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高中物理?培養思維方式很重要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培養思維方式很重要

對於目前物理成績一般的高中在校生,一定中出現上課能聽懂老師講課,但是課後做習題就發矇。老師總說沒有掌握物理的思維方式,到底什麼是物理的思維方式?怎麼培養物理的思維方式?

什麼叫物理思維方式呢?

舉個例子,比如在做一道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題目,很多同學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套用公式,結果發現很複雜,不知道選擇哪個公式;但是具有物理思維方式的人一看這個題目,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把題目轉換一下,轉換成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就是物理自診斷中提到的逆推法,題目一下就豁然開朗,很容易就找到合適的公式解題。

如何才能培養傳說中的物理思維呢?

一、注重基礎,提供物理思維空間

不要瞧不起基礎題,不要覺得基本概念簡單就不去研究,每一個概念仔細挖掘都有其深層的含義和外延,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意的把它們都搞清楚。

以最熟悉的牛頓第二定律為例, 比如下面這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求該物體的加速度。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我們可以列出下面的式子:

F·cosθ=ma這就是我們一般情況下,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那我們再看下面這種情況,桌面水平光滑,如何用牛頓第二定律直接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呢?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培養思維方式很重要

一般的做法是,對M和m分別用牛頓第二定律,列出下面兩個式子:

對M,T=Ma;對m,mg-T=ma,聯立兩個式子即可求出加速度a=mg/(M+m)。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培養思維方式很重要

那麼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如果把M和m看作一個系統,與加速度方向一致的力作為正方向的力,與加速度方向相反的力作為負方向的力。上面的題目中只有mg是與加速度方向一致的(對m來說加速度向下,mg向下所以說兩個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可以直接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寫出mg=(M+m)a,馬上就可以得到a=mg/(M+m)了。

所以,要注重基礎,對基本的概念研究透徹,複雜的題目正是用這些基本概念堆砌起來的,基本概念、簡單題目弄明白了,複雜題目也會迎刃而解。

二、注重理解問題與解題思路,迴歸課本舉足輕重

文章開頭我們舉得例子,物理課一聽就懂,一做題就錯。一是對知識本身的理解出現了問題,二是解題思路出了問題,同學們常常不是瞎碰,就是亂套公式。因此,正確的解題思路,是培養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解物理題一般來說總是運用某個規律或某幾個規律,從已知條件中去求得需求量的答案。因此,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應該從這些規律中去尋找,從定律本身的分析中引出解題思路是形成解題思路的基本方法。

讀課本不但有利於基礎知識的掌握,而且有的高考題就來自課本。還是舉個例子說明一下。2017年高考全國卷一的14題,就來自於課本,如下圖: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培養思維方式很重要

三、初步建立抽象的物理模型

從物理事實出發,建立概念,這是一個抽象概括過程,物理學上所有概念幾乎都是從大量物理事實基礎上,抽象概括而建立的。

因此,學習高中物理同學們要初步瞭解物理模型的建立的過程,這是培養物理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注意在日常教學中強化這種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維,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利用模型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舉個例子,萬有引力公式,力的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為什麼是距離的平方而不是距離一次方成正比。距離的平方那是面積啊,可是沿著半徑的面積,是個什麼東西,如果建立了物理模型,原來萬有引力常數包含了另一個常數Pi,兩者聯立就是一個球面面積。問題迎刃而解!

最後還是要說高中物理千萬不要死記硬背,如果有機會認識學哥學姐,你會發現大家回首高中三年學的物理知識,都會說,高中物理根源是對力和運動的分析,尤其是牛頓定律,學好牛頓定律,完全掌控受力分析,高中物理基本通關。另外,關於電路跟電路實驗,不必深究,記住模型就能舉一反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