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要提拔福建官員,自認爲聽得懂閩南語,聽了幾天後他後悔了

很多人其實都有疑問,古人究竟在講著什麼語言,是不是我們如今的普通話呢?其實,普通話的演變是經歷了很長的一段歷史的。早在西周時期,分封諸侯,但是每一個諸侯國的語言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每次諸侯來朝見,周天子都是一臉無奈,好在有專門的翻譯官象胥來幫忙翻譯。

唐太宗要提拔福建官員,自認為聽得懂閩南語,聽了幾天後他後悔了

後來,周天子就將陝西話普及到了各個諸侯國,這是這早的普通話。等到了秦始皇時期,開始實行車同軌書同文,但各地的語言還是有一些差距,分別帶著自己家鄉的口音。

唐太宗要提拔福建官員,自認為聽得懂閩南語,聽了幾天後他後悔了

唐太宗時,十分重視人才,曾經在科舉開考時,說:“天下英雄盡入彀中”,可見其求賢若渴。其朝堂大臣魏徵,多次當面指出唐太宗的不對之處,太宗李世民都能一一更改,所以後來魏徵死後,唐太宗才惋惜今後失去了一面鏡子。

唐太宗要提拔福建官員,自認為聽得懂閩南語,聽了幾天後他後悔了

唐太宗有一次看中了一個福建官員劉昌言,想要提拔他,但是卻有大臣阻止了,說劉昌言是福建閩南人,口音很重,說話怕唐太宗聽不懂。唐太宗大笑,說:

“我自會得”。劉昌言因此被提拔成為了樞密院副使。

唐太宗要提拔福建官員,自認為聽得懂閩南語,聽了幾天後他後悔了

但是,沒過多久,唐太宗發現,原來劉昌吉的閩南口音實在太重了,唐太宗十分無奈,只能說:“昌言奏對皆操南音,朕理會一字不得”。看來唐太宗還是對自己的語言理解能力太過自信了,閩南語他壓根一字也沒聽懂。

唐太宗要提拔福建官員,自認為聽得懂閩南語,聽了幾天後他後悔了

所以,古代天子要管理天子,實在還是難處多多啊,單單每天上朝聽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口音就已經夠他受了。想到這裡,真是佩服當時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到底是怎麼和人家溝通的?

唐太宗要提拔福建官員,自認為聽得懂閩南語,聽了幾天後他後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