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新一輪開放大平台!經濟日報點讚寧波!

今天,經濟日報第4版“聚焦‘一帶一路’五週年”專欄刊發《寧波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大市場》,報道了寧波成為中國首個16+1經貿合作示範區,以中東歐國家市場為突破口,對接“一帶一路”大市場,推進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

構築新一輪開放大平臺!經濟日報點贊寧波!

以下是報道全文:

8月6日14時20分,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的集裝箱碼頭,伴隨著龍門吊懸臂的抓取調運,一個個集裝箱井然有序地碼入“拉帕洛號”。未來一個月,這艘來自地中海航運公司的巨輪,將把寧波的貨物送至伊斯坦布爾港、比雷埃夫斯港……

5年來,一艘艘中外貨輪自寧波舟山港啟程,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延伸至更遠處。而在港區腹地,寧波也成為中國首個16+1經貿合作示範區,以中東歐國家市場為突破口,對接“一帶一路”大市場,推進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

港口讓世界不再遙遠

截至今年7月,寧波舟山港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架起貿易通道,開闢集裝箱航道249條。2017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0.1億噸,成為全球首個貨物吞吐量突破10億噸的超大港,貨物吞吐量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寧波舟山港與沿線近20個港口締結友好港。

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蔣偉稱,寧波舟山港已成為東南亞國家輸往日韓、北美等地國際貿易貨源的樞紐。

作為寧波舟山港一名從業30多年的一線引航員,潘國華深感發展之快:“1985年,公司引航員不足10人,2013年發展到130人,現在有170多人。”同時,停泊港口的船隻噸位越來越大,承載量與日俱增。2013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只有8億噸,2017年突破10億噸;2013年,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只有1735萬標準箱,2017年提升至2461萬標準箱。2017年,寧波舟山港累計作業1.8萬標準箱以上超大型集裝箱船舶超過700艘次,萬噸級以上船舶平均每天進出近百艘次。

2013年,寧波航運交易所針對“一帶一路”經貿參與者的實際需求,研發了“海絲指數”。2015年寧波航交所“海絲指數”成功登陸波羅的海交易所,成為首個登陸波交所的中國指數。該指數通過可量化的評價指標,記錄進出口貿易和雙向投資情況,為沿線國家貿易、投資、運輸等領域的市場參與者提供依據。

在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一角,數千輛高檔進口車排列得井然有序。作為浙江省唯一的整車進口口岸,隨著進口汽車關稅下調,更多平行進口汽車批量湧入梅山保稅港區,平行進口車市場正迎來銷售旺季。“從長期看,‘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對我們企業發展是非常好的機遇。”中信港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文化告訴記者,一些車輛主要經由中東進口,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加快,公司同沿線國家的合作更加緊密,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的普及度也有了很大突破。此外,梅山快捷的通關速度,也讓他對當時的落戶選擇頗感欣慰。目前該公司到港的平行進口車數量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50%,預計全年增長將超過30%。

構築新一輪開放大平臺

近年來,寧波進口商品中心不斷擴大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形成了寧波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寧波保稅區進口商品市場兩個片區聯動、線下實體與線上電商兩類展銷平臺並存、批發業務與零售業務兩種方式兼營的多元化經營格局。目前,中心共集聚企業1400多家,今年上半年實現進口額7.1億美元,同比增長69.5%,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實體進口消費品交易平臺之一。

寧波正成為中東歐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之地。以中東歐市場為突破口,寧波將經貿合作作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壓艙石和助推器,不斷提升寧波在“一帶一路”貿易格局中的優勢。2017年,寧波與沿線國家貿易總額為292.8億美元,在同類城市中名列前茅,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比重呈逐年上升勢頭。截至去年底,寧波市累計批准“一帶一路”沿線境外企業和機構590家,核准(備案)中方投資32.1億美元。

在開放發展道路上探路先行的寧波,如今已與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投資貿易關係,與國外97個城市、“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城市締結了友城關係。

站在新一輪對外開放的起點上,寧波正以先行者之姿,加快構築開放大平臺、建設開放大通道、提升開放大載體、優化開放大環境,全力創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積極打造“一帶一路”樞紐城市,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更為便利、更加互惠、更富成效的新型貿易規則經驗與模式,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多“寧波解法”。

為企業“走出去”提供經驗

背靠深厚的產業集群及強大的臨港經濟優勢,目前寧波共有各類市場主體89.3萬戶,境內外上市公司88家,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20家,民營經濟創造了約70%的經濟總量、75%的稅收、85%的就業崗位。民間資本可用總量1萬億元以上,“走出去”民間資本遍佈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總量佔比達到20%以上,是全國第4個境外投資額超百億美元的副省級城市,成為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

“‘一帶一路’建設既需要依託國有企業資金雄厚、國家發展意圖清晰等優勢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也需要充分發揮民營企業體制機制靈活、運營手段多樣的優點。”寧波市發改委副主任劉興景說,寧波有能力為全國企業更高水平“走出去”、探索與沿線國家合作新機制提供經驗示範。

以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設有10餘個生產基地。“這些工廠主要是向整車企業提供汽車零部件。我們在東歐地區還有一些生產工業機器人的工廠。這些企業員工將近5000人,每年銷售額接近50億元。”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志明告訴記者,“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這些地區的潛在優勢將更加突出,我們加快走出去就是想提前佈局,贏得商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