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鄒平史話――孝婦傳說

注重孝道是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道德傳統,甲骨文辭中就出現了“孝”字。據此推斷,至少在殷商時代,中國人已有了孝的觀念。後來逐漸被儒家學派及統治者發了“孝親”在家庭和社會中的意義,進而將孝道演變為一個充滿政治內容的道德範疇。《孝經》第一章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之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忠於立親。”這樣,孝親與忠君成為人的立身之本。因此,孝,就從孝父母演繹為忠天子,在家為孝子,在朝為忠臣,孝為忠先,忠為孝果,忠孝兩全成文人生最完美的道德境界。同時,因為這些孝子孝婦往往是處在最底層的貧苦百姓,他們無權無勢,只有一顆赤誠的孝心,孝的行為常常是自殘自賤的“賣身”和“隱忍”。他們的故事最能引起貧苦百姓的的共鳴,最能在民間流傳深遠。在我們鄒平一代孝婦河的傳說,聞名中外。相傳,從前博山八陡村有個女子叫顏文姜,臨出嫁那天男人暴病而死,婆家人罵她“掃除星”。一進門就守寡的文姜挨打受罵,吃豬狗食,出牛馬力。婆婆罰她每天用兩隻尖底桶到十里外的地方挑甜水。文姜任勞任怨、忍辱負重,對婆婆仍舊恭恭敬敬,好心侍奉。文姜的至孝感動了上天。一日,一個拄柺杖的白髮老翁在文姜挑水的路上向她要水喝,文姜爽快的給了他,並說請喝後頭一隻桶的水,前頭那桶水是專門給婆婆喝的。白髮老翁兩次試探,得知文姜孝真心善,就給了文姜一支馬鞭子,讓她回家繫到水甕裡,往上提提就會有水漲上來。婆婆覺得蹊蹺,就假意讓文姜回孃家一趟,並且帶上了許多針線活兒。第二天,文姜做完活回婆家,剛走到村旁,看到大家小巷洪水橫流,牆倒屋塌。原來婆婆把馬鞭子拔出了甕,自己被淹死在了甕旁。文姜急忙從婆婆手裡抽出馬鞭子,向北一指,洪水向北流去,流出了一條河,這便是孝婦河。這類孝感天地的傳說之所以世代相傳,群眾、文人齊傳誦,既是統治階級的需要,也是百姓的自覺選擇。《祭統》曰“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親,其本一也。”忠君是孝親的擴大,可移孝為忠,由“親親”而“尊尊”。封建統治者正是看到了孝的這種妙用,於是極力提倡忠孝,形成了以忠孝治天下的的封建統治,在民間百姓的的心裡和文化層面都銘刻了孝的烙印,並且滲透到宗教領域,成為道教和禪教的教義之一。孝親忠君,人口皆碑;不忠不孝,世人不齒。孝子孝女多出在貧困之家,他們對父母的辛勤哺育,銘刻於心,即使後來沒有發跡,也不忘父母的恩德。而出身貧寒、遭遇坎坷的人,多能發奮,闖出一番事業,這與貧家的磨練、困苦生活的激勵,有著密切聯繫。這種情形暗合了民間百姓的潛意識。不可否認,在封建制度下的“忠孝”,帶有濃重的“愚孝”、“愚忠”色彩,應予以揚棄。在新社會,應提倡新時代內容的“忠孝”,孝敬父母和老人,忠於職守、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使其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組成部分。總之,鄒平的人物傳說,既立足於本土,又與本土的將相名流、英雄豪傑、文人雅士相結合,既誇張了他們的事蹟,又弘揚了他們的精神,為現代社會的開拓創新和發展提供了有意義的精神參照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