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後的3重自由,你實現了第幾層?

前段時間流行女生財務自由六個階段:

奶茶自由、車釐子自由、口紅自由、

買包自由、酒店自由、買房自由。

而在育兒界,也分有自由的三個階段:

上廁所自由、吃飯自由、睡覺自由。

But!這些也只侷限於寶寶大一點的媽媽!

在寶寶一兩歲的時候,

媽媽能實現的基本也就只有“呼吸自由”了!

養娃後的3重自由,你實現了第幾層?

養娃後的3重自由,你實現了第幾層?

平日在家,24小時都要在寶寶視線內。

偶爾離開寶寶視線,

立馬上演“瓊瑤式離別大戲”!

讓人哭笑不得!

而上班之後,每次出門都得像小偷一樣,

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生怕被“寶寶主人”發現自己要出門。

一旦被發現,便是一哭二鬧三大叫!

所以擁有“呼吸自由”也是一件奢侈的事了!

養娃後的3重自由,你實現了第幾層?

寶寶這般離不開媽媽,

其實並不是“瓊瑤上身”

而是“分離焦慮症”惹的禍。

養娃後的3重自由,你實現了第幾層?

不過告訴媽媽一個好消息:

寶寶的分離焦慮其實也是

ta感知認知能力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寶寶出現分離焦慮,

代表TA開始意識到TA和成人是相互獨立的,

TA和媽媽是兩個不一樣的個體,

而個體的分離會讓寶寶感到焦慮不安,

因此寶寶才會做出各種舉動來阻止媽媽離開。

養娃後的3重自由,你實現了第幾層?

在這些情緒和行為的背後,

是TA的小大腦的正在經歷神經元網絡化過程,

神經元網絡化影響著寶寶

感知、動作、語言、認知這四大學習能力的發展,

讓寶寶感受到分離的焦慮和重聚的喜悅,

學會調動自己的各項感官表達內心情緒,

逐步完成大腦感知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所以說當寶寶出現分離焦慮的時候,

寶媽們不要自亂陣腳,

因為這是TA小大腦發育進程中必經之路。

養娃後的3重自由,你實現了第幾層?

下面這些小tips可以幫助寶媽們

更從容地面對“分離”難題,

更科學地幫助寶寶完成認知和感知能力的發展。

用聲音陪伴寶寶

養娃後的3重自由,你實現了第幾層?

當媽媽不在寶寶視線裡的時候,

可以時不時發出一些聲音,

讓寶寶知道你在ta身邊。

還可以開著門在不同房間活動,

讓寶寶逐漸明白即使媽媽不在視線裡,

也依然陪伴在ta身邊。

“分離練習”讓寶寶逐漸適應

養娃後的3重自由,你實現了第幾層?

媽媽在上班前的一個月

可以開始與寶寶進行“分離練習”,

讓寶寶逐漸適應短暫性的分離。

例如,

給寶寶餵過奶,換過尿布之後,

媽媽暫時離開寶寶所在的房間,

讓其他家人代替照看一會兒。

當寶寶尋找媽媽的時候,

媽媽可以用聲音回應寶寶:

“媽媽在廚房給寶寶做好吃的呢”

回到寶寶身邊時記得說“媽媽又回來了”,

幫助寶寶逐漸瞭解“分離”並不可怕。

出門前與TA告別

養娃後的3重自由,你實現了第幾層?

養娃後的3重自由,你實現了第幾層?

對寶寶來說,

不知道媽媽去了哪裡,什麼時候回來,

這是讓他們最著急的事情。

因此,為“分離”提供一個告知就顯得很重要。

告知越簡單,效果就越好。

比如,“媽媽去買菜,很快就回來。”

別覺得寶寶聽不懂就不解釋,

這樣告別能幫助寶寶建立一種儀式感,

讓寶寶慢慢適應分離。

不要對寶寶撒謊,

也不要不辭而別,悄悄溜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