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经济边际变化与政策拐点之变—4月PMI点评

4月份景气先行指标出炉,整体来看经济较一季度持平甚至略快。

二季度经济边际变化与政策拐点之变—4月PMI点评


摘要

一、从4月PMI看二季度以来经济边际略有加快

1、生产端、需求端主要分项指数高于1-3月均值;

2、与去年同期相比,仅生产指数、价格指数变化较明显,需求端基本平稳;

3、综合指数—新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保持在此轮景气周期区间中高位;

4、两大库存指数收缩区间继续回落,库存堆叠缓解;

5、新出口订单指数延续景气平稳,高于一季度均值。

二、4月PMI其他三个需重点关注的信号

1、大企业PMI回落,中小企业景气度回升;

2、出厂价格指数回升,关注二季度通胀预期变化;

3、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超预期。

三、再论经济不差下的宏调政策拐点之变

1、降准、政治局会议已向我们传达了政策调控的拐点之变,三大重大修改迎资管新规温和落地;

2、市场此前担心“二季度是全年经济的下行拐点”或将被逐步证伪,维持二季度GDP增速6.8%的判断;

3、“政策紧”、“经济下”的过度悲观预期将在5、6月份经历修正过程。

正文

事件:

中国4月官方制造业PMI51.4%,前值51.5%,预期51.3%,去年同期51.2%;官方非制造业PMI54.8% ,前值54.6%,预期54.5%。

点评:

一、从4月PMI看二季度以来经济边际略有加快

(一)生产端、需求端主要分项指数高于1-3月均值

1、4月制造业PMI为51.4%,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高于1-3月均值51.03%。高于去年同期值51.2%。这说明PMI所预示的经济环比变化与去年4月基本持平,略高于一季度(图1)。

2、生产指数为53.1%,与上月持平。较1-3月平均值回升0.7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值53.8%。这印证我们此前提出的“开工延迟会集中释放,生产、投资会从一、四季度向二、三季度压”。

3、新订单指数为52.9%,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仍高于去年同期和1-3月均值的52.3%。这表明4月PMI新订单指数的回落可能更多反映了3、4月的月间波动,需求端4月环比不弱于去年同期,同时较1-3月整体力度略有加强。

(二)与去年同期相比,仅生产指数、价格指数变化较明显,需求端基本平稳

1-4月份PMI均值为51.1%,略弱于去年同期的51.5%,主要是被“生产端”拖累。前4个月,生产指数均值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至52.6%。生产放缓,一定程度源于价格效应的减弱。出厂价格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值较去年回落3.2和5.1个百分点。“需求端”的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缓中基本平稳。

(三)综合指数—新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保持在此轮景气周期区间中高位

“新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是指示“需求-生产”的综合指数。4月份,该指数为5.7。一季度均值为5.3。该指数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波动向上,目前与2017年三季度水平相当。

(四)两大库存指数收缩区间继续回落,库存堆叠缓解。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少。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2%,与上月(47.3%)基本持平。两大库存指数收缩区间回落,表明伴随开工季来临,一季度库存堆叠在不断下降。

(五)新出口订单指数延续景气平稳,进口指数回落较明显

4月当月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为50.7%和50.2%,分别较3月回落0.6和1.1个点。基本持平于去年同期值50.6%和50.2%。4月新出口订单高于一季度均值49.9%,进口指数低于一季度均值50.5%。1-4月份新出口订单均值为50.1%,去年同期为50.7%,略有回落。

2018年出口较2017年出现重大扰动因素。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措施的力度和速度超预期。我们测算,第一轮对抗对中国经济直接影响有限。若美方执行清单,测算将影响我国对美国出口2.3-4.3个点,影响全部出口1个百分点左右。要分清楚“趋势项”和“波动项”。贸易摩擦难改周期趋势。在全球三大周期共振向上,出口景气度不用过分忧虑。预计2018年出口增速可达8-15%。

参见报告《新老捭阖,持中为正—2018年二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展望》2018-04-11。

二季度经济边际变化与政策拐点之变—4月PMI点评


二、4月PMI其他三个需重点关注的信号

(一)大企业PMI回落,中小企业景气度回升。4月份大、中小企业的景气变化值得关注。大型企业PMI为52.0%,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为50.7%和50.3%,分别比上月上升0.3和0.2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景气好转,说明经济自主动能有所回升(图8)。

(二)关注二季度以后通胀预期缓慢走高。4月出厂价格指数50.2%,较3月回升1.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0%,较一季度回落2.5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出厂价格回升,主要原材料价格扩张力度低于一季度。这背后是价格沿着产业链从上到下的传导。进入二季度,要关注PPI、CPI剪刀差变化带来的盈利效应影响和通胀预期回升。

(三)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超预期,建筑业延续保持在60以上。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6%,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航空运输业、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区间。

三、再论经济不差背景下的宏调政策拐点之变

综上,4月份先行指标出炉,整体来看经济较一季度边际保持平稳甚至略快。在此背景下,政策却打了相当大的“提前量”防患于未然。

1、年初PSL放巨量已传达在预算内赤字率下调,地方预算外准财政规范,中央层面准财政支出力度加大的前瞻性信号。参考报告《“数说新开工”:PSL放巨量为哪般?影响几何?》2018-03-08。

2、定向降准方向符合预期,但节奏和量上略有超预期。时点的契合多于巧合,政策孕多重玄机。我们曾提示这是风微之动,这是政策调控的拐点之变,后边或慢慢迎来“好消息多于坏消息”的日子。参考报告《经济不差还降准,政策防波动于未然》2018-04-18。

3、政治局会议事隔三年后再提“持续扩大内需”,这不仅是经济小周期的运行阶段决定的,其背后以扩大“内需”防范“外需”波动的战略考量更耐人寻味。参考报告《“压力越大,反弹越大”,政策加码,立足高端制造业—一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2018-04-23。

4、资管新规落地,我们又等到一个好消息。相较征求意见稿,终稿有三处重大修改:(1)过渡期安排上,延长过渡期至2020年底,过渡期内允许有条件续发老产品;(2)非标产品定义更加清晰,投资限制略有放宽;(3)净值管理上,允许部分产品使用摊余成本法计量。

综上,以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为框架,降准、温和落地的资管新规表明:(1)当前宏观调控“经济”、“金融”双向防波动于未然;(2)“铁三角”向稳增长倾斜,2018依然是增长为先逻辑;(3)强内政之本应外交之变。

宏观其实就是在个大框架下研究将要发生的好消息与坏消息的配比,策略是探讨大众心里此时、此地如何给好消息与坏消息赋权重。

(1)降准、政治局会议,已向我们传达政策调控的拐点之变;(2)市场此前担心“二季度是全年经济下行拐点”或将被逐步证伪,维持二季度GDP增速6.8%的判断;(3)“政策紧”、“经济下”的过度悲观预期将在5、6月份经历修正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