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二寶媽

如何做好二寶媽

葉琰

如何做好二寶媽

二胎時代的到來,很多父母對於家中大寶的心理情緒波動手足無措。看著媽媽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有的孩子說“我不要小弟弟”、“我要掐死他”之類的話;小寶寶到來後,有的大寶會專門藏起小弟弟、小妹妹的某樣東西,甚至做出一些破壞性的行為;一些性格較內向的孩子甚至會通過模仿嬰兒的行為來爭奪或者吸引父母的愛,家長們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常常感到手足無措。

家裡有了一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後,對大寶來說,會產生“失寵”的感覺,有的大寶年紀較小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因而便會展現在行為上。一些性格強勢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有攻擊性,出現愛發脾氣、不講道理、時常哭鬧或愛黏媽媽等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做媽媽的因為帶孩子的辛苦和產後的情緒不穩定就容易對大寶進行指責和抱怨。這樣對大寶的心理傷害是比較大的,他們會認為:媽媽已經不愛我了,我是多於的,等自卑心理。關於“二孩來了”這個應激事件,家長們該怎麼做呢

如何做好二寶媽

誤區點醒一:千萬不要把大寶送到老人家或其他家庭帶

我們知道,每一個孩子在成長中都會與他的撫養者建立深厚的情感連接而且會有一種依賴感。一但離開或更換了固定的撫養者,那孩子這會有一種非常嚴重的不安全感。那種痛苦對於孩子來說是撕心裂肺的,但是由於孩子小,還不會表達所以他們的情緒往往對錶現在一些不可思議的行為上或身體上。比如女孩子可能會膽小、愛哭或者多病,男孩子可能會多動和攻擊行為等。所以我們有了二寶之後,千萬不要把大寶送到老人家或其他家庭帶。最好是在一起生活、一起成長讓二個孩子之間也建立深厚感情。最好就像我們的父輩那樣,讓大寶和媽媽一起帶二寶,比如幫媽媽看著弟弟、妹妹不要亂跑等,這樣讓大寶們有了成就感也可以減輕我們二寶媽的勞動強度。

如何做好二寶媽

誤區點醒二:千萬不要經常比較倆孩子

家長千萬不要經常將兩個子女進行比較,指責一方的缺點。很多生二胎的家長會採取這種教育方式,用來激勵一方更乖更優秀,但也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其實孩子的內心很敏感,長期得不到家長肯定,可能會導致自卑心理。尤其對於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更要慎重,可能會挑起孩子之間的嫉妒心理,從而產生心理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裡老大是女兒,小寶寶是兒子的話,很多女孩會產生自己“不值得愛”的想法,不僅會加倍疼愛弟弟,而委屈甚至犧牲自己,這些想法會在日後長久的生活中愈演愈烈,對孩子的成長會有一定影響。

如何做好二寶媽

注意方法一:教會大寶生命的成長過程

對大孩子的心理關注,要從懷上第二個寶寶的時候就開始。媽媽的肚子一點點長大,並出現了一系列的妊娠反應時,就可以告訴大寶:“你看,媽媽現在肚子裡又有一個寶寶了,你原來也是這樣在媽媽肚子裡慢慢長大的。”讓孩子和父母一起來感受新生命的成長過程,不僅能給大寶一個適應的過程,同時也是重要的認識自我的過程,隨著媽媽身體的變化,大寶也能明白自己的成長過程,慢慢認識自己,同時學會接納這個新生命的到來。

注意方法一:兩個孩子對峙時 要“既講理,又講情”。

二寶寶出生後,家人免不了圍著老二轉,但這時,一定不要以“你是大孩子,要照顧弟弟妹妹”之類的話來命令大孩子,相反,父母應儘可能地保持和大孩子的正常交流,而不要將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新生兒身上,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突然受到冷落。父母可以告訴大寶:“你小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樣照顧你的,可是現在你長大了,很多事情都能自己做了,媽媽特別為你驕傲。”讓孩子明白,長大不是愛的丟失,他們仍可以得到爸爸媽媽的愛,同時,他的成長也得到了父母的認同,讓他在面對小寶寶時能夠自信,再慢慢接納小寶寶,並逐漸參與到小寶寶的看護中,讓他們有一種責任感和成就感,同時也在對小嬰兒的照顧中增加對弟弟、妹妹的感情。隨著孩子的長大,兩個孩子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衝突,父母在處理時一定要公正,其次要“既講理,又講情”,對待兩個孩子要同等的,不能因為年齡大而讓大孩子什麼都謙讓。

希望所有的二寶媽們都有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