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整改:司机乘客要人脸识别,赔偿由平台所有地法院受理

5月19日零点,滴滴顺风车整改一周后重新上线,车主与乘客在接单/下单前均要完成六步的“安全措施”验证操作,包括“注册身份验真”、“接单身份验真”、“隐私保护设置”、“夜间出行保护”、“安全百科学习”、以及“顺风出行保障”。


滴滴顺风车整改:司机乘客要人脸识别,赔偿由平台所有地法院受理

南都记者体验操作了一下,使用顺风车服务不管司机(车主)还是乘客都需要上传身份证并人脸识别,其中上传身份证验证时,需要直接拍摄,不能选择手机图库里已有照片。

滴滴顺风车整改:司机乘客要人脸识别,赔偿由平台所有地法院受理

“紧急求助”并不会直接报警

南都记者发现,在身份验证过程中,用户需要停留10秒时间阅读隐私保护、夜间出行以及安全百科等资料。在安全保障上,突出强调“投诉”、“行程分享”以及“紧急求助”功能。

在前几天的整改方案中,滴滴表示用户可以通过“紧急求助按钮”一键拨打110、120、122及滴滴24小时安全客服等号码。

不过从今日上线的“安全百科”则显示,用户可以紧急求助可以及时录音、发送信息到紧急联系人,滴滴客服人员会协助紧急联系人提供帮助,并没有直接报警通道这一项。在此之前,滴滴相关人士曾透露,将“紧急求助”折叠到二级页面就是担心用户反复尝试报警功能,对当地警力带来运营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强调“紧急求助”目前只能通过滴滴出行APP。此外,用户阅读完安全资料还需要通过5道题的安全测试。

滴滴顺风车整改:司机乘客要人脸识别,赔偿由平台所有地法院受理

与此同时,如此前整改方案所言,滴滴停止了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6点的运营功能,用户无法在这个时间段使用顺风车服务。南都记者试图发布一个晚上10点后的叫车请求,发现其预约时间最晚只有9点55分。

滴滴顺风车整改:司机乘客要人脸识别,赔偿由平台所有地法院受理

赔偿等“争议“由平台所有地法院受理

此前备受关注的滴滴出行免责条款依然强调滴滴作为一个信息中介平台的法律边界。IT律师赵占领告诉南都记者:“目前顺风车平台更多定义为一个信息中介平台,并不是网约车这样的承运平台,在这个情况下,如果平台资料审核真实,实际上是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南都记者查阅滴滴软件服务协议发现,其表示“无论任何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疏忽原因),由于滴滴平台链接造成的损失或损害,均由使用者自行承担责任。”而在顺风车服务协议中,滴滴则表示“顺风车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所产生的相关冲突、赔偿或者纠纷(统称为“争议”)均由顺风车平台运营方住所地管辖权法院予以受理。”

滴滴顺风车整改:司机乘客要人脸识别,赔偿由平台所有地法院受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