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有序推進

地處京杭大運河北端的北京通州區,東隔潮白河與河北省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相連,南和天津市武清區交界。

古時素有“一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的說法,其在華北地區地位可見一斑。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市考察並召開座談會,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

2015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連接京津冀的通州,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上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4年來,通州在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等方面邁出了關鍵步伐,取得新成果。

高標準規劃 突出協同發展

7月26日,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18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上,北京市通州區委副書記、代區長趙磊表示,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已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發言中,他重點提到了高標準編制城市副中心規劃。“按照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突出綠色、低碳、環保、可持續,我們聯合12支國際頂尖設計團隊,加快城市副中心頂層設計和各類規劃編制。”趙磊表示,目前,副中心控規完成社會公告並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會審議。

規劃提出打造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的戰略定位,建設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的目標要求。

據介紹,目前通州區總體規劃、鎮域規劃,以及和廊坊北三縣整合規劃正在加緊深化完善。

趙磊表示,通州高站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立足“一核兩翼”和區域發展大局,加強通武廊地區聯防聯控和聯建,牽頭建立了通武廊三地領導聯席會議制度,聯合發佈了年度協同工作要點和重點工程計劃。截至目前,副中心與武清、廊坊簽訂各類合作協議覆蓋交通、生態、產業、人才、教育、醫療等領域。

7月23日至24日,北京市委召開全會,專題研究討論《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顯示,北京通州區與河北廊坊北三縣地區,將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

7月25日,通州區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北京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全會指出,以市委全會形式研究討論詳細規劃,在北京市歷史上是第一次。《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屬於街區層面的詳細規劃,是規劃編制和管控體系的一個創新。

通州區委書記曾贊榮指出,要高標準落實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規,做好與北京城市總規的銜接。城市副中心是北京的重要“一翼”,要明確認識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的目的和功能,就是要承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以緩解人口資源環境矛盾,治理“大城市病”,更好服務保障首都功能。要緊緊圍繞城市總規對城市副中心的戰略定位,精細、精準承接中心城區非首都功能,切實發揮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示範帶動作用。

曾贊榮表示,各鄉鎮的鎮域規劃要在理念、標準、措施等方面與通州區總規、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規對標對錶,通過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新型城鎮、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全面提升通州區整體建設管理水平,實現通州全域一體化發展。要做好與北三縣規劃的銜接。要從大局出發,主動作為,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要求,推動交通、公共服務、產業等向北三縣地區延伸佈局。

生態優先 水城共融

千年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在通州流域長達約40公里。然而,曾經有段時間,運河汙泥淤積,水體黑臭。夏天經過,臭氣燻人。

而如今,運河兩邊成為人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置身運河森林公園,水清樹綠,水鳥成群,令人心曠神怡。

張春喜退休後,成了一位拍鳥達人,在通州本地拍到鳥的種類已經有100多種,這是他未曾想到的事。“通州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了。”張春喜說。

為更好地保護運河的生態環境,8月1日,張家灣鎮還成立了“護河衛士”志願服務隊,首批50位“護河衛士”走到大運河邊開展護河行動。

不只是河流治理,記者採訪獲悉,作為北京重要“一翼”的城市副中心,經過兩年的綠化建設,新增林地3萬畝,一幅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畫卷正徐徐展開。如玉帶環繞的運河兩岸,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映成趣。

區別於以往規劃通過交通幹道劃分組團,城市副中心是用“藍綠”把居民工作和生活的“組團”交織起來—藍為河,綠為林,建造水木通州、宜居城市。

上述全會要求,要努力創造經得住歷史檢驗的“副中心質量”。加強城市設計,著力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特色,塑造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采、時代風尚的城市風貌。

全會強調,要以水興城,促進水城共融。以大運河為主脈,建設富有活力、充滿魅力的親水城市;充分借鑑古人“堰”的理水智慧,以通州堰為核心構建分洪體系,構築千年城市的水安全格局。要大尺度綠化,突出藍綠交織。規劃建設好城市綠心和潮白河公園,大幅度增加綠色空間總量,讓城市副中心矗立在森林環抱之中。

在具體操作層面,要求發揚“工匠精神”,把高質量融入到設計、施工、運營的每個環節。

7月27日,曾贊榮調研推進東方廠周邊棚改工作時再次表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推進城市綠心建設,大尺度保留綠色空間,留白增綠,把綠心建成集健身、休閒、景觀於一體的城市公園,服務市民群眾,打造成為城市副中心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地標。

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位於北京市通州區的大運河森林公園。圖/嚴碧華

(《民生週刊》記者 嚴碧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