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发展特色农业照亮搬迁群众幸福之路

吴堡县发展特色农业照亮搬迁群众幸福之路

柏树坪社区坐落于吴堡县城西面,307国道和青银高速过境,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辖区内有龙山惠民家园、怡馨小区、龙山小区和新城大厦四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安置搬迁群众2179人,占全县总搬迁人口的89%。在这里有一个现代农业园区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建设中,园区核心区域总投资35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600亩,建成后可向搬迁群众提供约100个就业岗位,同时可搭载200余户搬迁家庭。

吴堡县发展特色农业照亮搬迁群众幸福之路

柏树坪易地扶贫搬迁农业园区原为亨通现代农业园区,是2011年省政府批准的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之一,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今年以来,为了有效解决搬迁群众产业就业难题,特别是3月31日陕北地区复开工现场会在吴堡县召开后,当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赴现场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以县政府和柏树坪社区签订园区经营权流转合同,园区的水电路基础设施、温室大棚以及园区围栏全部由政府投资建设完善,由农业局与园区总承包人签订承包合同,对亨通现代农业园区升级改造,专门为移民搬迁群众“量身定制”一个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劳动就业或入股分红等形式增加收入,达到稳定脱贫的效果。

吴堡县发展特色农业照亮搬迁群众幸福之路

吴堡县发展特色农业照亮搬迁群众幸福之路

吴堡县发展特色农业照亮搬迁群众幸福之路

吴堡县发展特色农业照亮搬迁群众幸福之路

园区划分为生产区、试验示范区和综合区三大功能区,是以设施蔬菜、农光互补、羊子养殖、水果采摘、药材种植、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和农业科技培训为主,休闲、观光、旅游为辅的多功能、高品位、综合性示范园区。生产区为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结合“农光互补”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具有产量高、质量优的有机无公害各类名优水果、蔬菜、小杂粮以及肉蛋等畜禽产品。试验示范区为农业、畜牧部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区,也是农业技术培训的实习实训基地。综合区主要包括办公区、培训中心和农产品分级包装销售中心等。园区借鉴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园区成功的组织管理经验,实行“1+1+1+N”的组织管理模式,贯彻“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效益优先”的原则,打造高效的招商引资平台,发挥企业竞争优势,增强园区的科技创新和引领示范功能。

农光互补扶贫电站主要针对老龄化和无劳力家庭,项目概算总投资4500万元,包括光伏场内工程和接入电网10kv线路送出工程。电站装机容量为5800KW,年可发电约812万度,运行期间收益全部归贫困户和贫困村集体所有,计划搭载168户搬迁家庭,年户均约增收2143元,年人均约增收1375元。

站在山顶远远望去,一片片深蓝色的多晶硅电池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座座蔬菜大棚雏形已现,蔚为壮观。

“光伏电站计划9月中旬前竣工并网发电,农业园区改造工程正在有序建设中,等建成后咱们的搬迁户可就有福啦!”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同志介绍说,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不断推进,吴堡县“十三五”期间的安置房已全部交付钥匙,进入了“后搬迁”时代,工作重心逐步发展到重视解决后续产业就业、提高实际入住率等新举措上来,除现代农业园区外还有怡馨小区移民搬迁社区工厂即将在9月份投入生产,可向搬迁群众提供200个就业岗位。

吴堡县发展特色农业照亮搬迁群众幸福之路

可以预见的是

在不久的某一天,当我们走进柏树坪的移民搬迁社区,将会看到这样的光景: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一排排整齐的光伏路灯围绕着绿道,宽阔的马路清扫得干干净净;道路两旁的商铺,有经营家具的,有经营五金和日常生活用品的;人们在楼下的社区工厂上班或者在旁边的农业园区打工;安置点旁边的公园内孩子们开心地嬉戏玩耍,每到夜幕降临,妇女们就欢快地跳起广场舞,我们期待着,这片被阳光照耀着的土地,在脱贫攻坚的凯歌中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