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國家都是他的,爲什麼他還要肆意妄爲的受賄,最終導致亡國?

《詩經》有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按現在的說法,字面上來看,說的是這天下都是國君的領土,看起來國君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可是,雖然整個國家都是國君的,可偏偏就是有

國君還要肆意妄為的接受賄賂,最終導致了亡國。

整個國家都是他的,為什麼他還要肆意妄為的受賄,最終導致亡國?

受賄,只因貪得無厭。貪婪,是人性中避不開的一絲黑暗。有江湖的地方,必定有貪婪之人。早在上古堯舜時期,就已經有貪贓枉法之徒出現,而統治者們對貪汙行為是採取堅決的打擊的態度。把貪汙列為和殺人一樣的重罪,一旦貪汙,是要受到非常嚴重的處罰。可見,貪是一件令人厭惡和痛恨的事情,可為什麼人們卻又剋制不了自己不去貪呢?而作為一國的國君,還有什麼好貪的呢?

整個國家都是他的,為什麼他還要肆意妄為的受賄,最終導致亡國?

延續了500餘年的商朝,正是奴隸制的鼎盛時期,身為奴隸主的貴族,統治者整個國家,擁有龐大的官僚機構。《尚書》中有記載,商朝為防止官員貪腐,制定了 “三風十愆”罪,指的是由巫、淫、亂三種不良風氣衍生出各種不良嗜好。並且指出:“惟茲三風十愆(這些個不良嗜好),卿士有一於身(執政的官員但凡沾染了其中一種),家必喪(就會導致家破);邦君有一於身(國君但凡沾染了其中一種),國必亡(必將亡國)。”然後,雖然有明文規定,卻也阻止不了商紂王的貪婪

商紂王,商朝最後一位國君,歷來就是暴君的形象代表。不過司馬遷的《史記》也有誇他的地方,說商紂王天資過人,見多識廣,身體素質過硬,能赤手空拳與豺狼搏鬥,就連馬也跑不過他。毛澤東也曾為商紂王翻過案,說紂王其實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統一了東夷和中原,這是有功的。

整個國家都是他的,為什麼他還要肆意妄為的受賄,最終導致亡國?

另一方面,紂王不但“好酒淫樂”,喜歡飲酒買醉,沉迷於享樂;而且“嬖於婦人”,是一個好色之徒;更是“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對寵妃言聽計從,甚至不惜殺比干。除此之外,紂王還是一位擅長享受生活的君主,酒池肉林的玩法至今無人能及。試問,中國歷史上的559位皇帝,哪個不是會玩之人?就算再勤勉的皇帝,誰曾虧待過自己?請各位說說看看,是不是?!例如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都一把年紀了,照樣招了14歲的武才人。只是最後給自己當了兒媳婦,不過這點他也是無從知曉了。

整個國家都是他的,為什麼他還要肆意妄為的受賄,最終導致亡國?

不過這商紂王,確實太過放縱自己,荒淫無度,貪得無厭。上文提過,他嗜酒,池子裡裝滿了酒。凡是他喜歡的,都要滿滿的。國庫裡的錢要堆得滿滿的,糧倉裡的糧食也要裝得滿滿的。他喜歡萌寵,各種狗狗也要多多的,駿馬也要多多的。宮殿裡裝不下了,就再擴建宮殿,再裝得滿滿的。後花園裡,飛禽走獸一個都不能少,也要滿滿的。

整個國家都是他的,為什麼他還要肆意妄為的受賄,最終導致亡國?

周文王好意勸誡紂王要適可而止,卻被紂王抓了起來。周地的人為了救出周文王,便投其所好,收集了大批的奇珍異寶,不乏美女和寶馬,進獻給了紂王。於是,紂王愉快的收受了一通賄賂,便將文王放了。紂王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貪腐國君。後來周武王伐紂,戰一日而破紂之國。可見,商已經完全沒有了一個國家的樣子,簡直不堪一擊。正應了三風十愆,邦君有一於身,國必亡。

我們回頭來看《詩經》裡說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大好的江山不是給國君享樂的啊,一國之君要對自己的王土負責任啊!這擔子是很重的!對於商紂王的貪婪,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說出你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