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元之吉林铜元

光绪二十七年底,清廷肯定闽、粤两省所造铜元,命令沿江沿海各省总督、巡抚依闽、粤两省铜元制作的规范仿办。光绪二十八年,吉林将军长顺奏准设立铜元局,初期学习江南飞龙制作了“每元当制钱十个/二十个”背版为飞龙的铜元,由于制作技术欠佳,模具经常损坏重刻,所以版式极为复杂,伍德华曾分出约750个不同版的飞龙当十铜元,可惜没有发表过相关的文章。此外,据马定祥的回忆,民国时期有位号称“吉林铜元大王”的俞让卿先生(盐商),也曾收藏约700版的吉林铜元,但也没有留下任何的记录。所以这位“吉林美女”自古就“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包含伍德华、俞让卿、秋友晃等在内的众多中外高手曾前仆后继热烈地追求,虽皆拜倒吉林铜元研究的“石榴裙”下,但迄今泉界仍无自圆其说的统一分类。然而,日人秋友晃的吉林飞龙铜元分类法,是目前较有可能突破的方法之一,其采用的“龙刺DNA”法,较符合计算机科学分类的方法,很有可能是破解这道难题的“敲门砖”。

(1)吉林当制钱十个飞龙铜元分版

吉林当十可分“大字”、“中字”与“小字”,从数量多寡来说,中字最少,其次大字,最多为小字。

(2)吉林当制钱二十个飞龙铜元分版

吉林铜元飞龙当二十,以往国内藏家概分“大字”与“小字”版,秋谱还有“中字”版,秋友晃当时在编写“吉林谱”收集图片样本时,除了整理自己、日本、港台地区藏家提供的拓片外,还参考了一本小册子《The copper and Brass Coins of KIRIN byEdgar J.Mandel》,里面收录了当十79枚,当二十8枚的照片,秋谱“中字体二十个”的图就是来自该书。从字体的脉络来看近似“大字十个”,推论用“大字十个”的字戳制作“中字二十个”的模具,只短期流通,存世数量极少。

(3)其他吉林飞龙铜元特殊版

吉林版别复杂众多,迄今仍很难以逻辑分类清楚,但其中一些区别特征明显或版别名称简单易懂的,就很容易成为吉林版别的名品,如“吉林无龙珠”、“吉林CASHIS”、“飘带向下”,等等。

清代铜元之吉林铜元

网络配图

清代吉林铜币

吉林飞龙黄铜元

东北清代铜元珍品收藏历来有“奉红吉黄”之说,即红铜奉天与黄铜吉林的光绪元宝铜元,皆是少见的珍品。吉林与奉天铜元刚好相反,红铜多而黄铜少,历来就是藏家汲汲追寻的对象。

吉林银币风格的坐龙铜元系列

光绪三十四年,吉林银圆局并入奉天厂成为“东三省制造银圆总局”,从当时所制的吉林银圆、铜元风格来看,奉、吉两厂虽在管理上已合并为一家,但并没有实质整合集中于一地,吉林厂当时仍在运作,只是行政上隶属于东三省局,相当于该局的一个分厂。根据光绪三十四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奏请:“将宝吉局归并银圆局,搭铸铜元。”了解到这是指将原做铜元、制钱的宝吉局并入银圆局,而这银圆局是已归属于东省局的原吉林银圆局。所以在光绪三十四年间,吉林飞龙铜元就改变成类似吉林银币坐龙的风格,产生了“面中满文二十个(旧版)背坐龙”吉林铜元与全新版的“面中花叫十、当二十背坐龙”吉林铜元。民2年(1913年)底各省造币厂的铜元产量调查中,吉林厂从光绪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止,共造二十文约178万状,十文约1.3亿枚与二文近98万枚。

宣统元年(1909年),吉林厂先开制“己酉中花大清铜币背坐龙”铜元,尔后仿照内地大清铜币标示省名,改制“己酉中心吉大清铜币”,更能说明这类风格的铜元与银币都属吉林厂所制。但不知是何原因,吉林大清铜币的龙图从未采用过总厂的部颁样式,而仍然沿用原来光绪元宝的吉林银币坐龙样式。

东三省大珍铜元

大收藏家耿爱德曾发表“造币分厂中心吉鸡爪龙”一钱四分四厘银币,认为是天津分厂所制,从此坊间钱币书籍皆将此币与铜元大珍“己酉中心吉大清铜币鸡爪龙”样币都归为天津分厂所代制。但是经由考证相关资料,得出结论:该币不可能是天津分厂所造。

第一,己酉鸡爪龙(旱龙)铜元的流通版,泉界历来认为是奉天厂所造。

第二,“造币分厂”在宣统元年时还有九处,当时的正式名称不叫分厂而称“度支部造币某(省简称)厂”,宜统二辛四月裁撤津、汴、闽三厂,存留的六厂改名为度支部造币分厂。故所谓的“天津或直隶造币分厂”的名称在宣统年间根本不存在,只接近于光结三十二至三十三年间由北洋局改称的“直隶户部造币分厂”。

根据前节描述的己酉中心吉大清铜币坐龙铜元,由隶属“东三省制造银圆总局”的吉林厂所制,所以己酉中心吉鸡爪龙样币的出处,有下列两种可能。

第一,度支部奉天造币分厂为所管辖的吉林厂所设计并代制的样币。

第二,度支部奉天造币分厂设计模具,提供给所管辖的吉林厂试制的样币。

清代铜元之吉林铜元

出处:《百年铜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