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支持农产品涨价

我为什么支持农产品涨价

昨晚做一个电视节目,讨论农产品价格问题,我支持涨价,一个嘉宾和我激烈争执,认为这是市场经济的问题,不是我主张不主张的问题。如果要说市场经济,韩国和日本的农业怕是受不住冲击。

是时候达成共识了:食品安全是有成本的,农民自身价值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的价格来体现的。但是,鉴于我国农产品价格对CPI升降的至关重要性,菜篮子和米袋子,都是不可懈怠的重要政绩指标。因此,农产品价格不得不地板价,农民不得不一再做出牺牲,涨价的时候炒家笑,农民最多不哭,跌价的时候就农民独自面对了,

农民为CPI稳定做出的牺牲被大大低估忽视了,这些年农民生活整体改善,主要是外出务工赚的,并不是种地养鸡挣的。

要求只准用低毒高效也高价的农药,要求把患口蹄疫痊愈后的猪都焚毁处理,要求不准给畜禽用抗生素,要求白菜一元钱一斤年年不准变,这不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么?不少农民,自己病了都舍不得去打抗生素的,也当然知道多用药成本高了不赚钱,但又不知道如何防止畜禽死光了赔光了。允许农产品的价格适度上涨,合理体现农民的劳动价值,既是对农民这个职业足够的社会尊重,也是初级农产品安全的物质基础。

另外,远离土地,远离农村,用离乡土离得有多远来丈量农家子弟的成功,现今依旧还是深入人心的价值取向。时下投资抢滩农业者中之不算少的一部分有钱人,醉翁之意不在农业,在乎土地的套利变现。这样的社会心理背景下,农民不可能成为老乡们一个骄傲的职业选项,农村空心化就是必然结果,伴之而来的就是田园将芜、谁来种地的问题。农村空心化除了人去村落空的人口空心化之外,科技服务空心化、教化功能空心化、生态价值空心化,都是亟待解决的一揽子问题,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都和食品安全紧密相关。

行为心理学发现,人和人要有一体感和同情感才会萌发本能的伤害禁忌,当下所谓城里人,所谓乡下人,都很难把彼此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来易地而处惺惺相惜。不必抱怨农民自留地的菜和给城里人吃的菜不一样,唯有,真心扶持农业,友爱体恤农民,恒念农产品之物力维艰、来之不易,真诚地搭建互信温暖的城乡关系,所有的瓜果蔬菜、鸡鸭鱼肉才能一起在阳光下友善地微笑。

不得不说的是数不胜数的农村和城乡结合处的食品小餐饮小作坊,走到哪里都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烫手山芋。如果严格按照生产许可证、健康证、进货台账、技术人员、产品检验设备等等标准要求,只好一竿子关闭取缔这些小散乱差。不过,恐怕连最矫情的城里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些达不到市场准入标准的小作坊们,在未来不算短的一段时间内,依旧会有广泛深厚的存在基础。与其知其不可为,而勉力为之,而不得之,而自欺欺人之,不如因势利导、尊重现状,量身打造老乡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在严守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使用发霉变质原料来加工食品的安全底线基础上,适当变通。

与此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帮扶力度,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免费统一抽样检测,帮助把住原料关,把住产品质量关,保证小作坊在不完备条件下的食品安全。要问钱从何处来,很想说一点,我的邮箱,隔三差五就能收到全国各地不同规格各类食品安全相关的会议通知。走过场的食品安全会议少开一点,纸上谈兵临渊羡鱼少一些,陇上田埂退而结网多一点,官员、专家真正低头向下看,还愁没钱没人么?

田间地头:带着深情播种,带着喜悦收获,一如我们的至爱将品尝我们的劳动果实。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有形可见的农民老乡的爱,享受着营养安全食物美味的兄弟姊妹们,心甘情愿付出足够高的价钱来感激他们的付出,在细嚼慢咽中,向农民注入其间的辛勤和情感

——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