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流水席,吃啥很重要,比吃更重要的是啥你知道嗎

一個村裡住的,都是上百年的鄉親

雖然一個村裡幾十家人有好十幾個姓,但王家跟李家是親家,李家跟張家又是親家,算來算去村裡人都是沾親帶故

就算不 是一個村的只要是一個姓,都會說出“500年前是一家”這句倍感親切的話

農村的流水席,吃啥很重要,比吃更重要的是啥你知道嗎

500年前是一家,尋根處

所以不管是誰家有喜事,都是全村人的事

流水席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全村人一起吃飯,想想就熱鬧

過去村裡都窮,流水席裡有難得一見的肉丸子,有豬肉燉粉條,還有香噴噴的大米飯,所以吃流水席那時候是解饞的好機會

農村的流水席,吃啥很重要,比吃更重要的是啥你知道嗎

隨禮的錢不能少,做為回報就多吃點好吃的吧

有孩子的,基本都帶著孩子去

孩子們可能不在乎吃的什麼,不過全村小孩能一起玩,那是件無比美好的事情

在這裡吃飯,桌子可能是用的自己家的,因為桌子是全村借的,碗可能也是用的自己家的,因為碗也是全村湊的,筷子可能用的鄰居家的,因為筷子也是全村各家共同積攢到一起的。

農村的流水席,吃啥很重要,比吃更重要的是啥你知道嗎

真是一家的喜事,就是全村的喜事,村裡做菜最好吃的,當然會被請去當廚師,平常在家裡很少能吃到的油炸丸子,紅燒肉,都可以吃個痛快。

農村的流水席,吃啥很重要,比吃更重要的是啥你知道嗎

比吃更重要的,是流水席承擔的使命――儀式感。流水席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想想不知道從多久以前的祖先就以這種方式來辦理紅白喜事,流水席吃了不知幾百年還是上千年,以前農村親戚們住得分散僻遠,加之交通不便,因此往往要走很久才能到達祭奠的地方。這時客人往往又累又餓,主人便做飯擺酒為客人洗塵。由於客人們出發有先後,行程有遠近,不能同時到達,於是便設流水席,即吃即走,既方便了客人,又減少了主人多次備宴的工作量,於是這每逢紅白喜事必開流水席的規矩就這麼代代流傳下來了。及至後來,變遷成為農村紅白喜事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之一。

農村的流水席,吃啥很重要,比吃更重要的是啥你知道嗎

如果說以前農村流水席是因為沒有酒店只能在家裡自己做流水席,另外因為在家自己做流水席比較省錢,而現在完全不一樣了,現在農村已經越來越富裕了,去酒店辦酒席也不差錢了,但農村還是喜歡這種全村人在家裡吃飯的感覺,這種感覺去飯店是找不到的,希望這種風俗能一直傳下去,這種鄉情能一直傳下去,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能體會到這種文化、這種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