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子到日本竟然可以兩個月速成拿到大學畢業文憑?

帶著以彌時艱的願望,甲午戰爭後的清廷,積極鼓勵留學生留學日本。1900年,被八國聯軍趕到西安的慈禧太后,回鸞後也不得不支起推行新政的幌子,但是推行新政需要人才,派遣留學生留學日本遂成為熱潮。當時,日本國內的一些政客從培植親日代理人的立場出發,也以“善意”的姿態吸納留學生。這兩個方面,奠定了留學日本成為熱潮的政治基礎。

中國學子到日本竟然可以兩個月速成拿到大學畢業文憑?

留學日本成為熱潮,日本人為了自身的利益,也推出了雙軌制教育。即為成年學生開設速成科,學制半年至一年,課堂上配翻譯,課程集中在最熱門的軍事、警務、師範等;為較年輕學生開設普通科,學制三年,提供日本學校的標準課程。

速成科就是日本推出的速成教育。當時,推動速成教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甲午戰爭的失敗,中國人對國內近代化的遲緩感到焦慮,進而謀求革新,開始捨棄向西洋直接學習,轉而向取得西學要領的日本學習,所以希望日本提供速成教育。

在吳汝綸考察日本教育期間,敏感的日本媒體似乎從一些政客、教育家的談話中嗅到了一種動向,很多報紙、雜誌也跟著鼓吹速成教育。

朝廷中一些洋務派官員也積極呼應。張之洞為此上奏朝廷,提出速成教育可以在短期內為朝廷培養實用人才,為剛起步的新政改革提供急需的人才。為推行速成教育,朝廷除了派遣官費生外,還鼓勵自費生留學日本。

日本教育界的建議,清政府積極推動。教育速成給留日學生這樣一種想象,認為到日本學習一年半載就可獲得文憑滿載而歸,回國為朝廷所用,從此高官可做,駿馬可騎。

中國學子到日本竟然可以兩個月速成拿到大學畢業文憑?

推行速成教育,於日本教育界而言,大批湧來的留學生可以為日本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何樂而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專門為中國留學生設立的各種速成班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成城學校、東京同文學院、弘文學院、早稻田大學都開設了速成班。

日本的一些學校為吸引中國留學生甚至出現了惡性競爭的局面。甲校提出一年就可以完成學業,乙校就宣揚八個月拿到畢業文憑,丙校則信誓旦旦地宣稱半年足矣,更為荒唐的是,有的學校說一兩個月就可以完成學業,拿到畢業文憑。

速成教育雖然使一些人獲得了畢業證書,但到日本後他們都學到了什麼,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樣的教育方式,顯然有著急功近利的功利色彩。面對這種問題多多的速成教育,駐日大使楊樞在給清政府的《密陳在東情形折》中說:“挾利祿功名之見而來,務為苟且,取一知半解之學而去,無補文明。”

留學生速成教育欲速則不達,清政府逐漸也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1906年,端方和戴鴻慈在聯名寫的《條陳學務折》中,向朝廷說明,留學生教育速成,一些留學生到日本後,並不是真心向學,只是貪圖留學虛名,整日裡吃喝玩樂。他們這樣在日本呆上幾個月卻可以獲得文憑。這樣的學生沒有學到應該學習的知識,對國家的振興自然不會帶來什麼幫助。

端方和戴鴻慈的聯名奏陳,並非空穴來風。當時,在日本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已經達到一萬餘人。但這些學生中,大多是在速成班學習,有60%左右,而在普通科學習的不過30%,還有一部分到日本後因為各種原因中途退學,真正進入日本高等院校的不過4%左右。端方的奏章中還說,這些學生到日本後,學習一年半載,往往語言都沒有學會,專業技能更是一知半解。甚至有的學生到日本後根本就沒有接受教育,只不過花錢買一張文憑騙取朝廷而已。

中國學子到日本竟然可以兩個月速成拿到大學畢業文憑?

鑑於速成教育問題多多,清廷不得不於1906年出臺了新的留學章程。要求到日本留學的學生需具有中等以上的學歷,一定的日語能力,通過各地的審查到日本留學。此外,朝廷要求各地停止向日本派遣速成留學生。

1907年留日學生已見減少,1909年約有5000人,其後更銳減;隨著1911 年辛亥革命爆發,留學生幾乎全部返國。這一時期的留學生雖然在數量上下降了,但是留學生受教育的質量卻在不斷上升。留學生已經從為“普通學”而留日轉變為“專門學”而留日。由於大家非議速成教育,主張先學好日語才去留學,以便接受專門的教育,於是,為留學做準備的日語教育在中國興盛起來。

以上內容節選自《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學生歷史現場》

中國學子到日本竟然可以兩個月速成拿到大學畢業文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