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支持農產品漲價

我為什麼支持農產品漲價

昨晚做一個電視節目,討論農產品價格問題,我支持漲價,一個嘉賓和我激烈爭執,認為這是市場經濟的問題,不是我主張不主張的問題。如果要說市場經濟,韓國和日本的農業怕是受不住衝擊。

是時候達成共識了:食品安全是有成本的,農民自身價值的實現是需要一定的價格來體現的。但是,鑑於我國農產品價格對CPI升降的至關重要性,菜籃子和米袋子,都是不可懈怠的重要政績指標。因此,農產品價格不得不地板價,農民不得不一再做出犧牲,漲價的時候炒家笑,農民最多不哭,跌價的時候就農民獨自面對了,

農民為CPI穩定做出的犧牲被大大低估忽視了,這些年農民生活整體改善,主要是外出務工賺的,並不是種地養雞掙的。

要求只准用低毒高效也高價的農藥,要求把患口蹄疫痊癒後的豬都焚燬處理,要求不準給畜禽用抗生素,要求白菜一元錢一斤年年不準變,這不是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麼?不少農民,自己病了都捨不得去打抗生素的,也當然知道多用藥成本高了不賺錢,但又不知道如何防止畜禽死光了賠光了。允許農產品的價格適度上漲,合理體現農民的勞動價值,既是對農民這個職業足夠的社會尊重,也是初級農產品安全的物質基礎。

另外,遠離土地,遠離農村,用離鄉土離得有多遠來丈量農家子弟的成功,現今依舊還是深入人心的價值取向。時下投資搶灘農業者中之不算少的一部分有錢人,醉翁之意不在農業,在乎土地的套利變現。這樣的社會心理背景下,農民不可能成為老鄉們一個驕傲的職業選項,農村空心化就是必然結果,伴之而來的就是田園將蕪、誰來種地的問題。農村空心化除了人去村落空的人口空心化之外,科技服務空心化、教化功能空心化、生態價值空心化,都是亟待解決的一攬子問題,這些問題掰開了揉碎了都和食品安全緊密相關。

行為心理學發現,人和人要有一體感和同情感才會萌發本能的傷害禁忌,當下所謂城裡人,所謂鄉下人,都很難把彼此當作和自己一樣的人來易地而處惺惺相惜。不必抱怨農民自留地的菜和給城裡人吃的菜不一樣,唯有,真心扶持農業,友愛體恤農民,恆念農產品之物力維艱、來之不易,真誠地搭建互信溫暖的城鄉關係,所有的瓜果蔬菜、雞鴨魚肉才能一起在陽光下友善地微笑。

不得不說的是數不勝數的農村和城鄉結合處的食品小餐飲小作坊,走到哪裡都是食品安全監管的燙手山芋。如果嚴格按照生產許可證、健康證、進貨臺賬、技術人員、產品檢驗設備等等標準要求,只好一竿子關閉取締這些小散亂差。不過,恐怕連最矯情的城裡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這些達不到市場準入標準的小作坊們,在未來不算短的一段時間內,依舊會有廣泛深厚的存在基礎。與其知其不可為,而勉力為之,而不得之,而自欺欺人之,不如因勢利導、尊重現狀,量身打造老鄉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制度,在嚴守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使用發黴變質原料來加工食品的安全底線基礎上,適當變通。

與此同時,加強對農民的幫扶力度,免費提供技術支持,免費統一抽樣檢測,幫助把住原料關,把住產品質量關,保證小作坊在不完備條件下的食品安全。要問錢從何處來,很想說一點,我的郵箱,隔三差五就能收到全國各地不同規格各類食品安全相關的會議通知。走過場的食品安全會議少開一點,紙上談兵臨淵羨魚少一些,隴上田埂退而結網多一點,官員、專家真正低頭向下看,還愁沒錢沒人麼?

田間地頭:帶著深情播種,帶著喜悅收穫,一如我們的至愛將品嚐我們的勞動果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有形可見的農民老鄉的愛,享受著營養安全食物美味的兄弟姊妹們,心甘情願付出足夠高的價錢來感激他們的付出,在細嚼慢嚥中,向農民注入其間的辛勤和情感

——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