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多源一体的中华文明是众多支流融汇而成的浩瀚江河,我们把目光放到两千年前的

大西南

从三星堆到夜郎、古滇

1980年代突破性的三星堆考古所揭示的古蜀文明震惊了世界,我们今天仍对古蜀人的历史知之甚少。还有多数人仅从成语有知的夜郎国,也位于西南部的贵州境内,建国后在毕节市赫章可乐村同样发掘了夜郎国遗址。

“ 汉孰与我大”?这是夜郎王对汉使的无知之问;殊不知此问最先出自另一西南古国—滇国国王之口!为何流传下来的不是“滇王自大”?因为滇国本身就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国家。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史记》

张骞出使西域归来之后,根据方位和在大夏国(今阿富汗)看到来自身毒(印度)产自四川的筇竹和蜀布,推测西南到印度有更近通道,公元前122年汉武帝遣使专程去寻找,路过滇国与夜郎,二国国王同有此问。

古滇国范围集中在云南滇池抚仙湖星云湖之间的狭长地带。都城在今昆明市晋宁县。自1955年起一直持续到现在的考古挖掘在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呈贡天子庙、澄江金莲山四个滇池东南岸小山丘下出土了丰富的地下文物。滇池东南岸是古滇文化的重点分布区,也是东南亚青铜文明的一个中心。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公元前279年的战国时期,楚国遣大将庄硚率领一支队伍到达滇池地区,征服了当地人。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这里,庄硚做了“滇王”。汉使访滇的十三年之后(109B.C.),汉王朝发巴蜀兵数万人征古滇国,兵临城下之际当时的滇王降汉,汉武帝在“滇王”统治区设置了益州郡,并赐给滇王金印,仍让其管辖这片地区。1956年,这枚金印在石寨山被发掘出土,可称是类似殷墟考古的又一次对《史记》内容真实性的完美证明。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1956年挖掘出土《史记》中记载的滇王金印

从考古探秘古滇人

出土的大量文物显示其青铜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也可以让我们从中一窥古滇人的社会生活与神秘文明: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西汉时期鎏金八人乐舞扣饰(石寨山出土)

乐舞人物为巫者,其他青铜扣饰显示他们与迫于秦人压力从甘青地区南迁的

氐羌部落发生过融合。但土著古滇人的身份我们仍知之甚少。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西汉时期牛纹铜鼓

古滇人记录历史的方式非常特别:他们把重大的事件场面做成青铜雕塑作为贮贝器的盖子,这个器物的实际用途就相当于现在的存钱罐。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叠鼓形战争场面贮贝器盖

上面的器盖上饰有一组人物,反映了滇族与敌人昆明族军交战的场景。雕铸人物13人,马一匹。其中一方是椎髻的滇国将士,一位通体鎏金的骑马将军,四周为一群装备精良的士兵;一方为辫发的昆明人,均为步兵,似乎装备不如滇人,已被击败。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宗教仪式:车内坐者为女巫

这个贮贝器显示了女巫在他们宗教仪式中的重要地位。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还有众多贮贝器显示他们居住的房屋是一种奇怪的倒梯形杆栏式建筑。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贮贝器猎头场景:左侧被绑缚者为俘虏

上面的贮贝器还显示了滇国一个被称为猎头的骇人习俗:滇人举行女巫主持的盛大仪式,杀死敌对方的俘虏进行活人祭祀。此外,也有人推测抚仙湖发现的水下祭台式建筑也与古滇文明有关。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在云南、越南寻找滇人后裔

在西汉征服这里不久,古滇人却神秘的消失在历史中去了。他们从何而来,谁是他们的后裔呢?民族人类学者开始了艰难的寻找。

首先使人想到的是同样具有女巫信仰的花腰傣,然而古滇时期还没有西双版纳的傣族部落,古滇的习俗无法传到那里。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当中, 的确有一个民族存在猎头习俗,就是佤族。但通过考察,发现佤族的猎头是庆祝丰收的偷袭行为,佤族世代山居也不同于傍水而居的古滇人,佤族的杆栏式建筑也与古滇的样式大为不同,所以基本否定了他们与古滇人存在渊源。

云南无法找到,考古学家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临近的东南亚。在越南的东山文化考古出土了大量与滇文化类似的铜鼓,铜鼓上面滇人特有的长独木舟的纹饰也基本一致。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在接下来的深入探究中,还发现更多的细节让研究者们大吃一惊,在东山文化的铜鼓上,赫然刻有古滇样式的屋脊呈马鞍形高高翘起的杆栏式建筑。此外,装束发饰、铜剑铜戈、羊角纽钟也都出奇的一致!东山文化几乎就是滇国社会生活的翻版。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东山文化铜鼓上屋脊呈马鞍形翘起的杆栏式建筑

考古与历史学者就此推断:当年西汉征服滇国之后,一部分尤其是上层的滇人不愿接受汉朝统治,选择向南迁徙,在越南红河流域形成南迁的第一个定居点。同时学者也发现,滇人到达这里这前,东山就已经是一个很发达的文明了。东山文化也显示出部分不同于滇文化的特征,如还有一种圆形杆栏建筑,在今天的越南仍然比比皆是。而滇式的杆栏建筑却也从未发现过。南迁的滇人到底去了哪里?他们是今天的什么人?

意外的收获—考古所见的夜郎人南迁

这时在柬埔寨的波赫发掘出古滇和东山文化一样的铜鼓,正当专家揣测会否可能是滇人南迁又一个落脚点时,又了解到波赫出土的每一个铜鼓里都发现一个下葬者的头骨,这种被称为套头葬的奇怪葬俗把类似的文化指向夜郎国的赫章

可乐文化而不是古滇国。柬埔寨的遗址反映出汉灭夜郎后,部分夜郎人南迁中南半岛的史实,这在史料中有所记载,终于发现考古的证据。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从云南滇池到苏门答腊沙摩西岛

一则来自印度尼西亚

的消息给这一问题带来了决定性的转机: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上,部分居民至今还住在古滇式杆栏建筑里。专家赶到位于苏门答腊北部马达高原的多巴湖畔,湖中的沙摩西岛是印尼少数民族巴达克人的故乡。在这里发现古滇青铜器上的船形屋一排排的在现实中展现!连角度和花纹装饰都别无二致!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沙摩西岛上的拉达克族杆栏式建筑群

拉达克居民只能记起祖先是从印度支那半岛迁徙而来。专家发现拉达克人也有猎头的习俗,这与古滇人非常相似。拉达克人还是食人族,猎头祭祀完后还要分食敌人的身体,他们相信这样做会增强自己的勇敢和力量。最后一次进行这一仪式是在1816年,后来在荷兰传教士的劝解下得以废除。

当拉达克人跳起舞蹈,就好像前面鎏金带扣上的场景再现。至此人们已无法否定他们与古滇人之间存在渊源。拉达克人还保留着二次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拉达克人舞蹈

葬习俗,即先将死者埋入土中,三五年后将遗骨挖出再进行一次更为正式和隆重的葬礼。这种葬俗在华南早期的百越人中也很常见,而越人正是学者对于古滇人族属的最大可能的推断。

经过对拉达克人的基因分析,他们的确是操南岛语系语言的百越人后代,目前,对云南古滇人的遗骨进行基因检测尚存在一定困难,日后如果完成检测、比对并获得生物遗传学的可靠证据,就可以确切讲述一群人从两千年前的古滇国翻山越海迁徙到苏门答腊的传奇故事。

西南民族史研究新突破:古滇人后裔和夜郎人踪迹现身域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