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暑假備戰考研的你:少探討些方法,多點實際的努力

寫給暑假備戰考研的你:少探討些方法,多點實際的努力

自讀研以來,經常會收到來自學校裡師弟師妹、親戚家的孩子、同學朋友的弟弟妹妹、鄰居舅舅的女兒等等的考研諮詢。

而且這些人默契十足,第一句話總是“考研難不難”,於是我總是一遍遍重複相同的話,不難,好好看書就好,其實內心os難不難完全看你願不願意付出啊。

要說最真誠的建議,那就是:少探討些方法,多點實際的努力!

我翻看了考研那年及被錄取後的日記,總結了些考研的經驗。

但一定要明白,別人的終究是別人的,自己腳下的路,只能靠自己去探索。

01

決心要足,要考,就一定要考上

做出考研的決定是在大二的時候,那個時候對考研和研究生生活是沒什麼概念的。

尤其對考研的難度和過程不瞭解,就是覺得我應該考個研究生,接著讀書,如果本科就結束了,我以後會後悔,將來的某一天,我會覺得自己學的東西不夠,會重回校園。

既然無論如何研究生都要讀的,那就趕早不趕晚吧,然後就有了後來的一切。總之結果就是,我決定考研,而且抱著必上的決心。

02

初級階段:大量閱讀,信息轟炸

轉眼大三的春季學期開學了,回到學校,我知道我要為考研準備了。

3月課很集中,在圖書館看了大量的專業書,看過的沒看過的都翻一遍,有些書的內容我都想不起來了,有一段時間我都覺得白看了,直到後來開始做題的時候才發現,看過的都是有用的。

4月結束了考試,進入了實習單位開始實習,剛去報社的日子,要採訪,要寫稿,我的時間被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

我就索性把書帶去報社,看完當天的報紙就開始看書,有采訪就跟著去,寫完稿子下午就去自習室。

五一休假之後,英語方面開始做題,因為改版,94年的只有閱讀符合現在的考試要求,所以從94年的開始,剛開始做題時,正確率不高,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能這樣做下去。

寫給暑假備戰考研的你:少探討些方法,多點實際的努力

我調整了方法,每天只做兩篇閱讀。每天只做兩篇,做完對答案,看解析,把每篇閱讀裡不認識的單詞全部抄下來,查詞典(至於詞典,剛開始也不太懂,去圖書館隨便借了一本,後來發現柯林斯很不錯,我從98年的閱讀開始,用柯林斯,當然因為它是全英的,就另外配了一本英漢對照的),把它的幾個意思記下來,保證每個意思還有一個例句,幫助理解。搞懂閱讀中每句話的句式,能翻譯出來。

剛開始的時候我弄完一篇閱讀要兩個小時,每天做兩篇,就是四個小時,每次都是採訪回來從太陽老高做到天黑。

專業課開始看參考書目,全部過了一遍,挨著看的,但其實沒記住個什麼,不過大致的網絡在腦子基本形成了。

這時候危機感很重,英語水平不夠,專業課信息量有那麼大,感覺不知道的東西好多,要看的東西好多,做夢都因為看不完書把自己嚇醒了,不知道前途在哪裡。

坐在自習室裡,晚上大家一個個都走了,覺得好孤獨,原來不覺得孤獨是因為,我有想上研究生這個理想在支撐著我,可是當我發現我欠缺的東西太多的時候,我不知道我那所謂的理想能不能支撐我。

有一天從報社回學校,我在公交車上握著同伴的胳膊說,怎麼辦,感覺不吃飯不睡覺都來不及了。

那段日子,我一直是那樣的狀態。因為報社的老師是教育口的,高考中考再加上填報志願、高考諮詢會,我跟著跑了不少地方,稿子發了不少。

在這間隙中,把專業課看完了,寫了一些筆記,把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記下來。

英語方面,早晨起來背前一天做題的單詞,把句子讀一遍,我當時是5點10分起床,背一個小時,洗漱,然後看看專業書,然後就吃飯上班。(我一向早睡早起,所以5點起床對我來說並沒那麼困難,愛晚睡的童鞋可以把這一項挪到晚上)

03

中級階段:精讀書、細做題

7月開始,我細緻的把專業書看了一遍,重要的不重要的都看了一遍。

6月底,報道完中考的一系列事情後,報社老師休年假了。

那段時間剛好所有的同學都回家了,我每天都一個人。當時,專業課過三遍還需要多長時間,英語的進步是個漫長的或者說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我每天都告訴自己,沒關係沒關係,慢慢來。

每天早晨背單詞,吃過飯去自習室,中午打了飯回來,坐在桌子前面發呆,不知道在想什麼,或者想什麼我都忘了,晚上從自習室走回宿舍,看著自己的影子在一個路燈下拉長消失,我一步一步往前走,接著又在另一個路燈下拉長消失,我告訴自己,以後回想這段日子一定會為自己感到驕傲的。

就這樣在自我否定和自我鼓勵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現在回想,也沒什麼驕傲的,一笑而過罷了。暑假就這樣過去了。

實習結束了,同學們陸續回學校了,我們也出去吃吃喝喝,打打鬧鬧,我很珍惜,可能覺得自己後面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玩了。

可是後來備考期間也去逛過街,跟同學一起出去吃東西,沒那麼嚴肅,哪裡都去不了的話說的有點懸。

寫給暑假備戰考研的你:少探討些方法,多點實際的努力

9月開始就沒什麼好說的,每天的日子高度相似,宿舍、食堂、自習室、教學樓。

到這時候開始,我開始正式的每天坐在自習室裡複習,從早到晚,這時候我沒有了別的事,就是複習。

英語方面,每個星期天下午3點開始做卷子,要讓自己有那種考試的時間,從3點做到5點,這裡用兩個小時是因為沒寫作文,然後對答案,對完答案算算分,看看自己客觀題能得多少分,這事就放下了,別想了,開始看別的。

從星期一開始,星期一是第一篇閱讀和完形,對答案,查單詞,分析句子,星期二是第二篇閱讀和翻譯,星期三是第三篇閱讀和七選五,星期四是第四篇閱讀,星期五把整張卷子過一遍,星期六休息一天,星期天做下一年的卷子。早晨背單詞的習慣一直保持。

專業課方面,開始背書,第一遍背起來很困難,進度很慢,確切地說是很慢很慢,剛開始將近半個月才能背一本,有點著急,畢竟7本書呢。後面就好了,越來越快了。

但是剛開始那段日子的狀況是,早晨背了兩頁新聞史,下午拿出來一看,全忘了,都想撞牆,難過死了,這種時候要做的是一直往後背,千萬因為忘了前一天背的就拐回去重新背,不要看之前的,直接背後面的,如果一直糾結於背過忘了的,會拉慢進度,該忘的還是會忘,得不償失啦!

先一股腦兒的把7本書都背了一遍,然後就10月多了,時間變得越來越快。

到了專業課背第三遍的時候,在複習中加入了政治,剛開始加入政治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時間怎麼安排了。

寫給暑假備戰考研的你:少探討些方法,多點實際的努力

對於政治,我是有點遺憾的,每天的學習計劃中,它都在最後,要是其他科目耽誤了,我就擠壓政治學習時間。以至於政治考試前好多東西我都是一知半解(雖然有點丟臉,但這是真實情況,好多問題,到最後我都糊里糊塗的)。

政治還是應該稍微多花點心思的,比起其他科目,政治分數好提高的多。時間安排一般都是早飯之後先背一個小時英語,接著是專業課,9點半去上課,下午三個多小時英語,晚上看專業書,9月和10月前半個月的晚上也在背,因為那時候背東西的任務比較重,每天7、8個小時都在背,要想答題答得順暢就必須熟記基礎知識,這樣才能靈活運用嘛!

我整個備考期間,學校裡一直有課,除了週二以外,每天上午三四節課都有課,我一直去上課,只在考試前一天請了個假。

我們班考研的同學也全都去上課,沒有人拿考研當藉口不去上課,而且我們的老師們也不認,他們覺得考研上課兩碼事,不能因為你要參加任何考試而不來上課。

後來回想,這種張弛有度的學習,或許比一整天坐在自習室裡要好得多。後來我的同學們也都得到了好消息。

04

最終階段:全面展開,不斷調整

10月底,手機裡下載了好多新聞APP,每天看新聞,一邊為了專業課,一邊也對政治有幫助(其實沒感覺出來)。注意分析新聞評論,整體結構是怎麼樣的,留意作者,有些評論雖然寫得好,但是不適合學生這樣照著學習,那是評論員多年來形成的風格,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時間內學不來,最好是找一個你比較喜歡他風格的老師,跟著他寫。

中青報好多評論員老師的內容都很棒,而且篇幅跟我們的考試比較接近。評論要多寫。

11月開始,每天一篇,這個挺花時間的,要看,要寫,要分析,別心疼,別覺得浪費,都是值得的。

11月的第一個星期,做了12年的英語卷子後就停下來了,從04年開始重新做,這一次就可以快一點了,一天做,一天對答案,依然會錯,就訂正唄。

政治好好搞明白出題方式。關鍵搞懂時間線,重要事件的意義,要多讀幾遍,能背就背吧,我當時心思在專業課上,沒背下來,有點丟臉。

11月要報名嘍,照片要好好照啊,就是將來學生卡上的照片!

12月,把13、14、15年英語卷子做了,你會發現越做越好,錯得越來越少,心裡那個開心啊,卷子的難度基本是越來越難的。消息、評論接著寫,多讀。專業課,重要的報紙啊事件啊,都是要寫一寫的。

以上就是我的考研歷程,2018年已經過了大半了,還在暑假中奮戰備考的你,複習的怎麼樣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