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三位一體全面指導 陪伴創業企業一路成長丨市科創中心原主任王榮談創業導師制度的由來

關於創業導師,顧名思義他就是指導創業者創業的引路人,根據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創業的內容,它的叫法也是各不相同,在美國叫Mentor,在法國叫Coach。不管叫什麼,只要有創業活動就有創業導師,他是跟我們創業孵化器同時誕生,是一個共同體。

导师三位一体全面指导 陪伴创业企业一路成长丨市科创中心原主任王荣谈创业导师制度的由来
导师三位一体全面指导 陪伴创业企业一路成长丨市科创中心原主任王荣谈创业导师制度的由来

2018年,上海孵化器迎來成立30年,第一財經廣播聯合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上海科技企業孵化協會,合作推出系列訪談節目《厚積薄發創未來》,展現上海孵化器30年發展歷程與成就。今天推出第22篇,專訪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原主任 王榮

◆ ◆

导师三位一体全面指导 陪伴创业企业一路成长丨市科创中心原主任王荣谈创业导师制度的由来

創業導師是一支志願者隊伍,它不是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

導師隊伍中間包括優秀的律師,優秀的會計師,專利工作者,成功的企業家,更多的是風險投資人,他們要通過服務尋找好的項目,跟他們的事業是結合起來。

上海是中國創業導師工作的發源地

王榮主任回憶,2004年,法國蒙彼利埃大區開設了孵化器,時任的上海市科委主任為大區的孵化器揭牌,並帶領上海一家創業企業入駐了孵化器。當時,法國蒙彼利埃方面就為這家企業派了一個Coach,來幫助這家企業發展。於是,2005年初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就開始學習法國的Coach制度,開始了創業導師工作的試點。第一批定了10個創業輔導員,針對15家創業企業,通過簽訂輔導協議與企業開展活動。建立這種輔導關係以後,通過05年試點,在幾年間陸續在上海的國家級創業中心裡面進行推廣。2008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推出了第一批國家的火炬創業導師共39人,上海有5人入選,包括陳天橋、梁信軍、陳愛國等等。

“聯絡員+輔導員+創業導師”三位一體的工作制度

國家級創業導師既是榮譽也有責任,但是他們名氣大工作忙,能用於輔導創業企業的時間不多。怎麼解決這個矛盾呢?我們上海因為前期前幾年已經進行了探索,所以在此基礎上,楊浦創業中心就提出建立三位一體的創業導師服務制度,就是“聯絡員+輔導員+創業導師”,各個層面做個人的事,充分發揮各個層面的作用,做到資源和效率的最大化。比如說聯絡員,他是創業導師制度的基礎,主要是由孵化器的從業人員來擔任工作,他們聯繫企業是同平時從事的業務管理工作是結合起來的。他們平時經常走訪企業,聽聽他們的需求,所以他們是基礎。

輔導員是創業導師制度的主體,他由包括孵化器的資深的管理人員以及社會各界包括大學,大企業、研究所、中介服務機構的專業人士等等組成。而創業導師是需要資質的,層面相對要求比較高,我們一般不到萬不得已就不動用他們,有時候也把他們作為輔導員來開展活動,接觸企業服務企業,所謂三位一體就這麼一個概念。

导师三位一体全面指导 陪伴创业企业一路成长丨市科创中心原主任王荣谈创业导师制度的由来

創業導師一對一指導為企業出謀劃策

王榮主任還為我們分享了幾個導師的服務案例。其中之一是:當年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裡面有一家企業,它是一個法國歸來的留學生創業的科技企業,主要研發和生產造紙的添加材料。這家企業做的比較成功,從原來註冊資本30萬美元逐步做到了銷售近兩個億,利潤也有了2000多萬。但是當時它就碰到一個瓶頸,到底要不要投資建設新的設施,擴大生產能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希望我們的創業導師團給予他一些建議。

我們為他找了大概7到8個各方面的專家,包括做管理的,做投資的,做技術研發的,也有法律相關方面的專家導師。這些導師聽了他的彙報以後,分析了他的情況,建議他:首先挖掘現有的基地的生產潛力,提高管理能力,同時在資金上面一定要融通好、理理順,再有一點就是要等到拿到了訂單,確實需要擴大生產,再來從人員、投入產出等方面進行分析,從成本端去考量,做出了可行性報告以後再來進行決策。當時他接受了導師團的建議,沒有盲目擴產,幫他躲過了08年的金融風波

,所以他後來也對我們表示感謝,感覺我們的導師對他還是很有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