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营出来的苦难少年成总理 掌握以色列的战争与和平


1982年梅纳赫姆·贝京发动了第五次中东战争,但是早在1978年因为埃及的萨达特突然宣布和以色列和解,此后两人放下双方矛盾,还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他的一生总是掺杂着战争与和平。

有人说梅纳赫姆·贝京的政治手腕很强硬,早年是主张以暴力获得巴勒斯坦的伊尔贡组织的领导人,1977年至1983年又任以色列总理,没有点真本事还真无法做到。

但是他从小就是一个贫苦的少年,并没有任何背景和可以被扶持的资本,他1913年出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出生不久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5岁时一战结束,生活仍旧穷困潦倒。

梅纳赫姆·贝京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参加政治活动了,那一年他才10岁,便投身于犹太复国主义活动,直到193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法律系,他的工作也没有和法律贴一点边。

毕业仍旧参加犹太复国主义活动,3年后他成为了贝塔青年运动波兰支部领导人,第二年年德军侵入华沙,大量犹太人被捕,包括他的父母和兄弟都被逮到集中营后被杀害。

他有幸逃往维尔纽斯才免了一死,可是1940年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时,他以社会危险分子被抓,被判放逐西伯利亚,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获释,又重新有了人身自由。

后来他参加了流亡的波兰军队,从此命运才开始有了转折,他跟随这支部队到了巴勒斯坦,1943年在武装组织“伊尔贡·兹瓦伊·卢米”中担任司令,有了一定的指挥能立。

他在担任伊尔贡这一地下组织的领导人期间,对于英国所托管的巴勒斯坦地区进行了军事抵抗,不仅如此,他还对那些定居在阿拉伯的人民进行恐怖活动,迫使他们离开家园。

1948年戴维·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成立后,贝京依然自行其事,晚年时也就是1982年出发了对黎巴嫩南部的零星侵略,并逐步发展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在1967年六五战争中以色列所占领土的问题上,他以毫不妥协的强硬态度闻名,不过他还是接受了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有关戴维营协议的谈判,也是这个让步让他获得了和平奖。

所以以色列人民很敬重他这个总理,但是在总理任职的第二个任期期间,他发动战争,后来无法掌控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沮丧的同时以沉默应对,国内还出现了通货膨胀,是社会愈加不稳定。

迫于公众压力的施加以及1982年11月贝京的妻子阿莉扎的去世,无疑是对贝京的一记沉重打击,最终在1983年9月贝京正式辞职,全身退出了公众生活即政治的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