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爲什麼能刷新票房新高?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能刷新票房新高?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根據現實事件改編的故事影片,影片中每個演員都非常的用心努力還原了現實事件。

演員王傳君(影片中飾演呂受益)為了彰顯角色的病態瘦弱需要而減肥,每天跳繩幾千次。甚至他還去病房感受氣息,細緻瞭解每個病人的床頭都放有橘子,因此在片中設計了經常手拿橘子的畫面。其中還有一場戲,他為了詮釋病人的虛脫感,硬是逼著自己兩天不合眼睡覺,最終完美的展現了病人因病而孱弱,因病而命在旦夕的狀態。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能刷新票房新高?

演牧師的楊新鳴演員將近60歲了,他不會講英語,但他努力的去學,去嘗試。他在一場由張長林(王硯輝飾)主持的“假藥”發佈會中站出來並指出來,這並非常人可以理解與做到,可是他卻做了。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能刷新票房新高?

影片中演黃毛彭浩的演員章宇可謂是付出與忍受最多的。一場從搶藥開始的拉鋸賽正式拉開了帷幕。他從最初對程勇(徐崢飾)的偏見到最後的改觀,經歷了很多,從一個殺豬郞到一個跟著程勇賣藥的少年郎,一邊有著病痛的折磨,一邊有著藏藥的危機意。在張長林的賣藥發佈會中,他們一行人為了救牧師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他的受傷程度最重,為了更好地呈現人物,他可謂付出了很多辛苦與努力。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能刷新票房新高?

譚卓飾演的思慧,一個被老公拋棄的東北單親媽媽,女兒得了白血病,獨自帶著女兒來上海賺錢看病,為了來錢快,她選擇了去酒吧跳鋼管舞。她這樣一個處境,其實有一萬種理由墮落與絕望,或者選擇一走了之,拋棄女兒,可是她卻沒有,反而選擇了最艱難的道路,不論遇到什麼,她始終說行。這是一個堅強的女人,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能刷新票房新高?

徐崢演的程勇在片中是個小人物,但是在整個救人的過程中他也完成了自救。他投射出來的人性的弧光是種特別有力量的東西。程勇其實和每個人都一樣,心中存有善意,而這些善意也隨著劇情的發展被一點一點激發出來。最終呂受益的自殺以及印度街頭兩尊佛像徹底激發了程勇內心的那股善意——低價幫病人帶回他們的救命藥。

影片中的每個人都非常的棒,他們用精湛的演技撐起一部好片。作為盡職盡責的演員就該是這個樣子的。

在《我不是藥神》裡,印度街頭出現的兩尊神像的寓意你當真看懂了嗎?當呂受益病入膏肓,程勇親眼見到孱弱的呂受益臥於病榻的時候,當護士幫呂受益換藥,呂受益咬著毛巾發出的滿是痛苦的嚎叫聲時,程勇決定再次飛往印度買藥。當他買完藥從藥店出來,走在嘈雜的印度街頭,有人抬著兩尊印度神像從他面前走過,四周煙霧繚繞。這一幕,可以說是電影的點睛之筆。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能刷新票房新高?

這兩尊神像到底什麼來頭呢?他們分別是溼婆和迦梨。一隻手提著一顆頭顱的是迦梨,她是溼婆的妻子帕瓦爾蒂的化身。迦梨最大的功績在於,她殺死了一個強大的魔鬼拉克維拉。魔鬼的每一滴血,都可以產生出一個新的化身。迦梨在與他的戰鬥中,把所有化身的血全部喝乾,最終消滅了魔鬼。雖然作為印度教裡面人氣極高的女神,迦梨也因為過於強大,而肆意放縱自己盲目毀滅世界的慾望。甚至在戰勝魔鬼克拉維拉之後,因為過於憤怒和激動,不顧三界眾生的安危,亂蹦亂跳,整個大地都震動起來。溼婆為了緩解迦梨給大地帶來的震動,將自己墊在迦梨腳下。

而迦梨手中的人頭,代表著人類的“小我”意識。迦梨將它砍掉,這樣才能從“小我”造成的痛苦中得到解放,開啟智慧,實現“大我”。

溼婆和迦梨都代表著毀滅與重生。就好比電影裡的程勇,憑自己的力量,與高價藥對抗,創造了一個低價藥市場,給病人帶去希望,而又一手摧毀了低價藥市場,摧毀了病人的希望。在經歷了內心的痛苦掙扎,目睹呂受益遭受病痛折磨之後,兩尊印度神像的若隱若現,代表著程勇開始逐漸剝去油膩市井小販的“小我”形象,神性開始顯現。他的精神得到了昇華,走入了“大我”的境界。這次他終於下定決心不計代價的救人了。

此部電影反映了社會、現實、人性之間的一些問題,很慶幸我們在一個好時代。該片雖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但它被完全戲劇化處理了,戲劇化之後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主角帶著弧光 ,角色的弧光完整並散發著人性的光彩。徐崢飾演的角色從一開始一個為一己私利被動幫助別人的人到後來成為不惜犧牲個人利益並冒著被捕風險主動幫助別人的人,完成了自我的救贖之路,電影中他的每一次猶疑、抉擇、轉變都是有力的說服力。

這部電影會“藥”你笑也會“藥”你哭,每一個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有出彩的設計王傳君時常表現出無奈狡黠的笑,章宇時刻保持警惕,隨時抄起酒瓶子就和對方幹,譚卓為了女兒準備出賣自己的肉體卻因對方的拒絕獲得心理慰藉。她沒看錯人,在他離去的那一刻她笑了,這個笑特別動人。

《我不是藥神》裡追逐、打群架、組隊、散夥、群眾戲等等。每一場戲都有足夠好的設計,該硬的地方就硬,該柔軟的地方就柔軟,尤其是最後一處場景,會觸碰到觀眾最為柔軟的內心部分,是一處需要紙巾的場景。

戲劇化的影片無疑闡述了醫療制度的改革的歷程,也傳達出了每一位病人的心聲。人性的覺醒,生命的掙扎,在那絕望中透露出來的是疑似的光輝。影片中的演員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無疑是完美的詮釋了他們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情感——珍惜生命;他們想要傳達給國家的情感——醫療的變革時代終究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