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大战回忆:日本坦诚,黄海海战的胜负不能简单评价


1894年7月20日,清政府雇用英籍商船爱仁、飞经鲸、高升号三艘船,向朝鲜发援兵。在北洋战舰护卫下,三艘商船往返于中国和朝鲜之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拉开甲午战争的序幕。丰岛海战使清政府在朝鲜的兵力呈劣势,严重影响了后来的战局。

在清政府向牙山增兵之前,7月19日,日本海军做出调整,桦山资纪出任海军军令部长,海军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合并成“联合舰队”,伊东祐亨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图为集结在吴军港的联合舰队战舰。

7月25日清晨,丰岛海面,天气晴朗无云。日本舰队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舰发现了济远和广乙舰。7时52分,战斗打响。结果是济远舰重伤、广乙舰沉没、操江号被俘。济远舰逃回旅顺港,操江号不战而降,后被编入日本联合舰队。图为下沉中的广乙号。

在丰岛海战中,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英籍商船高升号通过战斗海域。船内载有1200余名清兵、菲律宾人3名、水夫64名、西洋人8名。日舰浪速号下令捕获高升号。清军官兵拒绝投降。浪速开炮,高升沉没。

在高升号沉没的过程中,日本人只营救了船长等4名西洋人,1000多名清兵溺死。逃生的清兵也遭到日舰水兵的射击。左图为高升号上的清兵,右为第二天,法国小炮船雄狮号救助落水的40多名清兵,后将他们送回烟台。

平壤战役,清军在无谋的败退中伤亡惨重。清军各部队陆续越过鸭绿江退至满洲境内。各国从军武官描述清军:“尽管清军拥有洋式精良装备,但战术陈腐,将官和兵士缺少军人应有的斗志。成欢和平壤之战一日即败,溃不成军,清军是一支不堪一击的军队。”

朝鲜王宫之战后,大院君请求日本驱逐清政府在牙山的军队。聂士成认为牙山乃绝境,率部分军队移师成欢布阵。清军主帅叶志超坐镇聂军后方。成欢之战,清兵不敌日军优势兵力。叶志超按兵不动没有增援聂军,聂军只好遁逃。图为日军与清军在牙山激战。


在成欢与清军对阵的是日本大岛混成旅团,步兵3500人,骑兵47骑,山炮8门。成欢之战后,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和朝鲜国王的敕使,在万里仓临时修建凯旋门,隆重迎接大岛部队。

从成欢败退的清军丢尽了粮草,沿途洗劫朝鲜百姓。此时,李鸿章派出的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和丰升阿四路大军正分别从海路和陆路奔赴平壤。图为败退的清军刺伤手无寸铁的朝鲜百姓。

1894年9月15日,平壤战役打响。清军现状并不乐观,李鸿章任命败将叶志超担任在朝清军总指挥,引起其他各将领不满,军内风纪涣散、士气低下。但在战争进程中,清军凭借堡垒防御占有较大优势,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图为平壤战役图。

平壤牡丹台是清军的有利阵地,清兵弃守。左宝贵见状换上御赐朝服,亲操火炮发弹,不幸身亡。图为左宝贵部与日军激战玄武门。

1894年9月17日中午,中日两国舰队主力在黄海大东沟相遇,展开大规模海战。这场海战惨烈至极,双方水兵都拼死一搏。战后,日本坦陈,战斗的胜负不能简单评价。

黄海海战进行了5个小时。日方,海军最高长官桦山资纪亲自督战;中方,水师提督丁汝昌也亲自指挥。北洋水师经远、致远、超勇三舰沉没,扬威、广甲自沉,定远、镇远、来远等战舰受伤;日舰松岛、赤城、西京丸被重创。图为战斗中的致远舰。

海战中,定远舰上火灾四起,同时,海水入舱。致远舰为保护旗舰定远,用猛烈火力诱敌攻击,以防定远沉没。最终致远中弹,管带邓世昌欲与敌舰冲撞,途中舰体中部爆炸,240余名官兵阵亡。图为致远舰官兵合影。

日军赤城舰担任保护西京丸的任务,桦山资纪就在西京丸上。赤城舰中弹30发,死11人,包括舰长坂元八郎太。图为战后赤城舰上的水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