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要说中国一部近代史,绕不过去的一个人,那就是洪秀全,他,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考了数年,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上的村夫,最后在街头结识一个外国传教士,在地摊搞了一本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书,如获至宝地埋头在自己的房中研究,悟出一个“拜上帝会”。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而且,他创立的这个会,在经济发达的老家珠三角地区,因为有钱的、家庭条件好的人,压根就行不通,人家决不会冒着危险去造反,于是,便来到贫穷落后、土著与客家人矛盾激化的广西桂平地区,竟然在短短和几年,一炮打响,立马就成了红人。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这个时候,在他的倡导下,响应者云集,正如《清史稿》对他的评价: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号定都,立国逾十馀年,用兵至十馀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成则王,败则寇,故不必以一时之是非论定焉。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洪秀全确实是一名英雄豪杰。起因很简单,通过读书考不上,不能出人头地,利用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化,自己创立的这个会就能摆平,大家都信了。 我们从他的书法可以看出,他之所以上不了榜的原因。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他之所以要去广西造反,因为到离家远的地方,所谓菩萨叫远不叫近,周边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知道他的家的底细,知道他家的来龙去脉,知道他读书成绩很差,知道他家里穷,你的号召力就会大打折扣。你要是不信,我带你去他的老家看一看。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洪秀全的老家,在今天的广东的花都大布乡官禄布村,现在看到的是这一座气势恢弘的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其实,他老家的这个纪念馆里的面的一些陈设,除了老家这块地方没有挪动,就在原址之外,其它的都是后人在当年回忆中建设起来的。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洪秀全在老家时的居室

自从洪秀全造反以后,清朝的统治者多次派军队到他家进行了“三光”政策,他家的房子、邻居、祖坟等等,一律破坏,还挖地三尺。尤其是太平天国失败之后,所有的东西更是荡然无存。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今天,依照原样建设起来的洪秀全老家,是典型的清末客家民居的特点,一排六间泥砖、瓦顶木结构平房,石砌墙基,洪秀全的居室是一单间小屋,泥墙,无间隔。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洪秀全老家的房子

这是一间当年非常普通的农村里的民房,看上去非常的简陋、寒酸,这位天王就在这样的房子里,生活了长达30年之久,精力最旺盛的青少年时期在此度过,看到他房中的煤油灯,就知道,他当年为了备考,在这里夜夜攻读圣贤书的情形。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洪秀全老家的农具

不幸的是,白天你得下地种田,只有夜上才有时间读书,直到几年考下来,成绩越考越差,通过科举来改变生活的几率等于零的时候,从道光八年起,屡试不中,思想颇受刺激。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洪秀全老家的农具

在洪秀全的故居里面,摆放了很多的农具,这都是他当年下地劳作的东西,那个时代,你不下地种庄稼,那连吃饭都会成问题,可能最多在过年或者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其余的时间,都是青菜茶饭。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洪秀全老家的厨房

直1843年第五次应试落第后,气得他把孔子的牌位也砸了,阅读了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便与冯云山、洪仁玕等人在家乡组织“拜上帝会”,进行造反的前期宣传活动工作。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洪秀全读书时的桌子

这个时候,本来名字叫洪仁坤,小名火秀的他,便自行改名秀全,意思将二字拆开“禾乃人王”,自此以秀全之名著闻于世。他领导的太平天国,以宗教名义发动民变,最后形成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把当时的清朝政府打得顾头不顾臀。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洪秀全读书时的煤油灯

洪秀全自打离开这个老家,来到了广西之后,那可谓是如蛟龙入海,鸡变凤凰了,一下子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众多的人,紧密团结在他的周围,只等他一声令下,万众一心齐奋战,那气势正是所谓所向披靡,开天辟地。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因此,短短一二年的功夫,他便由一位农民,摇身一变成了洪天王,地位转变之快,这真的是犹如做梦一般的迅速,恍如隔世呀。转眼间就建都立国。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进了首都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否定以前老家的土坯房,兴建宫殿替代,建起了尽其奢华营造天王府,天王府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气势磅礴的天王府

当农民时,年近四十,结婚已经久远的妻子自然是年长色衰,于是广纳后宫佳丽,因为天王府里的工作人员都是由女子组成。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老家洪秀全结婚时的蜡像

以前老家当农民种田时,自己的话基本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听。成了天王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一言九鼎,有无可比拟的特权,对手下的人如杨秀清的骄横,造成他和诸多朝臣的积怨,也导致洪秀全的不满,终于酿成了一场灾难——天京事变: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下和太平军精兵两万多人被韦昌辉滥杀。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洪秀全当了十一年的太平天王,天国失败,人亡政息,后人总结失败原因,清政府残酷镇压,外国侵略者联合绞杀,农民起义的局限性等等,但更为重要的一点,如忠王李秀成总结天国十误:我主模范带头作用,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也都忙着瓜分权利和金钱,早就把初心忘得一干二净,最后灰飞烟灭!

洪秀全故里行,领悟他创建太平天国运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真谛

就这样,席卷大半个中国,占领富庶江南十多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除了留给那个时代战争创伤,人民流离失所的苦难之外,留给后人的更多是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