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伙食變好後,戰鬥力得到了什麼樣的提升?

眾所周知,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和日軍的實力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並不是只因為日軍的裝備比我們強很多,還有日軍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訓練。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因為當時的大部分戰士是根本吃不飽飯的,這樣也就造成了很多戰士的力氣比較小,而且健康程度也遠遠不如那些日軍。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伙食變好後,戰鬥力得到了什麼樣的提升?

因為種種原因,導致我軍在和鬼子進行白刃戰的時候總是落在下風,甚至需要五個戰士聯合和一個鬼子進行白刃戰,很多戰士在和鬼子肉搏的時候,發現力氣根本不是鬼子的對手。

雖然這些鬼子的各自普遍都很低,但是他們當時的伙食還不錯,營養一直可以跟得上,所以力氣大很多,在和中國軍隊交戰的時候,總能保持上風。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伙食變好後,戰鬥力得到了什麼樣的提升?

在抗戰之初,日軍的伙食可以說是相當好的,和中國軍隊比起來實在是強了太多,他們從中國搶走了大量的糧食,尤其是日本從東北搶走了很多,他們每天的伙食相當的好,而且營養也特別均衡。

中國軍隊則是很久也看不到肉,湯裡沒有任何味道,油也沒有一點,我想很多看過《我的團長我的團》的人肯定知道當時是有多麼的艱苦。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伙食變好後,戰鬥力得到了什麼樣的提升?

所以說當時中國軍隊難以和日軍抗衡,而且軍隊的待遇也是不同的,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還好,很多地方部隊,還有八路軍的伙食那是相當的差了。

這樣如何能和日軍展開白刃戰呢?幾乎與送死無異,但是沒有一個戰士害怕過,更沒有人後退,在一場場白刃戰中,斬殺了很多鬼子,但是也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

不過這種情況到了駐印軍在印度的時候發生了轉變,駐印軍的食物是由英軍提供的,他們的食物可是相當的好的,當駐印軍看到自己的伙食之後,都是興奮萬分。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伙食變好後,戰鬥力得到了什麼樣的提升?

這一輩子都不一定吃過這麼好的東西,有牛肉罐頭,還有面包,很多戰士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吃過肉了,更別提牛肉了,很多戰士都笑得合不攏嘴,這裡的香菸還可以隨便抽,可以說駐印軍在這裡的生活水平極高。

他們在吃飽後,還得到了盟軍裝備的援助,還有專業的訓練,之後發揮出的戰鬥力相當驚人,據統計有大概七萬日軍被他們擊斃,狠狠的打擊了這些囂張的日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