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前段时间,吉林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晓的一段演讲,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很火:

如果展开一幅世界经济地图,你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如美国出口的是金融服务,日本出口的是制造业技术,中国人出口的是劳动力,欧洲人出口的是古老的贵族文明积淀下来的审美,几乎所有的奢侈品都来自欧洲。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审美是一种历史积淀,前提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对个人而言,审美是一种品质和修养。一个审美能力低下的民族不仅素养、品格不高,道德水准也会有问题。

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李晓教授

01

李晓教授说:

“今天,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人的标准,基本上就是服饰与行为。

相对于其他亚洲人,中国人的服装搭配比如衣裤、鞋帽、鞋袜等的搭配基本是不合体的,远远一看便知道是中国人,在亚洲人里韩国人喜欢穿着鲜艳,穿的素雅且搭配合理的多半是日本人。”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我想起前段时间被吐槽的中国女人的“丝袜审美”。

很多女人喜欢穿丝袜,尤其黑丝,而根本不管自己身材如何,大腿粗细是否恰到好处,身材比例是否很好,其它衣物搭配起来是否和谐。

只是单纯地觉得,其它女人都穿了,我也穿。而且丝袜代表着性感,魅惑,于是一股脑,全穿丝袜。

的确,有些女人穿丝袜,很性感,很美,凸显曲线完美的身材。但绝大部分女人,其实并不适合穿丝袜。

在大街上,你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大腿粗壮的人,穿着单薄的黑丝,走来走去,再配上一双荧光闪闪的高跟,简直让人无法直视。

你也可以看到那些小腿肌肉发达,身材不高的人,也穿丝袜。即使身材极为不协调,她们也穿,仿佛觉得只要穿了丝袜,就会美。

这一点,连一些明星也不能幸免。

在2017年的微博之夜中,某女星穿了黑丝出席活动。照片发出来,网络就爆了,纷纷吐槽:“真的是太毁形象了。”

大腿稍微有些粗壮,高跟鞋搭配丝袜,愣是穿出了一股浓浓的风尘审美。往台上一站,简直是处处违和,尴尬病都要犯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当然,我无意于吐槽什么,我只是想表述一种现象:当丝袜成为一种流行审美时,很多中国女人,完全是不顾自己身材,不顾自己是否适合,一窝蜂穿丝袜。

这种“丝袜审美”,本质上就是没有审美。这就是为什么李晓教授说,中国人缺乏审美力。

审美力,对于一个人至关重要,关于到这个人方方面面,生活、职场、外在形象。

美学家蒋勋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审美力,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02

缺乏审美力的人,缺乏礼仪感

缺乏审美力的人,给人的感觉,总是缺乏礼仪感。

李晓教授在演讲的时候,提到一个小细节。

很多大学生毕业时,穿着大裤衩,穿一双拖鞋,露出带毛的大腿,披着庄严而神圣的学士服满校园跑。

“这样美吗?这样对学士服尊重吗?对大学、对知识尊重吗?一点也不尊重。”

为什么?没有一种礼仪感。以随意的心态,对待一件庄重的服装,这便是缺乏礼仪感的表现。

微博上有一个很火的故事。

杭州一位27岁的小伙去相亲,和相亲的姑娘约会完回来,主动微信聊天,表示对对方感兴趣,但被姑娘拒绝了。而拒绝的理由是,小伙子穿了一双凉鞋去相亲。

“太随便了吧,我精心化了妆,涂了眼影,你却穿一双凉鞋过来?是不是太过分了!”

别觉得姑娘苛刻,很多人说,嫁人,重要的是内涵。可一个外表都不能拾掇好的人,未必就会有内涵。

更何况,在第一次相亲约会,就表现出随意而没有礼仪的人,在以后生活中,未必对你的生活用心。

我能想象到该男子穿一双凉鞋,可能搭配一条牛仔裤就来的场景。

你会随便穿双运动鞋就去面试吗?一份工作尚且需要花心思打扮,整理妆容和服饰,那么,一份终身大事,为什么就不能多用点心准备。

也许小伙自己不觉得自己随意,“这就是我的生活习惯呀”,对不起,说明你的生活中,实在是缺乏审美,以至于能允许自己穿凉鞋来相亲约会。

缺乏审美力,必然缺乏礼仪感。

审美低下,不愿意改变,邋遢,混乱,那你的世界一定也是邋遢而混乱的。重要场合穿得随意,那你对任何事情,都是没有礼仪感的。

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03

缺乏审美力的人,没有生活态度

日本有一部电影,《盗钥匙方法》。

一个27岁的男生,混得很惨,住在出租屋里,昼伏夜出,没有丝毫作息规律。脏衣服不洗,扔掉满地都是;脏袜子到处乱扔,吃剩的外卖就放在桌子上,蟑螂爬来爬去。打开门,一股恶心味道扑面而来。

最后,这个男生被房东扫地出门。

在一个澡堂,他捡到一个杀手的钱包,杀手遭遇追杀,脑袋被重击,失忆。于是,很自然地,这个男生住到杀手的房间里去。

那是一处在高档小区的豪宅,装修精致,家具、红酒、衣物、鞋袜、甚至连微小的开酒器都摆放妥当,精致到极致。

男生在这里住了不到一个星期,乱得一塌糊涂,衣物乱飞,喝了一半的红酒放在茶几上,空着,吃剩的披萨散落客厅,沙发靠枕被扔得到处都是,蟑螂又出来了。

为什么我讲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缺乏审美力的人,没有生活态度。

你身边应该也有这样的人。无论住什么样的房间,都会把房间弄得很糟;无论穿什么样的衣物,最终衣物都会很脏。

给再多的钱,再富足的物质,他们也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一个能允许自己住所混乱不堪的人,无论富有,贫穷,最终,都会混乱不堪。不是缺钱,是缺乏生活态度。

我想起麦肯锡合伙人李一诺女士演讲中讲的一个故事,她很小的时候,家里穷,父母从乡下调回城市,分到一套四十来平米的小房间,很窄,很破,很脏,很乱。

但母亲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买了沙发,买了桌布,缝制了地毯铺在地上,重新刷了墙壁,让父亲做了一个合适的茶几,亲手设计了房间格局。

四十平米的房子,变成两个小卧室和一个客厅的小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每一次回家,我都感觉到无比温馨、温暖。他们告诉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对生活的审美与热情。”

林清玄先生说:“工匠把一把椅子做到无懈可击,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种出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可见生活品质并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

这就是生活态度,不将就,不凑合,即使贫穷,也要活得有姿色,即使深埋烟火气,也有有味道。有美的欣赏,才会有美的生活。

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偷钥匙的人》剧照

04

缺乏审美力的人,没有生活感知力

演员黄渤喜欢摄影,他的图片往往能抓住某一瞬间的简单画面,再看,觉得无比美好。

有一次黄渤在拍戏,海边,风浪很大。

拍完戏,很累,黄渤沿着海滩走,提着单反,慢慢踱步。忽然,不经意间瞥到海边一块小石头上,一只小虫趴在那儿。

黄渤觉得很有意思,凑进去看。

“我发现它面对浩浩荡荡的海面,好像胸有成竹要做出重大决定,或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黄渤拿出单反,小心翼翼咔嚓,拍下了一只海边小虫沉思人生的画面。

很多时候,人生不是活一个片段,人生是活无数个瞬间,如果你有足够的生活感知力,你回绝躺着一下午,无所事事,头顶蓝天白云是一种美;你会觉得几个老友喝酒撸串看世界杯是一种美;你甚至会觉得上班路上,阳光很淡,风很凉,树荫成群,很美。

多数时候,生命的美意,是以一个个平凡瞬间呈现给你,只有你懂得,才会觉得动人。

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演员黄渤

王小波躺在草地上放牛的时候,觉得生命充满美意。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金圣叹《不亦快哉三十三则》中,令他觉得美好、有趣的,都是细碎的琐事:

“夏日里,披着头,光着脚,自己撑着凉伞遮太阳,看壮汉一边唱吴歌、一边踏桔槔。水一下子汹涌而上,仿佛翻银滚雪。不亦快哉!”

“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 ”

“存得三四癞疮於私处,时呼热汤关门澡之。不亦快哉! ”

在李元胜的一首诗中,他写道: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我还要浪花风起的时候,坐在走廊发呆,直到你眼中乌云,全部被吹到窗外。

这些,都是生活中平凡的瞬间,但也是生命里最珍贵的部分,给你幸福,给你美好,给你温暖。若你懂得,缺乏审美能力的人,内心贫瘠,他们只是麻木地度过一分一秒,日子挨着日子,问题叠着问题,这些瞬间,在他们心中没有意义。

我不希望你麻木地度过人生,我希望你能感受到来自生命的美意,一阵风,一场雨,一个回眸,都是馈赠,愿你能懂。

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05

审美的本质,是对自己有要求

陈大咖刚到北京时,过着典型的北漂生活,很穷,住地下室,每天很早,从城郊挤地铁去中心区上班;晚上下班,再挤地铁回到地下室。

地下室旁边是地铁通过的轨道涌洞,每次地铁来的时候,震动得很厉害,仿佛要塌了,房东告诉她:“不用怕,都是这样的。”

地下室只有一个窗户,窗外是一条步行街道,如果人们走的时候,低头注意看,也许能看到这一小扇窗户,以及窗户里的人。

每天,陈大咖就指着这扇小窗户漏进来的阳光养活自己。

刚搬进来时,十几平米的地下室堆满杂物,霉臭味浓厚,陈大咖不想租,可是掂量了一下自己的钱包,决定租下来。

一个月后,陈大咖把这地方收拾利落,墙壁贴了壁纸,地板贴了地板贴,连窗户都仔细用油漆刷过。十几平米的空间,焕然一新,如果你从跟外面看,你甚至以为他住在民宿里。

他还在小窗口养了一盆多肉,每天细心照顾,“等着它哪天长大,有生命的气息”。

陈大咖说:“我并不是非要折腾,我只是对自己有所要求。”

审美力本质,其实就是这句话,对自己有所要求。

不想穿得邋遢,不想变得油腻,不想把自己的生活过得麻木,不想让自己住的地方变成猪窝,于是,有了种种改变。

陈大咖说:“在一粥一饭中,读众生百态;于一汤一菜间,阅世情冷暖。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

愿你沉浸世间,浸透烟火之后,依然一腔诗意,不负美好。

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06

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看过一篇文章,《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正在来临》。

“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不断做物质加法——为家里添置冰箱,买回电视机,配齐洗衣机,再买辆车……从一无所有的状态到“全副武装”的过程,确实能给人幸福的感觉。但现在,物质空前丰富。

在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什么时代,做减法的时代。

减少你的占有欲,回归到朴素纯真的生活,不再依靠占有财富,获得幸福。正如日本美学作家山下英子所说:“用最少的物质,满足最大的需求。”

在这个时代,审美力,才会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学会去尊重别人,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学会对每一个场合给予相应的礼仪,你的用心,会令人舒服,会收获赞美和富足;

学会活得有态度,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要过得精致一点,再精致一点。常常说,一个人的卧室,能看出这个人的人生。把自己家里打扫再干净一点,再有序一点。无论贫穷或者富有,一个干净整洁,令人舒畅的人,总是受欢迎的;

学会感知生命那些很短小的瞬间。多年以后,树下有风,桌上有茶,你会老去,我会掉牙,是生命力最感动的画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