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上海美食譜:雪菜燴麵與砂鍋餛飩

上海自清末至解放前,在漢口路上的老半齋酒樓很有名,其中的蟹粉小籠、翡翠燒賣、刀魚面等都很有名。其中最大眾化的特色的是雪菜燴麵(有點杭州片而川面的意思),這是三十年代酒樓的老年廚子徐振福等人創制的。

舊上海美食譜:雪菜燴麵與砂鍋餛飩

老師傅煮麵

烹製時,先取豬骨煮成濃湯,然後再加小蝦米與蝦子,另用鮮小魚洗淨炒碎後,用紗布包紮煮鮮湯,然後與骨肉湯相配成麵湯。肉骨湯肥濃味美,雜魚湯鮮潔,這樣的麵湯極有特色。將面放入這樣的麵湯中,加少許鹹菜梗細末少許經小火稍燴後即可盛起。

舊上海美食譜:雪菜燴麵與砂鍋餛飩

雪菜燴麵

這款麵點,湯濃而面白,味鮮異常,十分受人歡迎。三十年代的上海的《新民晚報》,還專門報道過雪菜燴麵的特色,算得上是聞名滬上的大眾化麵食。

當時的愛多亞路上,有家大中菜館,發明了一款砂鍋餛飩,也味道非常好。

舊上海美食譜:雪菜燴麵與砂鍋餛飩

砂鍋餛飩

剛推出時,生意出奇地好,樓上樓下,天天客滿,而且還要排隊。看得同行眼紅,就紛紛效仿了起來。還自己取了很多好聽的名字,比如鳳凰餛飩、鴛鴦餛飩、神仙餛飩之類。那麼,砂鍋餛飩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東西?原來,就是包成元寶狀的大餛飩。內餡用雞鴨雙拼而成,放入一隻砂鍋內。起初當口的生意簡直上了天,後來受同業的打擊,聲望這才平息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