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汇:儿孙满堂

王大娘有2个女儿,3个儿子。十年来,她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大了。可是家境贫寒,别人家气派的小洋楼早早把媳妇引进了门,她家六口人住在二十几年前的老房子里。

上门说亲的不是没有,那都是奔着水葱样水灵的两个大女儿来的。为了儿子,王大娘要求,两个女儿的彩礼必须在10万元以上。经过反复的挑选,反复的谈判,大女儿彩礼10万,二女儿彩礼12万,风风光光的都出嫁了。

有了这20多万块钱,加上家里的积蓄和三个儿子打工的钱,陆陆续续的,三个媳妇也都娶进了门。

三对小夫妻,辛苦打拼,慢慢也都有了自己的房子。王大娘忙前忙后的奔波,再苦再累,也觉得开心。媳妇们虽对她不怎么待见,倒也没有像别家闹的鸡飞狗跳,刀兵相见。每每看到邻家老太太伤痕累累,眼泪鼻涕一大把,哭诉儿子媳妇的不孝,她欣慰的想,自己这十几年的辛苦值了。

三个儿媳竞赛似的接二连三共生了六个孩子。王大娘刚把大孙子伺候会笑,二孙子就出生了。三个儿子家她轮番住着。洗衣,做饭,带孩子,不得一刻空闲。乡下除了种地,没有什么挣钱的营生,儿子们要出外干活,挣钱养家。每家2个孩子,媳妇们也是手忙脚乱。王大娘就像个钟点工,干完了这家活,马不停蹄的奔下一家。即便如此,三个媳妇还是埋怨她偷懒耍滑,干活不卖力。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在王家开枝散叶,王大娘也算儿孙满堂,多子多福啊。王大娘常抱着孙子煞有介事地在人前显摆。顺带夸奖儿子能干,媳妇孝顺,引得四邻啧啧称羡,夸她王大娘教子有方,持家有道。

随着六个孩子逐渐长大,媳妇们一个接一个的全都出去打工了。王大娘也从带两个孩子到现在六个孩子。全村的青壮年劳力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老幼妇孺在家看门。像她王大娘,50多岁,已经算是年纪轻的了,不过她带的孩子也比别人多。村里到学校有六里地的土路,晴天还好,雨季泥泞难走。镇子上的诊所也在六七里之外,谁家老人孩子夜里生了病,两三家人帮着往镇子上送。儿子们决定在镇上租两间房,让孩子们到镇上上学。王大娘不得已离开了熟悉的村子和乡邻。

六个孩子,3个上小学,1个上幼儿园,还有两个年龄小,跟在王大娘身边。每天一睁眼,院子里热闹非凡,大的争吵打闹,小的啼哭乱叫。只有夜晚孩子们都进入梦乡,王大娘发胀的脑袋才能清静一会儿,身子散了架似地,躺下去好像再也起不来。

因为孩子的生活费,三兄弟争吵不休。老大说老三的两孩子小,照顾着麻烦,应该多出钱;老二说老大的孩子最大,吃的多,花钱也多,应该多出钱;老二说他两闺女饭量小,文静听话,也好带,他该少出。谁都觉得自己出钱多,谁都觉得吃了亏。拿着那少的可怜的生活费,王大娘精打细算,到月底还是所剩无几。

两个女儿很少来看望亲娘。她们怨恨母亲卖了女儿换媳妇,怨恨母亲只顾孙子不管外孙。她们也想把孩子交给母亲带着,却遭到王大娘的坚决拒绝。儿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女儿难道就不是?王大娘知道女儿们的心思,可她除了愧疚,无能为力。谁又知道王大娘心里的苦?

二儿子打电话来,说媳妇又怀孕了,保不定这次就是个带把的。不管怎么着,也得给王家传宗接代,留个后。儿子兴奋的说:娘啊,您就擎等着抱孙子吧!

王大娘喏喏着挂了电话,说不出心里什么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