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台意见推进文创产业创新发展 主攻“数字创意”和“内容版权”

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池梦蕊)8月21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介绍了《意见》出台的相关背景,北京市文资办介绍了《意见》的主要内容,并就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了解答。

文化创意产业(以下简称文创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新时期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据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介绍,北京市自200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文创产业以来,十余年间,文创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全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3908.8亿元,文化企业超过25.4万家,规上法人单位实现收入1.6万亿元。2018年1-6月,文创产业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规上法人单位收入达8493.4亿元,同比增长16.6%,文创产业已成为首都高精尖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意见》立足首都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共包括“总体要求”“优化构建高端产业体系”“组织实施产业促进行动”和“保障措施”等四部分内容,聚焦重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凝聚力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协同联动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推动文创产业高端化、融合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力求为北京文创产业的未来发展锚定方向、指明路径,推动文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时期北京应当发展什么样的文创产业?《意见》中明确构建了由“两大主攻方向”和“九大重点领域环节”组成的文创“高精尖”内容体系。其中两大主攻方向分别指“数字创意”和“内容版权”,一者强调科技创新的功能支撑,一者突出文化内容的价值引领。在明确主攻方向的基础之上,提出重点打造创意设计、媒体融合、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动漫游戏、演艺娱乐、文博非遗、艺术品交易和文创智库等九大重点领域及其重点环节。

“内容是发展的核心,版权是转化的基础。”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赵磊介绍,近期很受欢迎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都是北京的文化企业出品的作品。

为全面激发北京文创产业发展动能,《意见》还提出九大产业促进行动,从文化空间拓展、重点企业扶持、重大项目引导、文化消费提升、文化贸易促进、文化金融创新、文化品牌集成、服务平台共享以及文创人才兴业等方面,提出各类激励引导措施,为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此外,在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政策体系、加强资金用地保障等方面,《意见》也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

据介绍,《意见》是近年来北京市首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的文创产业政策,明确了新时期首都文创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为构建高精尖结构体系、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了新的着力点和增长点。

余俊生表示,自去年起,北京市陆续发布《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及规范管理办法》、《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支持文创产业发展,下一步,北京市有关部门将加紧出台提升文化科技融合水平,促进影视、音乐等重点行业领域发展的具体政策,各区也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在《意见》指导之下,形成以行业政策为支撑、各区配套政策为基础的“1+N+X”政策体系,并完善落实各类保障措施,推动《意见》尽快落地实施、释放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