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水产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立秋之后,水产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立秋之后,需要注意水产养殖哪些问题?

1、投饵率

立秋之后正是鱼吃食最好的时候,水温和溶氧都适宜,也是鱼上膘的时候,前期骨架基本成型,现在正长肌肉和储存脂肪。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注意投饵率的控制。

投喂过少,则错过催肥的最佳时间;投喂过量,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还可能会引起草鱼肝胆性疾病。另外饲料的选择也很关键,要选择优质高效的饲料进行投喂,且不可贪图便宜。

投喂量控制在以鱼 “八分饱”为宜,根据天气、水质、鱼情和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让鱼吃好,不饥饿,不过量投喂,保证鱼快速健康生长,又不污染水质。

投饵率可参考饲料产品使用手册里的投饵率参考表,对应鱼体大小及水温选择适宜投饵率。

立秋之后,水产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水质管理

随着鱼的生长,池塘内鱼的密度达到一年的极大值,由于投饲量大、有机质含量多,鱼类活动频繁,加之昼夜温差又大,池水对流强烈,极易出现“转水”,精养池塘极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

常见的应对措施有:

(1)早晚尤其是下半夜要加强巡塘,当发现鱼群出现浮头预兆时,需立即开动增氧机增氧,或加注新水进池塘,并适当排放一部分老水,增加池塘中的溶氧量,防止鱼缺氧死亡。

(2)秋季鱼塘应保持较高水位,以提高水体载鱼量和减缓水温下降,所以在水温还没大幅度降低前这段时间,一定要搞好水质管理,经常观察水色和水质变化,并根据天气变化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恶化。

立秋之后,水产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水源方便的池塘,要保持微流水或10天左右加一次水,每次加水10-20厘米,在降温前尽可能将池水加到最高水位,为鱼提供最大的活动空间。要把握每一个晴天,开动增氧机把下层溶氧较高的水层送到上层,防止夜间缺氧,为池鱼创造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防止缺氧泛池事故的发生。

(3)可根据气温高低、水质肥瘦及鱼类活动,每10-20天施肥1次,一般每次亩施有机肥100-150公斤,使池水变肥转浓,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越冬提供充足的饵料。

(4)注意保持池水透明度30厘米左右,使水质处于肥、活、嫩、爽的良好状态。

(5)八、九月份施肥以无机磷肥为主,如过磷酸钙5-10公斤每亩,少量多次施用。

(6)水体中残饵、排泄物、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氨氮累积增多,亚硝酸盐高,会造成鱼应激,导致吃食差甚至死亡。首先要及时换水,少量多次,稳定水质

,防止蓝绿藻“水华”;其次要施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防止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偏高。

3、鱼病防治

俗话说:“白露头,鱼死不断头”,从池塘养鱼的经验和实践来看,立秋之后鱼病将进入又一个流行高峰期。白露前后是肠炎、烂鳃等疾病的发病高峰期,特别是病毒性烂鳃病,在9月份是高发季节,更要做好预防工作:

(1)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投喂工作,防止饲料过剩污染水质,也要避免投喂不足降低鱼的体质。

(2)要定期补充新水,改善池塘水质。

(3)掌握秋季鱼类发病规律,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4)采取“外消”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来预防病害发生。平时每半个月用二氧化氯100克活化后,在食场周围泼洒,连续泼洒2天,在饲料中加入大蒜素、三黄粉防治细菌性鱼病。

(5)使用黄芪多糖等预防病毒性疾病。


用户答疑

加入社群

QQ:3575366781

微信:wlk0371-65851538

END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本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