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企业发展的动力不是人才,而是利益分配(附分钱机制)

文:彭阳老师

私信小编“方案”两字,免费发送6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任正非说:企业管理最难的就是如何分钱。

任正非:企业发展的动力不是人才,而是利益分配(附分钱机制)

任正非:企业发展的动力不是人才,而是利益分配(附分钱机制)

在任正非看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人才,而是培养和保有人才的能力。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是人才,而是利益分配。也就是说,好的利益分配机制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任正非:企业发展的动力不是人才,而是利益分配(附分钱机制)

华为公司

如何分钱才能够起到最大化的激励效果呢?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科学分钱的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分钱的基本动因是什么?这个一定要回到人性底层的动因来讨论。

我给大家总结成三个词:动机、动力、动作。并且一定要串起来理解,首先我们要深刻理解员工的动机,然后再去激发他们的动力,最后让他们表现出来的动作符合企业的期望。

现在90后的工作动机跟以前7080后是不一样的。70后以前生活比较艰苦,所以用钱来激励可能就管用。

但是现在的90后呢,他们没吃过苦,并且普遍是独生子,从小到大基本没吃什么苦,因此钱对他们的激励就没那么明显了。

那么90后的工作动机是什么呢?他们希望得到表扬,得到肯定。所以,要把90后的工作动机跟华为的愿景价值观进行链接,通过一些工具和方法,让他们感觉就跟打游戏一样,要有娱乐化的思维,还有相应的荣誉激励,这样的激励可能就更有效。

还有,华为一直强调,基层员工要有饥饿感,中层员工要有危机感,高层员工要有使命感。这里面实际上就是对人性底层的动机的深刻洞察。

一定要把动机、动力和动作串起来,而且不要错配。现在确实有很多年轻的创新性人才,他们真的对钱没有那么重视,所以企业在吸引这些人的时候,要去理解他们工作的动机。

第二,分钱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经常有企业创始人跟我说,我们公司不像华为那么有钱,他们能分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给不了员工那么多钱,那么我们这个激励如何做呢?

其实,如果大家把思维打开的话,能分的东西不仅仅是钱,还可以分权和分名。钱是分配资源,权利也是分配资源,荣誉也是分配的资源。

从时间上延展,我们还可以分未来的钱。记得有一次,我在深圳大学研究院讲课,有个学员,企业规模做得挺大,年收入30个亿,但是刚好赶上行业转型,近两年公司都是亏的,但是他坚信未来两三年会赚钱。他说,如果不分,留不住员工;就算想分,现在也没钱分。怎么办?

我告诉他,如果你对未来这么看好的话,为什么不把未来的钱拿来分,给员工发股权、发期权呢?很多创业公司在招揽人才的时候,是拿不出很多的钱的,但是他们经常就是那股权来吸引人才。所以,只要你的思维打开,其实就会有很多的激励资源。

那么,权利是怎么分的呢?例如,华为就有各种各样的委员会,例如战略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等。中国一直都是官本位的,有个一官半职对于员工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激励。

而且,华为连总裁都给分,华为的轮值CEO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今年开始还有轮值的董事长。当然,这同时也是一种培养接班人的方式。

第三,分钱的基本导向是什么?

首先是战略导向。战略是什么,战略就是业务。华为公司有一个干部配置模型,就是各个部门的一把手一定是懂市场,从一线调回来的。

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从市场回来的,才真正知道客户需要什么,才知道如何去配合前线的同事去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做到快速的响应。

华为反对烟囱式的领导。所谓烟囱式的领导,就是直接一条线升起来的,例如人力资源的一把手,可能就是从HR一路做起来,他们不懂业务,不懂技术,也不懂供应链,所以配合起来效率非常低。

后来,华为为了快速的响应一线作战,规定所有的中后台的一把手必须出自市场。

其次,是奋斗者导向。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任正非:企业发展的动力不是人才,而是利益分配(附分钱机制)

华为

华为把员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普通劳动者,第二类是一般的奋斗者,第三类是有成效的奋斗者。

对于普通劳动者,要按法律相关的报酬条款,保护他们的利益,并根据公司经营情况,给他们稍微好一点的报酬。这是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怀。

对于一般的奋斗者,我们要允许一部分人不是积极的奋斗者,这种人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人的正常需要。只要他们输出贡献,大于支付给他们的成本,他们就可以在公司存在,或许他的报酬甚至比社会稍微高一点。

而对于有成效的奋斗者,这才是公司真正需要的人。华为要让他们分享公司的剩余价值,而分享剩余价值的方式,就是奖金与股票。

在一个激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必须区分清楚哪些是劳动者,哪些是奋斗者,并且通过激励,让奋斗者一起冲锋上阵,才能保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一个导向是内在激励。

我们不希望因为分钱,搞得大家斤斤计较。所以要通过分钱,综合分名和分权,来达到员工内在的、自我的激励。

华为将员工区分为奋斗者和劳动者,就是在打造这种无需扬鞭自奋进的“千里马”,尤其是对于奋斗者而言。华为通过分名、分权,更好地导向员工的内在激励,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分钱。

企业一定要将员工导向自我激励、内在激励,而不能导向处处谈钱,不给钱,不干活。

如何分钱确实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正非曾经说过,华为发展到今天,他自己没做什么实质性的贡献,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贡献的话,就是华为在分钱的问题上他没有犯大的错误。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

如何激励优秀人才拼命干?推荐——KSF薪酬全绩效模式

一、KSF是怎样激励员工拼命工作的?

KSF是一种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本文讲述的KSF薪酬模式,在《绩效核能》一书中有系统研究和表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并附送独家配套视频学习资料,前100名赠送咨询师线上辅导一小时服务,更有机会和本书作者面对面交流。

KSF薪酬设计步骤

1、岗位价值分析

分析这个岗位核心工作,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价值点

2、提取指标(中层管理人员指标6-8个)

比如销售额、毛利率、毛利润、员工流失率、主推产品销量、员工培训等可量化的急需改善的指标

3、指标与薪酬融合(设置好权重与激励方式)

每一个指标,都配置对应的绩效工资。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标平均分配工资,要挑重点。

4、分析历史数据

过去一年里,营业额、利润额、毛利率、成本费用率等

5、选定平衡点

企业和员工最能接受的平衡点,要以历史数据作为参考

6、测算、套算

依据历史数据,选取好平衡点,讲选取好的指标,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资额。

设计案例:某企业生产经理的KSF薪酬绩效设计表

任正非:企业发展的动力不是人才,而是利益分配(附分钱机制)

—— END ——

  • 更多薪酬设计请戳 :
  • 欢迎关注【薪酬绩效方案定制】头条号,一起学习,帮助企业搭建系统的薪酬激励机制~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绩效考核有套路,员工加薪有妙招!更多职场秘籍请戳下方“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