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从2011年创建第一所书院开始,南科大立足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格局,汲取西方住宿制书院制和中国传统书院的精华,对本科生实行全员书院制。

导师制是书院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南科大为每位本科生分配书院导师。通过7年的实践探索,南科大设置了致仁、树仁、致诚、树德、致新、树礼六大书院,吸纳了全校各院系教授加入导师行列,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书院导师工作模式和规范。

全覆盖

01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魏志毅教授带领同学们一起运动

7年来,6大书院共聘任教学科研序列教授262人担任书院导师,还聘请了14位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行业影响力的人士担任校外导师。至今,有7届共4172名学生经过“导师-新生双选”程序,得到导师悉心、全面、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平均每位导师指导10名学生。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张健教授在和同学们交流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张绪穆教授在书院组织的导师分享会现场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郑春苗教授带领同学们参观梅岭水库

02

多元均衡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田雷蕾教授和同学们一起晨跑

各书院导师来源多元,涵盖理、工、医、商、文五大学科门类,几乎覆盖了学校所有院系。导师群体多元的学科专业背景,保证了各书院的学术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各书院导师分布均衡,讲座教授、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各层次导师比例适宜,结构合理。

目前,各书院都已拥有了院士级导师,例如:致仁书院聘请了陈晓非院士担任导师,树仁书院聘请了甘晓华院士担任导师,致诚书院聘请了徐政和院士、汤涛院士担任导师,树德书院聘请了俞大鹏院士担任导师,致新书院聘请了王世全院士担任导师,树礼书院聘请了陈十一院士、刘科院士担任导师。

此外,其他类型的领军级导师,例如:“千人计划”专家、“万人计划”专家等,都在各书院之间做了合理的分配。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俞大鹏院士组织同学们活动后合影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同学们在书院聆听张利君博士对循迹机器人的讲解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致新家宴,张文清教授、谷猛教授和同学们一起包饺子,享受冬至快乐

凝练了制度与规程

03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致仁书院6周年特别生日会,徐保民院长和李莹老师一起抽出大奖

书院颁布了《南方科技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规范(试行)》、《导师手册》等一系列规范、指导导师工作的规章制度。规定每位导师在书院的工作时长

每学年不少于50小时,书院每年负责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白勇教授的导师组活动合影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贺建奎教授指导学生参加学术竞赛

04

不断探索新的导师工作形式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韩蔚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加致诚书院“Run to Peking”活动

为营造轻松、亲密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书院导师作用,各书院纷纷开展特色导师活动,不断探索导师工作新形式。如:师生素质拓展活动、书院生日会、院长茶话会,以及各种导师指导的创新创业活动、导师主题科普讲座、导师组织的学术讨论会等,深受学生欢迎,活动效果好,导师参与热情持续升温,充分发挥了导师制的优势和作用。

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发掘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专业,书院导师可以说是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在这片土地上,导师与学生的故事每天都在生根,发芽。

那些年 我们在南科大遇见的导师

融亦鸣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机械与能源工程

暖男导师给我长辈般的关怀

郑昌雄

致新书院2016级学生

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融老师的学术成就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

却是导师对我生活上

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

去年临近期末的时候,郑昌雄发烧了,一个人在外面,也不知道和谁说。于是拿起手机,在联系人里翻了半天,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导师。

原本郑昌雄只是想说明下情况,但融老师立即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到了他的宿舍。在反复确定郑昌雄不用去医院之后,融老师便坐下陪郑昌雄聊起了家常。

“虽然生着病,但是聊的还是很开心。”即使在他乡,也依然感受得到家的温暖,郑昌雄想这大概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最好写照了。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融亦鸣院长

生活中,融老师就是“暖男”。他一有空就会和同学们聚会吃饭、出去游玩,平常也经常给大家发一些叮嘱。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吐槽学习的压力,没想到融老师看到了,也记在心上了,到了周末的时候,他就约了我一个人吃饭。而当时他前一个晚上才出差回来。”郑昌雄说。

在平常的交流中,融老师也经常鼓励同学们注重培养发展自己的兴趣。“是融老师坚定了我想学电子系的信念的。”昌雄说。

导师语录

“感兴趣的事情,你会愿意花更多的精力上去,而且学的还很快。对于那些不感兴趣的,不能说不去学,也应该涉猎一番,各个方面的知识结合,会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更大的帮助。”

刘青松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导师教会我要像对待爱人般对待科研

王煜寰

致诚书院2016级学生

刘老师说

科研就如同婚姻

假如一个人以结婚为目的

随便找一个伴侣

那么这两人婚后的生活

可能会遇到比较多波折

但两个人如果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

他们的婚姻关系往往会更加牢固

刚进入大学时的王煜寰,一心希望自己能早日进入实验室,争取在大学期间就取得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但对于应该选择什么专业方向,煜寰心中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

带着疑惑,王煜寰找到了自己的书院导师刘青松老师,但刘老师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为煜寰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科研就如同婚姻,假如一个人以结婚为目的随便找一个伴侣,那么这两人婚后的生活可能会遇到比较多波折;但两个人如果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他们的婚姻关系往往会更加牢固。”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刘青松教授和王煜寰系系主任

致新书院院长

煜寰在听完刘老师的建议后豁然开朗,他明白到搞科研,欲速则不达,在刘老师的建议下,王煜寰在大一的一年里广泛地涉猎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最终也如愿选择了“心中所爱”——物理学作为自己的专业。

除了学习,刘青松也非常关注学生在生活上的多元发展。

在导师的影响下,王煜寰非常热衷于参加课外活动,他是学校阿卡贝拉队的男中音,经常代表学校到不同地方演出;他也是一名运动健将,在去年的校运会上,王煜寰拿到了跳高项目前八的成绩。

导师语录

学习不能局限于具体的学科知识,关键在于培养多元的科学思维。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事情,要像计算机一样,要做到多线程多任务操作,不能因为遇到一个困难就把手头上所有事情都丢掉。

万敏平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力学与航空航天系副教授

我很庆幸,在大学里遇到这样一位导师

徐海文

树礼书院2016级学生

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南科大

选择了万敏平作为自己的导师

南科大规定每个学期初每位导师都需要在学生选课之前进行面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意见,并在学生选课表上签字确认。

万敏平每次签字之前,总会细致地审读学生的课程计划,并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给学生提出建议。

“对于选课确认,万老师从来不会敷衍了事。”海文介绍说,“每次选课之前,万老师都会和我面谈,并且根据我上学期考试的情况和已经获得的学分给出自己的建议。导师任务那么重,但还如此细致地指导我选课,说实话,真的很感动。”

海文还是一个“非典型理工男”,学习以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学生新闻社里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都出自海文之手。热爱摄影的他,对艺术创作总保有巨大的热情。

导师语录

多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以拓展自己的视野。

魏志毅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生物系副教授

一位导师,两份收获

李承翔

致诚书院2016级学生

这种感觉就好像有

两位导师在帮助我一样

无巧不成书,魏志毅的爱人余聪也任职于南科大生物系,同时也在致诚书院担任书院导师。于是,魏老师和余老师会经常一起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交流活动:梧桐山、塘朗山、大鹏古城都遍布了他们和学生的足迹。遇上节日,魏老师夫妇还会邀请不能回家过节的同学们一起聚餐。

由于魏志毅老师和余聪老师的学生都在同一个微信群里,一来二去,同学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了,生活或者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会在微信群上提出,魏老师和余老师也会主动给他们反馈。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魏志毅老师(右)和余聪老师(左)

魏老师还非常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南科大的导师制一大特色是导师选课制度,每个学期初,书院导师要根据学生上学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的发展意向,为同学们提供选课建议和意见。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整体绩点还不错,在选择课程时没有抓准自己的强项和短板,在真正开始课程学习后,容易出现跟不上进度的问题。

每次提出选课意见前,魏老师都会仔细分析学生们在过去一个学期的考试成绩,找出他们所擅长的科目和短板,再根据这个实际情况对学生所选的课程提出自己的建议。在魏老师的帮助下,李承翔一年多的选课之路都比较顺利,基本能做到“学有余力”。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两位老师在导师分享会现场和同学们交流

“魏老师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每次见面,他都会主动了解我的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在选课的问题上对我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李承翔介绍说。

除了学习之外,魏志毅老师还非常注重对同学们的世界观的引导,魏老师经常教育同学们,要胸怀他人,以助人为乐。在导师的影响下,李承翔也养成了热心肠的好习惯,比如在大二上学期初,有一部分同学来不及参加学校统一进行的港澳通行证办理活动,李承翔就把自己如何到南山派出所办理通行证的经验详细地分享给了小伙伴们,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导师语录

要胸怀他人,以助人为乐。

书院导师:南科大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 南方科技大学 ---

新媒体中心

文字 | 致诚书院 蓝海、顾心怡、黄子民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