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種愛,都叫 「體貼」

大家早上好,我是吳老師。

這世上,有很多種愛:

對孩子的愛、對學生的愛;

對妻子的愛、對丈夫的愛;

對動物小生靈的愛、對整個人類的大愛;

. . . . . .

然而,卻並非每一種愛,都能叫做“體貼”。

不是每一種愛,都叫 “體貼”

第一層次:看見需要

飯桌上,孩子噘著嘴,對奶奶說:不餓!不餓!

奶奶手拿著勺子,一臉慈愛:你餓!你餓!快,張嘴!奶奶最愛你了!

臨睡前,孩子嘟囔著嘴,對爺爺說:我渴!要喝水!

爺爺摸了摸孩子的腦袋,眉開眼笑地說:不渴!不渴!晚上不喝水,要不,你又該尿床了。

公園裡,孩子這裡那裡地跑,一圈下來滿頭大汗:我熱了!我熱了!

外婆一個健步衝上去,按住了孩子:不熱,不熱!乖,脫衣服感冒了怎麼辦,你媽媽又要說我了。

. . . . . .

因為事業忙碌,常常無法陪伴與照顧到孩子的父母,用自己忙事業所賺到的金錢,給孩子買來一堆又一堆的高級玩具;

因為事業忙碌,常常無法陪伴太太的先生,用自己忙事業所賺到的金錢,給太太買來一批又一批的衣服、報了一個又一個的班。

這些,究竟是哪個的需要?

體貼的第一層次,是看到對方的需要。

不是每一種愛,都叫 “體貼”

第二層次:看見感受

雨天,小女孩倩倩掙脫開媽媽一邊撐著傘,一邊抓著她的手,蹦蹦跳跳,一不小心摔倒了,她撇著嘴,眼淚汪汪地瞅向自己的媽媽……

媽媽瞪了她一眼:“下雨天,讓你跳?摔跤了吧! ”

……

週末,小女孩蘋蘋出門要穿皮鞋,可就是不願穿襪子,在外面走著走著腳跟磨破了,她嗚咽著抱著爸爸的大腿: “爸爸,腳疼! ”

爸爸聽完氣鼓鼓地說: “出門的時候讓你穿襪子不穿!倔什麼倔! ”

……

忙碌了一天,還有半小時就要下班了,想著今天回家要給女兒過生日,她加快了手頭工作的速度,在下班前10分鐘的時候,交到了領導手上。卻不料被糾出錯誤,要留下來加班。

回到家,女兒已經吹過了蠟燭,當她沮喪地向先生道出其中的緣由,卻聽到了這樣的回應 :“你們領導一點沒錯,誰讓你做事不仔細的?”

……

一位獨自居住的七十歲老爺爺,近半年來,頭暈、身體不舒服,總是說自己得了大病。

兒女們帶著老爺爺去三甲醫院各個科室做遍了檢查,都沒查出個所以然。於是,覺得老人就是“瞎作”沒事找事。

……

小朋友下雨天不應該走路蹦蹦跳跳;

穿皮鞋就應該穿襪子;

任何情況下,工作都應該認真仔細;

明明身上沒有病,就應該沒有不舒服。

然而:

孩子摔跤了,現在 腿疼,被看見了嗎?

孩子腳跟磨破了,現在 腳痛,被看見了嗎?

媽媽著急想要回家給女兒過生日,卻被留下來加班的 沮喪,被看見了嗎?

老爺爺因為常年獨居,唯有看病的時候才有機會見到孩子們的 孤獨,被看見了嗎?

體貼的第二層次,是看見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感受遠比事實更重要!

不是每一種愛,都叫 “體貼”

第三層次:助TA成長

看到這裡,或許有的人會說:看到需要、看到感受。什麼都順著對方,這不成了沒有原則的“溺愛”了?

是的,如果沒有這第三層次:助TA成長,很容易步入“溺愛”的歧路。

孩子學走路,晃晃悠悠免不了摔跤。

TA需要保護、TA 的心中會有害怕與恐懼。

可以選擇 : 抱著TA走。

這樣雖然保護了孩子免受傷害、也照顧到了孩子恐懼、害怕的感受,然而卻阻礙了孩子的成長。這,才是溺愛!

“體貼” 的愛:

是緊緊地陪伴在孩子身後,能夠隨時出手保護;

是時不時地用溫柔的話語,鼓勵著TA,照顧這TA 的感受;

然後一步一步地,讓孩子自己依靠著自己的判斷與力量,慢慢前行!

同樣的:

上學的孩子,數學題不會做:

是拿過來替TA做?

還是陪著TA一起來分析、思考?

來到婚姻調解室的太太,平日裡飽受著婚姻的折磨:

是幫助她趕緊離婚,一了百了?

還是陪伴她一起來分析這段婚姻中,自己和對方分別存在著哪些問題,讓她獲得心理上的成長,然後再自己去作出理智的判斷?

作為心理諮詢師,也是同樣的!

因為學習了很多心理學的知識,對於事物的思考,或許能夠到達比別人更深一層的地方。

然而,這種助人的行為,同樣需要“體貼”。

看到當下的需要:

大家需要什麼,而不是我擅長講什麼;

看到當下的感受:

大家目前能夠接受的是什麼,而不是按道理來說“應該”接受什麼;

然後,按照一定的學習、成長規律,一步一步,守護著大家。

就好像一個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保護,卻不替代;有距離,卻始終看見!

不是每一種愛,都叫“體貼”。

也只有當愛是一種“體貼”的時候,才能真正發揮它所有的能量與光耀。

歡迎大家在下方 “評論”留言。

或 加入【2018,我是自己最好的情人】“鵬菲心理”女性成長社群與我直接互動。

您可以加:

“心理助教” 微信:xinxintang2014

加入心理成長社群,

並 免費領取7天【心理小灶】體驗資格。

在“鵬菲心理“這個大家庭,我們抱團取暖、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加入【2018,我是自己最好的情人】女性心理成長社群,請聯繫 “心理助教” :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怎樣的境遇,

“鵬菲心理”的吳曉達老師,都願帶給您些許心靈上的撫慰。

在這裡,沒有什麼大道理,有的只是:關注與陪伴!

朋友們,早安!

我們明天同一時間,再見!


【社群帶領人】:心理諮詢師吳曉達

“鵬菲心理” 專職心理諮詢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累計諮詢時間800小時以上,長期接受督導);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碩士在讀;

心理專欄作家;

長期從事備孕、孕期,及圍產期家庭心理諮詢工作。

鵬菲心理 - 女性朋友的心靈避風港灣。

願那無處安放的心、波瀾起伏的情緒,在此時、在此刻可以稍作停息,被輕柔呵護、被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