅款寬減”的制度下,一年只需要交HK$250的稅,平均每個月才20塊啊!

總結來說,香港的稅種少,繳稅形式是以年為單位自主申報,而且政府還有豐厚的免稅政策。

所以在香港,“個稅起徵點”是問題嗎?不存在!反而是政府年年追在身後要給你發多少錢才是問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